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IT科技>科技數碼
      分享

      智能手表還有救嘛? 非用戶剛需這一點很要命

      騰訊數碼訊(文心)據Cult of Mac網站報道,當蘋果把體育和健身定位為Apple Watch Series 2主打功能后,智能手表失敗的命運就已經注定。智能手表銷售在滑坡,健身似乎是唯一還能盈利的智能手表細分類型。

      上周這一趨勢的更多證據浮出了水面,有媒體報道稱智能手表先驅Pebble將被健身類可穿戴設備廠商Fitbit收購。我們可能見證智能手表的“滅亡”。

      Apple Watch真的只適用于健身?有朝一日它還能成為手腕上的計算平臺嗎?

      蘋果以健身為中心

      當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2014年公布Apple Watch時,其主要目標是運行應用。用戶想通過Apple Watch完成哪些功能,就有相應的應用幫助用戶如愿以償。Apple Watch似乎是又一個iPhone,不過它佩戴在用戶手腕上。

      2年后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F在Apple Watch主要目標是健身、活動追蹤和醫療,其他功能則被“埋沒”在Apple Watch網頁底部。

      這是一個重大改變。人們想不到蘋果為拯救一款產品而徹底改變其用途的其他例子。1997年Newton便攜式設備步履維艱后,當時擔任蘋果首席執行官的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并未嘗試為它尋找新用途,只是簡單地淘汰了它。Power Mac G4 Cube計算機也是如此。

      按大多數公司的標準來看,Apple Watch并不算步履維艱。畢竟它還是智能手表市場上的領頭羊,占到出貨量的45.6%。

      但蘋果不是大多數公司。上一季度蘋果銷售了4500萬部iPhone,但只銷售了110萬塊Apple Watch。換句話說,只有少數iPhone用戶購買Apple Watch。

      對于蘋果來說,這些數據是令人失望的,難怪在推出Apple Watch Series 2時它會進行新的嘗試。但是,主打健身功能有助于提升Apple Watch銷量嗎?

      非健身類可穿戴設備式微

      把智能手表主打功能轉向健身的并非只有蘋果一家公司。對于可穿戴設備廠商來說,健身似乎成為一個最好的方向。

      Pebble是推出智能手表產品的首批廠商之一,它“俘獲”了全球電子產品愛好者的“芳心”,在眾籌網站Kickstarter上推出了最成功的產品之一。作為一款為智能手機提供第二屏的藍牙設備,Pebble在發布時間上要領先于Apple Watch和Android Wear手表。

      Fitbit計劃收購Pebble,意味著智能手表先驅的終結。值得關注的是,收購Pebble的是一家可穿戴設備廠商:Pebble智能手表產品線將被取消,Pebble操作系統經過改編后將用于未來的Fitbit可穿戴設備。

      換句話說,與Apple Watch相似,Pebble產品將成為另外一款健身設備。

      Pebble被收購并非是上周智能手表產業的唯一新聞。摩托羅拉表示,由于“市場需求不足”,該公司沒有生產Moto 360后續產品的計劃。

      智能手表沒有真正解決用戶需求

      Cult of Mac表示,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可穿戴設備廠商步履維艱的原因是,當前智能手表沒有什么特別有用的功能。智能手表的目標是讓用戶省去從口袋中掏出智能手機的麻煩,許多要在手機上完成的任務,現在只需抬抬手腕就能完成。

      問題在于,大多數用戶把手機從口袋中掏出來沒有什么障礙,這不是一個人們認為值得再購買另外一款昂貴電子設備的大問題。

      把主打功能轉向健身,蘋果實際上放棄了智能手表(至少是現在)。事實上,蘋果正在作為一款不同的產品營銷Apple Watch。之前,蘋果在可穿戴設備市場上的競爭對手是Pebble、三星和摩托羅拉,現在其競爭對手則成為了Garmin、TomTom和Suunto。

      蘋果進入了一個全新市場。這當然沒有什么問題,但經常游泳和跑步的人畢竟是少數,無法與蘋果產品一貫面向的大眾市場相提并論。

      發現客戶“需要完成的任務”

      在經典商業戰略類圖書《創新者困境》中,哈佛商學院教授克萊頓·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解釋說,許多公司沒有能適應顛覆性新技術,因為它們過于重視短期利潤。喬布斯深受克里斯坦森的影響。一些人甚至認為,通過使蘋果專注于生產優秀產品而非獲取巨額利潤,喬布斯破解了創新者的困境。

      但是,上周克里斯坦森的另外一個理論成為“媒體頭條”。瑞銀分析師史蒂文·米盧諾維奇(Steven Milunovich)向Business Insider表示,蘋果可能“誤入歧途”,因為它沒有接受克里斯坦森的“需要完成的任務”(jobs to be done)理論。這一理論認為,企業通常致力于對已經在銷售的產品精益求精,而非發現客戶的真正需求。這一理論基于如下觀點:客戶有問題,他們會“面試”多種產品,決定哪款產品能解決問題。

      過去,蘋果在發現客戶“需要完成的任務”方面有極其出色表現。例如,首款iMac的任務是方便用戶上網,iPod任務是把1000首歌曲“放進”用戶口袋中,第一代iPhone的任務是整合MP3播放器和智能手機,使得用戶只需隨身攜帶一款設備。

      米盧諾維奇認為,蘋果可能不再重視“需要完成的任務”。作為iPhone和iPad之后的下一款設備,Apple Watch是合乎情理的。但是,由于蘋果可穿戴設備沒有為任何客戶完成有意義的任務,其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時機很重要:Apple Watch早產?

