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大多數星系中央都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那里密度極高,質量能達到太陽的數十億倍。近日,科學家發現,恒星可以在超大質量黑洞的猛烈“狂風”中形成。研究者稱,這一發現將幫助我們理解星系演化的過程。
科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甚大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VLT)進行觀測,揭示了恒星在超大質量黑洞的強烈噴流之中形成的過程。超大質量黑洞時常會拋射出大量物質,而這些物質組成了星系的核心。
甚大望遠鏡的觀測首次確認了恒星可以在這種極端的環境中形成。利用甚大望遠鏡上的多目標光譜探測儀(MUSE)和X-shooter儀器,來自歐洲的天文學家團隊研究了兩個星系——合在一起被稱為IRAS F23128-5919——正在進行中的碰撞情況。這兩個星系距離地球約6億光年。
研究團隊在這兩個星系中位于南部的星系中心處,發現了源自超大質量黑洞的巨大物質噴流。他們首次獲得了恒星正在這些噴流中形成的清晰證據。如此大規模的噴流是由活躍、動蕩的星系中心輸出的巨大能量驅動的。
以往的研究表明,超大質量黑洞會吞噬太過靠近其中心的宇宙物質。在吞噬物質時,超大質量黑洞還會加熱周圍的氣體,以猛烈、密集的“狂風”形式拋射出來。
“天文學家曾經認為,這些噴流中的物質或許適合恒星形成,但沒有人真的觀測到它真的發生,因為這是非常困難的觀測,”劍橋大學的羅伯托·麥歐利諾教授說,“我們的結果令人振奮,因為這明確顯示了恒星正在這些噴流的內部形成。”
研究團隊一開始是直接研究噴流內部的恒星,以及這些恒星周圍的氣體。利用多目標光譜探測儀和X-shooter儀器,他們可以對發射出來的光線進行非常細致的分析,進而確定這些光線的來源。
以往研究發現,年輕恒星的輻射會導致氣體云以特殊的方式發光。X-shooter儀器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可以使研究團隊排除導致這種光亮的其他可能原因,包括星系活躍核心處的氣體震蕩。
接著,研究人員在超大質量黑洞的噴流中發現了多個幼年恒星。據估計,這些恒星的年齡在幾千萬年以下。初步的分析顯示,它們比其他在不那么極端的環境中形成的恒星溫度更高,而且更加明亮。
天文學家還確定了這些恒星的運動方向和速度。該區域大部分恒星的光線顯示,它們正在以極高的速度遠離星系中心。劍橋大學天文學研究所的海倫·拉塞爾(Helen Russell)博士說:“形成于星系中心附近噴流中的恒星,其速度可能會減慢,甚至開始往回走,但對于那些形成于遠離噴流區域的恒星,它們的減速較少,甚至可能整個從星系脫離出去。”
研究人員表示,此次發現將為解開一些天體物理學謎題提供新的信息。該發現或許還能幫助天文學家確定一些特定的星系如何保持形狀,以及星系間的太空為何富含重元素。該發現甚至還可能解釋神秘的宇宙紅外背景輻射為什么上升。
麥歐利諾教授對未來的研究充滿期待,他說:“如果恒星的形成正如一些理論預測的,真的在大多數星系的噴流之中發生,那這就將為我們理解星系演化提供全新的情境。”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期的《自然》(Nature)雜志上。
超大質量黑洞是星系內重要的引力源,能使塵埃和氣體懸浮在黑洞周圍。科學家認為,星系中的恒星正是在這種強大引力的作用下圍繞超大質量黑洞運行。
不過,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依然是一個謎。天文學家認為,它們可能形成于一團巨大的氣體云,其質量可達太陽的10萬倍以上,塌縮之后形成了黑洞。這些黑洞“種子”中有許多不斷融合,形成了更大的超大質量黑洞。還有一種可能是,超大質量黑洞來源于一顆巨大的恒星——質量大約是太陽的100倍。在這顆恒星燃料用盡并塌縮之后,最終形成了超大質量黑洞。
責任編輯:海凡
- 福建省發布家居和商場兩項保潔服務標準2017-10-15
- 李克強部署在更大范圍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試點等2017-09-08
- 又一廈門自貿區新政落地漳州2017-08-25
-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執法檢查結束2017-08-25
- 林產工業協會《木質林產品品牌價值評價通則》發布2017-08-02
- 《泉州市提升質量品牌專項行動計劃》有序推進2017-07-24
- 今年第9號臺風或于28日形成 恐影響臺灣2017-07-23
- 史上首次!人類拍到恒星誕生震撼畫面 恒星誕生有什么奧秘?2017-06-15
- 金屬和皮革做成的便攜象棋2017-06-07
- 寧德市將組織企業發布質量信用報告2017-06-06
- 最新科技數碼 頻道推薦
-
被國產手機打趴!三星手機在國內市場份額狂降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