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不足兩年,一加手機宣布于8月22日關閉了位于北京、上海的兩家旗艦店,這也意味著一加手機國內體驗店已全部關閉,一加徹底放棄自建線下渠道。
《中國經營報》記者8月23日在一加手機位于北京藍色港灣的旗艦店看到,店面上一加的招牌仍在,但是大門緊閉并貼有撤店通知,墻上海報寫著“新的品牌即將入駐”。對于本報記者提出的關店原因以及未來一加手機發展相關問題,截至發稿,記者尚未收到一加科技回復。
今年以來,國內各大手機品牌紛紛加大線下布局力度。走“小而美”路線的一加手機卻逆勢而為,放棄線下渠道,這在業內看來是“及時糾錯”。“旗艦店成本太高, 一加手機產品單一,基本很難盈利,大規模開展線下渠道不是一加這樣體量的公司所能承擔得起的。”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表示。
全面關店
近日,一加科技在其微博上低調發布了關店通知,表示為了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位于北京、上海兩地的一加旗艦店將于8月22日關閉,并表示會將所有精力集中到線上渠道,堅持走精品路線,加大軟件開發投入。
而去年11月以來,一加科技已經陸續關閉了全國45家由OPPO代理的線下體驗店。
8月23日下午,記者在一加手機位于藍色港灣的旗艦店內部看到,店內設備已全部撤柜,幾名工作人員正在清理店內設施。其中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店從前一天開始就已經關門,并將撤出藍色港灣,這是公司做出的戰略決策,顧客如果要買一加手機建議通過網上渠道。
2014年12月22日,一加手機位于北京藍色港灣的旗艦店作為全球首家體驗店開業,一加CEO劉作虎曾親自到場站臺,并表示一加正式開啟線下戰略布局。
劉作虎2013年11月從OPPO副總裁位置離職,當年12月17日宣布創立一加科技,打造互聯網手機品牌“一加”;2014年4月23日,一加手機首款旗艦產品發布,采用線上銷售模式。
為了“消除‘網絡營銷與手機實物’脫節的痛點”,首家一加自營體驗店在北京開業。店內設計和蘋果體驗店類似,分為展示區和體驗區,提供手機及周邊產品的體驗、銷售等。
北京旗艦店開業之后,一加又于2015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第二家體驗店。而在全國其他城市,相繼由遍布各地的OPPO代理一加體驗店。
此番關店,意味著OPPO在國內的體驗店已全線關停,一加再度放棄線下模式,專攻線上模式。
量力而為
“一兩家旗艦店作用有限,”在王艷輝看來,一加一開始建旗艦店就只是試水,現在關停算是及時“糾正錯誤”。
一加2014年至今一共發布了四款機型,標榜“不講究”,一直走的是小眾精品路線。根據劉作虎在微博上公開的數據,一加手機1代發布400多天,銷量超過150萬臺,其中60%在海外銷售。
“旗艦店成本太高,而一加的產品單一,對于公司來說基本很難盈利,如果大規模地鋪設線下渠道,加上宣傳、廣告等各種費用,不是一加這樣體量的公司承擔得起的。”王艷輝表示。
此外,在業內看來,一加和OPPO之間的微妙關系或許也是此番關店原因之一。
對于一加和OPPO之間的關系,OPPO公關人員則對本報記者表示,二者是兩家獨立運營的公司,但是共同由歐加控股有限公司控股。去年12月,OPPO的企業名稱更名為歐加控股有限公司。
資 深業內觀察人士孫昌旭表示,一加作為OPPO集團的一個“獨立團”單獨運營,實際上是OPPO創始人段永平在互聯網運作上的一種嘗試。一加早期成立線下體 驗店是為了讓消費者認識到一加品牌,如今一加這個互聯網品牌已逐漸被線上消費者認可,一加也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而目前,線下戰爭早已打響。除了傳統的OPPO、VIVO、金立,互聯網品牌小米、樂視、魅族也加大了線下渠道布局力度。
“線下渠道靠的是大量的營銷宣傳占有市場,目前看來一加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再去跟OPPO、VIVO進行線下競爭。”此外,在孫昌旭看來,一加一直走情懷路線,也更適合線上發展。
要小而美
事實上,如今一加手機戰略調整從去年年底就已開始。在此次關店通知中,一加提到“2015年年底,我們提出了國內聚焦線上的戰略發展方向,在今后的一段日子里,一加將堅定地執行這一策略,將所有精力集中到線上渠道”。
一加內部員工也告訴記者,此次關店只是響應公司戰略調整的自然之舉。但在2015年年底一加發布的官方聲明中,一加表示北京上海的自營體驗店仍會繼續保留。
據媒體報道,去年11月,劉作虎在發給全體員工的一封名為《聚焦,再出發》的內部信中反思一加在2015年“太過急于求成,一度迷失了方向”。
在一代手機上收獲150萬臺的銷量在業內看來成績不俗,但是一加在2015年發布的一加手機2代卻反響平平。劉作虎坦承在國內兼顧線上線下兩渠道,反而導致了公司的被動和疲于奔命。“從目前情況來看,業務的發展成果與預期間存在一段差距,接下來公司必須聚焦。”
在王艷輝看來,一加如果堅持走小而美路線反而更容易盈利。“站穩中高端市場,能夠逐步培養自己的粉絲,即使銷量不大,也可以實現連續的運營。過于追求銷量,意味著要做更多中低端機型,利潤反而降低甚至虧損,溢價減弱,即使被收購也難以賣一個好價錢。”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國行蘋果iPhone 7跌破3000元 小米MIX現貨開賣2017-04-17
- 手機外觀設計在電視上也流行2017-04-17
- 8大理由支撐 企業用戶更愛iPhone 7P而非Galaxy S8P2017-04-17
- 空氣凈化新規預計明年出臺2017-04-17
- 用木頭和烤盤拍出好照片2017-04-17
- 微軟悄然殺死Windows 10 Mobile?只面向部分手機更新2017-04-17
- OPPO R11真機現身跑男2017-04-17
- 在黑客眼中原來指紋識別其實一點都不安全2017-04-17
- 二手家電中的那些“套路”2017-04-17
- 長續航拍照機華碩鷹眼3評測2017-04-17
- 最新科技數碼 頻道推薦
-
三星專利侵權最新消息!再輸華為 三星22款手2017-04-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