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5月19日電(記者徐海濤、周暢)白天可比環境溫度高170攝氏度,夜晚可比環境溫度低20攝氏度,無需外部能源消耗……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裴剛、研究員鄒崇文等人研制出一種分別以太陽、太空為熱源、冷源的“冷熱雙吸”材料,可24小時捕獲利用能量,有望在改善地球溫室效應、供應太空基地能源等方面發揮作用。
人類利用陽光已開發出不少應用,比如光伏發電、太陽能熱水器等。而利用太空輻射制冷,近年來成為國際新興科研熱點。
裴剛、鄒崇文團隊研制出一種基于二氧化釩的涂層材料,其表現出“智能自適應性”:白天在太陽輻照下為金屬態,吸收熱能;夜晚則處于絕緣態,將熱量輻射到外太空,從而吸收冷能。
實測發現,該材料表面溫度白天可比環境溫度高170攝氏度,夜晚可比環境溫度低20攝氏度,24小時全天候運行,為高效捕獲利用太陽熱能和太空冷能開辟新途徑。
“冷熱雙吸”材料器件的吸收面(左)和輻射面(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供圖)
日前,國際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發表了這項成果。
“我們主要的技術突破,是解決了光熱轉換和輻射制冷存在的紅外光譜沖突,并分別強化其性能,在同一個材料上實現‘冷熱同體’,優化空間和成本。”裴剛說。
據悉,“冷熱雙吸”材料的技術特點使其應用前景廣闊,對實現“雙碳”目標、緩解地球溫室效應等具有積極意義。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中景石化進軍碳四新材料產業鏈 總投資180.16億元2023-02-22
- 中國冶金新材料產業鏈對接會在福州舉辦2022-12-16
- 福建省新增兩個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2022-09-07
-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
小而美又行了?魅族20系列成3000元檔周線上銷2023-04-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