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月1日晚間消息,互聯網安全公司Imperva日前發布報告稱,全球范圍內約52%的互聯網流量來自“機器人”(bots),即自動化程序,其中大部分為惡意程序。
這意味著網站的大部分訪問者不是人類,而是機器人,即自動執行任務的程序。它們是互聯網上的工蜂和水軍,有些會幫你刷新Facebook信息流(feed),有些會幫你提高谷歌搜索結果排名,有些還會模仿人類發動DDoS攻擊。
“52%”的流量來自機器人,這一數據意義重大。它代表著機器人再次戰勝人類,成為互聯網流量的主導者。Imperva從2012年起開始追蹤“機器人”的在線活動,直至去年,人類流量才首次超越機器人流量。而今年,人類流量再次被機器人流量反超。
不僅如此,Imperva數據還顯示,今年惡意機器人的數量也超過了善意機器人的數量。其中,惡意機器人占整體互聯網流量的29%,而善意機器人占23%。上述數據基于Imperva對全球10萬個域名上的約170億次網站訪問進行的分析。
Imperva營銷總監伊高·澤夫曼(Igal Zeifman)稱:“在過去的五年中,在每三個網站訪問者中,就有一個是攻擊性機器人。”換言之,在Imperva分析的10萬個域名中,超過94%的域名在90天內都遭受過機器人的攻擊。
報告顯示,互聯網上最活躍的善意機器人是“信息流獲取”(feed fetcher)程序。以Facebook的“信息流獲取”機器人為例,占到了Facebook網站流量的4.4%。
整體而言,此類負責刷新各種信息流的機器人貢獻了12%以上的網絡流量。此外,互聯網上還有其他一些善意機器人,如搜索引擎機器人、商業數據挖掘機器人和網站監測機器人等。
互聯網上最可惡的機器人是那些發動DDoS攻擊的惡意機器人,去年此類機器人占到了整體互聯網流量的約24%。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包括Nitol惡意軟件、Cyclone機器人和Mirai惡意軟件。
雖然機器人已經主導了互聯網流量,但這可能只是“機器人時代”的開始。調研公司CB Insights數據顯示,去年有十幾家機器人初創公司在首輪融資獲得投資。
責任編輯:海凡
- "演員"成了流量的天下?總導演:要給年輕人機會2017-11-13
- 工信部:將以更加開放的政策吸引外資進入中國工業互聯網建設2017-11-03
- 機器人成了新“物種”人類能否控制人工智能?2017-11-03
- 人工智能是“助手”還是“對手”?人類工作會被取代嗎2017-11-02
- 哈佛大學研發的蜜蜂機器人會游泳了:僅175毫克2017-11-02
- 機器人將搶走人類工作?美調查顯示多數人不相信2017-11-01
- 機器人制造者:未來20年內將有人類與機器人結婚2017-10-31
- 北歐銀行將在未來4年內裁員6000人 削減成本用機器換人!2017-10-28
- 沙特女性機器人“索菲婭”獲沙特國籍2017-10-28
- 日本將允許利用動物培育人體器官的研究2017-10-26
- 最新科技數碼 頻道推薦
-
被國產手機打趴!三星手機在國內市場份額狂降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