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一個叫Dado Banatao的美籍菲律賓華人達到了當時事業的頂峰。那一年,他將自己參與創辦的一家芯片公司以3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英特爾,隨即創辦了名為Tallwood的風險投資機構。一天,其價值三千萬美元的豪宅門前停下一輛破車,車門打開,下來兩位客人——他兒子和兒子的同事。兩個小伙子都二十多歲,拿著兩千美元月薪在一家研究所參與尋找治療癌癥的方法。那天,Dado Banatao兒子的同事目瞪口呆,暗自心想,「人應該做風投,住宮殿一樣的房子,坐私人飛機。」這個人叫張穎,從那個節點開始,他的人生轉向一條更加洶涌的河道。沒多久,其在申請碩士學位時瞞著父母選擇了一門商業性質的專業。許多年后,他回想當初棄醫從商的選擇,依然無法給出合理解釋,「大概是直覺,也許對自己比較了解。」從辦公室俯瞰,能看到車水馬龍的東三環,對面便是玻光瀲滟的央視大樓——如今,張穎沒在美國研究所里穿著白大褂,而是穿著T恤衫坐在這座租金不菲的寫字樓里。辦公桌上放著「美國隊長」的手辦,隊長手持盾牌、目光堅毅——這是經緯的一項獨特傳統,很多人會在桌上放著自己喜歡的超級英雄。如今這家聲名鵲起的投資機構管理著4支美元基金和4支人民幣基金,總值約200億人民幣。北京奧運會那年,在中經合成功投資了「分眾傳媒」的張穎歸國,其與邵亦波、徐傳陞一起搭伙創辦了經緯中國。也是在那年,中國的互聯網界發生了一次震動——傅盛和老東家360正式決裂。張穎聽說這件事,找到傅的聯系方式,當天下午就約其出來聊天。周鴻祎打電話給他,「不要接收傅盛,接收就是作對。」最終張穎頂住壓力,邀請傅擔任投資副總裁。張穎曾說,「做VC這行,最重要的就是人,人,人。」有著豐富產品經驗的傅在投資中帶給經緯獨特的視角,這讓張耳目一新,也勾起他對互聯網從業人才的渴望。在那個國內風投只有紅杉、IDG、鼎暉等寥寥數家的年月里,投資機構還是傳統金融行業的天下,投行和咨詢背景的人才壟斷整個行業。但張穎決定不要這種人,他只要有互聯網背景的——技術、產品,或有創業經歷,「可以從白紙開始培養。」于是,經緯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氣質。用周圍人的話講,「如果說傳統VC是穿西裝皮鞋的,那經緯就是穿T恤運動鞋的。」除了和母基金投資人的會議或其他重要場合,張穎很少穿西裝,其同事們日常也都著衛衣和牛仔褲辦公。某年參加視頻錄制,需要著西裝,他顯然不大情愿,臨時要求所有人出去,只留自己和攝影師兩個人。
傳聞當年歐洲殖民美洲時,地多人稀,大片未開墾的土地肥沃而價廉。購買者只需給土地主一袋金幣,翻身上馬揚鞭,一根煙的工夫能跑多遠,那片土地就全是你的。這和經緯早年打法相近。2010年,智能手機登上歷史舞臺,移動互聯網星火已現,張穎判斷這是一個遍布金礦的新大陸,在其他投資機構回過神之前,迅速跑馬圈地。這是一場豪賭,而他押上了全部賭注。待其他資本涌入,視線所及已插滿經緯的旗幟。「我覺得世界上最酷的一件事就是豪賭自己。在明知道風險有多大,挑戰有多強,競爭多殘酷的前提下,一個人最后下決心義無反顧把自己所有的身家賭在自己擅長且有激情的那一件愛好、工作或事情上。」這樣的行事風格也逐漸烙在經緯的骨子里——低調,卻又兇悍。他顯然賭贏了。行業研究顯示,2010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達3.5億,行業規模200余億元。六年后,用戶規模翻了一番,市場則整整擴大了十倍。很多人知道張穎有三大愛好,其中之一是摩托車。他經常駕駛摩托車到草原叢林、冰川苔原、沙漠腹地……他享受在失控邊緣駕馭方向,這無疑也是訓練反應能力的好方法,「想清楚就出手,不猶豫,猶豫就是出事。」即便坐車,他也會透過擋風玻璃注視前方路況,腦中模擬騎摩托車時該如何規劃行駛路徑。騎摩托車時,無需與人交流,也不想工作,「通過摩托車上的視角,世界變得更脆了,氣味、風、溫度變化,當然,還有你齒縫間的塵土。」在一些人的印象中,張穎就是那個騎著越野摩托,蓄著胡子的狂野硬漢。但少被提及的是,張穎也熱衷慈善事業。經緯成立之初,他就成立過一支名為Gift to Asia的慈善基金。源于幾年前的一則社會新聞,許多民工無錢租房,只能在下水道里棲身,他找到記者,為這群人解決了住宿問題。