      蘋果通常會等到能獲得差異化競爭優勢時才會推出新產品。在iPod問世前,市場上就出現了很多MP3播放器,但蘋果是首家為MP3播放器配置便攜式硬盤,使它能存儲數千首歌曲的公司。相似的是,在iPhone問世前市場上就已經出現許多智能手機,但蘋果是首家為它配置觸摸屏、淘汰實體按鍵的公司。

      但Apple Watch不同于此,它是一款跟風式產品,功能與Android Wear基本相同,唯一的獨特之處是只支持iOS,設計要漂亮得多。Apple Watch沒有任何使它在市場上顯得鶴立雞群的突破性技術。最重要的是,蘋果沒有為Apple Watch找到任何重要的“需要完成的任務”。

      那么,蘋果為什么繼續保留Apple Watch?為什么把它包裝為一款體育手表而非像喬布斯淘汰Newton那樣淘汰它?

      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因為蘋果沒有放棄智能手表。健身只是一個策略性的短期行為,目的是等待能催生真正革命性可穿戴設備的技術問世。

      智能手表應當消滅對口袋的需求

      《吉尼斯世界記錄》的資料顯示,手表誕生于1868年,很快成為懷表的實際取代者。Filofax活頁式筆記本誕生于1921年,集通訊錄和日記本于一體。iPhone 2007年的問世,導致單獨的手機、活頁式筆記本和MP3播放器“失業”。 Apple Pay 2014年的問世消除了用戶攜帶信用卡、現金和錢包的需求。

      Cult of Mac稱,創新一直在穩步和不可避免地減少和消除在口袋或包包中攜帶物品的需求。

      第一代Apple Watch的任務是減少用戶從包中掏出iPhone的次數,但是,它應當完成的真正任務是消除用戶在口袋中攜帶手機的需求,或者甚至更進一步,消除用戶對口袋的需求。

      目前人們對手機的依賴已經到寸步不離的地步,習慣于隨時與其他人保持聯絡,不與人保持聯絡會感到難受。隨著手機塊頭越來越大,越來越笨重,我們有時會不喜歡隨身攜帶手機。在大多數時間,用戶喜歡尺寸更大的顯示屏。但是,當穿著特定服裝時,例如夏季穿短袖衣服,或穿正裝時,人們不喜歡在口袋中裝有大塊頭手機。甚至在穿牛仔褲時,口袋中不裝得鼓鼓囊囊也更舒適一些。

      外出時,作為尺寸較小的筆記本替代品,iPhone是非常出色的。還有許多時候人們不需要大尺寸顯示屏——例如晚上在外邊喝酒時,價格昂貴的iPhone可能遺失。在這些情況下,人們攜帶手機的目的只是與同事、好友和家人保持聯系,不需要iPhone的類平板電腦功能。佩戴在手腕上的小尺寸設備就足夠了——前提是它帶有手機連接。

      帶有手機連接的Apple Watch Series 3將有完全不同的際遇

      目前Apple Watch只是iPhone的伴侶設備,因為它不支持手機連接。但是,當蘋果為它增添手機連接后,Apple Watch將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使命。

      如果Apple Watch Series 3帶有手機連接,它將消除人們隨身攜帶iPhone的需求。當蘋果開發出利用Apple Watch而非普通鑰匙打開門的解決方案,人們就不再需要口袋了。

      健身愛好者希望蘋果對于運動手表是認真的,但也有人持懷疑態度。健身將始終是Apple Watch的一個重要特性,但只是眾多特性中的一個。業內人士認為,通過把Series 2定位為一款健身可穿戴設備,蘋果旨在不退出該領域,等待集成有手機連接的Series 3的發布,Series 3可能成為蘋果下一個明星。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科技數碼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鮮花代替紙錢 “云端”寄托思念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18gay台湾男同亚洲男同|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亚洲性天天干天天摸| 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一本一道 |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亚洲αv久久久噜噜噜噜噜 |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日本亚洲777|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tom影院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亚洲无mate20pro麻豆|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亚洲| 亚洲性色AV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亚洲欧美第一成人网站7777| 日韩亚洲产在线观看| 亚洲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字|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哦|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色天使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庵|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短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