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雪
一輛輕便的自行車自己在道路上行進,會躲避車輛,會看紅綠燈;坐在自行車上,上班族一邊打電話一邊敲筆記本電腦,孩子們一手拿氣球一手拿棒棒糖……谷歌的愚人節套路是令人服氣的——這款無人駕駛自行車其實去年已經“推出”過,即便故技重施,大多不明真相的群眾還是被愚弄了一把。個人以為,群眾被套路,不是簡單地對黑科技有著無腦期許,而是這一幕設定在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車自動平衡、行走、躲避障礙的場景,看起來并不顯得那么不靠譜。
如果把技術拆解開來看,令自行車無法被推倒的自動平衡技術,實際上已經可以見到。寶馬曾將“不會倒下的功能”作為摩托車的未來概念展示出來,而本田則已經完成了這種概念化——制造出搭載了Riding Assist平衡技術的摩托車。據說,滑板車的平衡機制與算法為這一平衡技術打下了基礎。那么對于同為兩輪交通工具的自行車而言,技術實現似乎就在一念之間。
不過,要達到視頻中遇上有軌電車自動剎車、自動辨別紅綠燈的灑脫肆意,則離現實還比較遙遠。這個等級的自動駕駛技術需要的基礎條件,不僅包括視覺識別、自動導航、定速巡航,還需要一定的人工智能自行判斷道路情況。這意味著,除了視頻所示在自行車前安裝的一個攝像頭,激光雷達、計算機硬件都必不可少。而這些對應在汽車上,至少需要后備箱大小的地方來放設備,才能實現一部分自動駕駛功能。
也許可以說,無人自行車的輕裝上陣是最令人激動的點,但也恰好是現階段最難實現的點。但這并不妨礙我們暢想,例如在道路環境相對簡單、速度也相對可控的小范圍場景中,裝有導航和小型計算機的充電式自動駕駛自行車,很有可能率先帶你瀟灑走一回。
當然,除了技術上不那么虛幻,自行車話語權的崛起也是谷歌自行車去年的梗今年依然熱的重要原因之一。眼下,飽受堵車折磨的國人正沉浸在共享單車的福利里。北京若隱若現久已的自行車道被刷紅了,武漢更是特意規劃出全國首條共享單車專用道。多年呼吁無果的自行車路權問題,在科技和商業模式的倒逼之下,似乎解決得不費吹灰之力。
回到視頻里阿姆斯特丹街頭往來的自行車潮——荷蘭人均每年騎車900公里,每年有35萬起與自行車相關的受傷事件,因而有了把無人駕駛技術應用到自行車上,讓騎車更安全、更智能、更簡便的設想。對此很多人想到,這將對社會文明程度的要求非常高。不過,最終極大的可能是,技術的廣泛應用迫使社會文明程度普遍提高。
原標題:無人自行車的玩笑“愚弄”了誰
責任編輯:海凡
- 講義氣助好友 福州男子因窩藏逃犯獲刑2017-10-11
- 拉斯維加斯槍擊案造成逾50人遇難 槍手已被擊斃2017-10-02
- 海賊王第880話四皇大媽追上桑尼號 大媽將靈魂注入海水成巨浪2017-10-01
- 游戲產業擁抱人工智能是大勢所趨2017-09-08
- 福州截至今年7月底建成145個種植標準化示范區2017-09-08
- 從科技到“玉山計劃” 為什么都像老鼠會?2017-08-24
- “飛”進東湖2017-08-21
- 馬伊琍又雙叒叕穿吊帶背心出門,全程素顏帶女兒進店買自行車2017-08-16
- 膜下滴灌滋養“戈壁明珠” 節水農業“節節高升”2017-08-10
- 多地叫停共享電單車:電池污染嚴重 安全隱患突出2017-08-08
- 最新科技數碼 頻道推薦
-
被國產手機打趴!三星手機在國內市場份額狂降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