「有錢有影響力的人如果不為社會多做些事是非常可悲的。中國這類人太多。不好! 」他說。幾年前,太空探險公司「維珍銀河」的實驗項目「太空船二號」墜毀。張穎和陌陌創始人唐巖聊天,他覺著維珍的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超牛逼」,做的事情對人類也有很多貢獻。兩個人攛掇著給正處于低谷的布蘭森「雪中送炭」,投給他五六百萬美金。但事與愿違,對方沒有回復他們的郵件。僅2015年,經緯便收到了六萬份商業計劃書,見了7500個創業團隊,最后卻只選擇了不到100個項目。互聯網早期投資中,能否在浩如煙海的項目中投中下一個BAT,幾乎決定了一家機構的成敗——也許是這充滿不確定性,張穎會將一半因素歸于直覺,「其實做VC就是一個最高境界的賭博,50%靠直覺,40%憑運氣,剩下的10%是個人的努力。」和德州撲克一樣,投資也是一場概率、心理、機遇與決斷的游戲。無論德撲還是投資,「運氣」只是一場面對信息量的博弈,掌握越多信息,便能掌握更多贏面。而他用以自謙的所謂「直覺」,也不過是基于豐富經驗的理性判斷。他天生擅長這種游戲。「德撲是一種技巧性非常強的撲克游戲,有運氣成分,但玩家之間主要還是要靠斗智力耍手腕動腦筋。規則非常簡單容易掌握,但是要能贏還是要拼耐力和腦筋。」張穎開玩笑地說,經緯招投資經理,會玩德撲的優先。這幾乎和他對「投資」這件事的評價如出一轍,「做早期投資最重要的是對人的判斷、對行業的了解、對風險的承受能力、長遠的心態,以及很多很多的運氣。」投資,就是去支持發現新大陸的人。歷史上的地理大發現中,探險家背后少不了銀行家的身影。來自意大利的銀行家們根據自己的眼光和經驗挑選最合適的航海家,資助他們去發現未知的世界,并從中獲取回報,這可以說是最早的風投。張穎說,投資,就是賭最優秀的創始人。
也許叫「張穎」的人太多,外界談及他時總習慣在名字前加上「經緯」二字。經緯的員工曾說,就算張在南美徒步,公司的每個群里也能看到他的影子。待他回來,會議被排得非常恐怖,可能從早上九點一直到晚上十二點。在朋友口中,「很多投資界的朋友對工作也算認真負責,但張穎認識這么多年了,每時每刻都像打了雞血一樣,也是一大奇觀。」張穎自稱,其每分每秒都在思考——如何把1塊錢變成10塊錢,再變成1000塊錢……剛創業的那幾年,張穎還處于人生的迷茫中,「最近一直在思考人生的價值,不知道以后的人生重點應該放在哪里,事業?家人?個人興趣?慈善事業?財富積累?很多東西不矛盾,但越來越讓我缺乏激情。 」張穎傾向集中風險獲得超高收益。過去幾年,互聯網行業風云際變。經緯中國早年的投資已經帶來了幾十倍回報,但他依然喜歡投身于一線,「在廝殺過程中,我能迅速地感知到所有的風吹草動和溫度的變化,并能做出敏銳的判斷。」曾有LP問他哪一類基金值得投資,他說,「過去有成績,今天創始人還有激情、有欲望,還在一線廝殺,這樣就是值得投資的基金。我們就是這樣的基金。」在張穎口中,投資人的輝煌是創業者成就的,一兩年內備受矚目的機構可能是踩到狗屎運,長期在高位徘徊才是真正牛的投資機構。大概十多年前,張穎就獲得了財務自由,卻依然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并自稱經常因為「能不能抓住下一個BAT」焦慮得睡不著覺。對這件事,他的回答依然富有個人特色——看天、看團隊、看自己。「VC這個工作好的地方就是讓你每天焦慮,每天期待新的一天到來。」他說。
責任編輯:海凡
- 工信部:將以更加開放的政策吸引外資進入中國工業互聯網建設2017-11-03
- IMF估臺灣經濟4小龍墊底 “國發會”:轉型拼20222017-10-11
- 福建將激發多個社會領域投資活力 提升群眾獲得感2017-10-10
- 留學生:中國生活太便利 一部手機能搞定一切2017-10-09
- 互聯網讓百姓生活更便利 到處只要“掃一掃”2017-10-09
- 賴清德:發展經濟要松綁“法令” 就像矮個球員打NBA2017-09-29
- 養老金管理路在何方?公募建議投資制度兩手抓2017-09-29
- 養老金入市將開啟價值投資開關2017-09-28
- 福建企業延續金磚熱度 深耕一帶一路2017-09-21
- 業績落后同類后半區 大摩基礎行業基金經理變更原罪2017-09-21
- 最新科技數碼 頻道推薦
-
被國產手機打趴!三星手機在國內市場份額狂降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