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IT科技>科技前沿
      分享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記者喻菲、王晨曦)中國科學家提出一項通過太空望遠鏡開展的巡天計劃,尋找距離地球約32光年的太陽系外宜居類地行星。如果實施,這將是國際上首次專門在近鄰類太陽型恒星周圍尋找宜居類地行星的空間探測任務。

      中國科學家提出太空計劃 尋找近鄰系外宜居行星

      “近鄰宜居行星巡天計劃”將長期觀測距離地球約32光年的約100顆類太陽型恒星。 受訪者供圖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近鄰宜居行星巡天計劃”項目負責人季江徽近日向記者介紹, 探索太陽系外宜居行星是天文學的基礎研究前沿之一,關乎“地球是否唯一”以及“行星如何成為生命搖籃”等重大科學問題。

      中國科學家提出太空計劃 尋找近鄰系外宜居行星

      系外行星藝術構想圖。 受訪者供圖

      季江徽說,目前人類已經發(fā)現(xiàn)并確認的系外行星有5000多顆,其中屬于宜居帶類地行星約50顆,但絕大多數(shù)距離地球遙遠,達上千光年,“找到近鄰的系外宜居類地行星將是人類的重大發(fā)現(xiàn),也將為人類未來造訪它們、拓展生存空間提供幫助”。

      中國科學家提出太空計劃 尋找近鄰系外宜居行星

      “近鄰宜居行星巡天計劃”藝術構想圖。 受訪者供圖

      季江徽介紹,“近鄰宜居行星巡天計劃”將長期觀測距離地球約32光年的約100顆類太陽型恒星,有望首次在它們周圍發(fā)現(xiàn)宜居帶類地行星,特別是“地球2.0”(與地球大小、軌道與環(huán)境非常相似的行星),實現(xiàn)“從0到1”的重大突破。據(jù)估算,這一計劃預計發(fā)現(xiàn)約50顆類地行星。科學家將通過對太陽系近鄰行星系統(tǒng)的細致普查,給出宜居行星及“超級地球”(數(shù)倍到10倍地球質量的系外行星)的數(shù)目、真實質量和三維軌道等信息。

      據(jù)介紹,美國的開普勒空間望遠鏡、“苔絲”衛(wèi)星等尋找系外行星的太空項目采用凌星探測方法,目前人類已發(fā)現(xiàn)的系外行星絕大多數(shù)都是通過凌星法發(fā)現(xiàn)的,其原理是利用公轉的行星從恒星前方通過時會導致恒星的亮度發(fā)生周期性的微弱變化。這種探測方法對行星的公轉軌道有很高要求,行星需要正好通過恒星朝向地球的方向,但這種情況發(fā)生的幾率很低,同時需要借助于其他探測手段的進一步確認。凌星法通常只能獲得行星的半徑,無法直接給出行星質量。

      中國科學家提出太空計劃 尋找近鄰系外宜居行星

      “近鄰宜居行星巡天計劃”藝術構想圖。 受訪者供圖

      季江徽說,中國的“近鄰宜居行星巡天計劃”將基于空間高精度相對天體測量技術,精確地測量目標恒星中心位置相對于6至8顆標準參考星的微角秒級別的星間距變化,基于這些細微的變化來計算目標恒星受行星引力擾動所發(fā)生的微小晃動,探測恒星周圍具有真實質量的宜居帶類地行星。

      “天體測量法是天文觀測中經典的方法,但是將它用在探測宜居類地行星上是一種技術上的原始性創(chuàng)新。我們要找到近鄰類太陽型恒星宜居帶的‘地球2.0’,需要在測量技術上達到前所未有的精度,即達到微角秒級別,這相當于能在地球上分辨出一枚放在月球上的一元硬幣。”季江徽說。

      “我們的探測方法不受行星軌道面的限制,任何軌道的行星都可以探測到,還可以直接測量宜居行星的質量,因此可實現(xiàn)對近鄰類太陽型恒星周圍的行星開展全面普查。這些研究將最終回答‘太陽系是否很特殊’或‘我們在宇宙中是否唯一’等科學問題,并讓人類更深刻地了解地球和太陽系的形成演化過程,充分地認識生命的本質和起源,進而更深刻地了解我們自身。”季江徽說。

      中國科學家提出太空計劃 尋找近鄰系外宜居行星

      系外行星藝術構想圖。 受訪者供圖

      根據(jù)計劃,一枚口徑為1.2米的高像質、低畸變、高穩(wěn)定光學望遠鏡將被送入日地系統(tǒng)第二拉格朗日點的Halo軌道,并在該軌道維持至少5年的穩(wěn)定運行時間,期間將對100顆類太陽型恒星進行科學探測,其中每顆恒星觀測不少于50次。

      季江徽說,由于這一軌道受地球引力影響小,熱輻射環(huán)境比較穩(wěn)定,衛(wèi)星消耗很少的燃料即可長期駐留,非常適合天文衛(wèi)星開展全天時觀測。此前中國的嫦娥二號在開展拓展任務時也曾航行至該軌道,因而技術相對成熟。

      據(jù)介紹,這一任務除了探測宜居行星外,對于暗物質、黑洞等前沿科學研究也會作出貢獻。目前,由中國多家科研機構組成的團隊在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支持下已開展了前期研究,攻克了主要的關鍵技術,并開展了廣泛的國際合作,期待更多的天文學家參與。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晝夜溫差10℃!福州清明天氣指南來了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一级毛片视频| 亚洲自偷自偷图片|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bv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AV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精品自拍|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毛片无码专区亚洲乱| 亚洲香蕉免费有线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嫩草影院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亚洲欧洲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亚洲影视自拍揄拍愉拍| 中文无码亚洲精品字幕|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av色欲三区| yy6080久久亚洲精品| AV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一|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在线亚洲高清揄拍自拍一品区|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视频|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成人综合天堂| 中国亚洲女人69内射少妇|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