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樂視掀起的曾被認為目前全球電視產業史上最大的收購計劃如今生變。4月11日,樂視全球集團有限公司與Vizio公司宣布,由于監管趨嚴的不利因素,收購Vizio的合并協議將不再繼續推進。對于收購不再推進的原因,不少外媒認為,這跟自身過度擴張導致的資金鏈吃緊有關。而對于這場收購生變的影響,樂視致新CEO梁軍回應新京報稱,“對樂視在美國市場的布局沒有影響,超級電視依然按計劃執行美國市場拓展”。
此前收購曾“多次被拒絕”
2016年7月,樂視全球在美國洛杉磯宣布收購美智能電視巨頭Vizio,收購額達20億美元,被業內認為是目前全球電視產業史上最大的收購計劃。
“三年前,我們就開始追求Vizio,但不斷被拒絕。”樂視網CEO賈躍亭在彼時表示,“無數次被拒絕后又無數次找上門,在反復交流過程當中,Vizio創始人王蔚也逐步了解并部分認可了樂視對產業趨勢的判斷。”
根據收購方案,本次收購完成后,樂視將擁有Vizio100%股權以及旗下關聯公司49%的股權。收購后,Vizio將成為樂視的全資子公司,品牌仍將繼續存在,其經營管理團隊也維持不變。
Vizio創始人王蔚出生于中國臺灣,26歲選擇創業,于上世紀90年代抵押房子60萬美元創立Vizio。目前,Vizio在美國是僅次于三星的第二大電視品牌。
對于此次收購告吹的原因,樂視表示“一直以極大誠意推動”,因為監管趨嚴告吹。
中國企業出海并購失敗的已有先例。2月,萬達以10億美元收購美國“金球獎”制作公司Dick Clark Productions的交易告吹;3月,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宣布,已取消或放緩了出售旗下虹口SOHO等物業的計劃,潘石屹表示,本打算將出售收益用于境外投資,但由于外匯管制資金無法出境,公司決定取消出售計劃。
樂視北美被爆裁員,公司無回應
隨著賈躍亭去年11月公開信中承認樂視陷入資金鏈危機,樂視一直“蒙眼狂奔”的打法,瘋狂燒錢的模式也在暴露出一些轉變。
在北美,樂視擴張的標的除了Vizio公司以外,還有電動汽車初創公司法拉第未來。而樂視戰略合作伙伴、由賈躍亭個人投資的電動汽車初創公司法拉第未來就多次被傳出拖欠供應廠商費用。
今年1月份,處于資金鏈緊張中的樂視迎來了融創中國在內的戰略投資人。不過,樂視在海外市場上的困擾并未因此完全消除。
去年樂視以2.5億美元從雅虎手中收購的一塊土地,樂視曾稱這塊土地將建成樂視生態城Eco City。今年3月,路透社報道稱,樂視的生態城EcoCity地塊正尋求出售,并提及正與正中集團(Genzon Group)商談,計劃作價2.6億美元出售硅谷圣克拉拉一塊近20萬平方米的辦公用地,以籌措資金,比買入時高了1000萬美元。彼時樂視對媒體回應稱,樂視美國正在積極尋求合作方聯合打造EcoCity。
除此之外,也有外媒稱,樂視北美正在尋求裁員,將裁去大約175個工作崗位,北美員工團隊將縮減至300人;今年3月,樂視北美員工還遭遇到了發薪延遲,據彭博社報道,有樂視北美的員工透露,本該在3月31日發放的薪水延遲至了4月4日,樂視曾回應媒體稱,將資金從中國匯出時遇到了一些困難導致了發薪日調整。
4月11日,新京報記者就裁員、遲發薪水向樂視公關部求證,對方回應稱,“目前對此事尚無回應”,并稱因為時差以及樂視北美與樂視公關部并無匯報關系,因此北美方面的事情很多并不同步。
■ 影響
放棄收購后,樂視是否還有“后遺癥”?
有分析師認為,收購告吹會導致樂視內容進入美國市場的進度放緩。
不過,樂視也在4月11日表示,雙方達成了一項新的協議。新的協議約定,樂視與Vizio將繼續尋找機會,將樂視視頻的應用程序與內容結合到Vizio的互聯網電視平臺上,同時建立協同伙伴關系,利用樂視的EUI平臺及該品牌獨有的內容與發行渠道,將Vizio的產品帶入中國市場。
樂視致新CEO梁軍回應新京報稱,“對樂視在美國市場的布局沒有影響,超級電視依然按計劃執行美國市場拓展。”
樂視的擴張不僅體現在手機、體育、汽車等多樣化的業務,也體現在對海外市場的雄心。
去年10月,樂視CEO賈躍亭在樂視美國生態落地大會前曾經表示,“為支持美國團隊的壯大,實現樂視長期的愿景,我們購買了雅虎在加州圣克拉拉49英畝的土地。我們將把這一地產打造為EcoCity,容納12000名員工,建立開放型園區,向公眾開放。”
在擴張背后,樂視的資金問題一直受到外界關注。
3月30日晚,樂視網公告稱,賈躍亭以35.39元每股協議轉讓了樂視網1.71億股股票,涉及金額60.51億元,占公司總股本的8.56%,已全部完成過戶登記手續,且嘉睿匯鑫已按照協議約定支付完畢全部款項。
4月10日,樂視網發布2017年一季度財報,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326.54萬-13195.02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變動幅度為減少10%到增長15%。并將業績放緩原因歸于2017年1-2月份,受關聯方公司資金流動性緊張的負面風波影響。
■ 科技i說
樂視海外收購告吹,全球化不是一切的解藥
曾經被視為業內最大一筆收購案的樂視收購美國頂級電商廠商Vizio如今告吹,盡管樂視將原因歸結為監管趨嚴,但外界對樂視資金鏈的疑慮依然不減。去年11月賈躍亭承認樂視資金鏈緊張,今年1月迎來了馳援的資金白武士融創中國,并有了新的二股東。然而,融創入股之后的樂視,其實正在發生悄然變化。
這筆耗資20億的收購是繼控股手機廠商酷派、入股TCL多媒體后,樂視在資本領域的又一大的動作。而如今,有收縮之勢。收縮也是融創中國入股樂視之后的一個主題。然而,無論全球化還是在本土市場,樂視這家主打生態的互聯網公司都不得不面對合理擴張、資金配套、管理治理如何協調的問題。
在去年樂視宣布收購Vizio之際,樂視春風得意,賈躍亭在美國接受50多家媒體采訪,也回應了資金方面的問題。彼時,賈躍亭表示,每天都有各種關于樂視資金的問題,其實樂視從來不是一個靠資金驅動的公司,樂視過去的十年當中資金一直很緊張,但恰恰在這種情況下反而倒逼出樂視對資金高效利用的特點。
可見,賈躍亭并未回避樂視資金緊張問題,他也承認樂視每天都要面對這一問題。但問題在于,燒錢的生態模式怎么持續下去。
其實,融創中國“馳援”樂視,成為樂視網第二大股東之后,樂視的治理結構、資金等方面都有了重大變化。樂視喪失中超版權,被外界認為是樂視體育調整的一個信號之一。在孫宏斌看來,“(樂視所從事業務)每一點都挺對,加起來就不對了。因為他們手上資源不夠、管理能力不夠。”
賈躍亭也曾在闡述樂視全球化生態時說,中國企業取得全球化成功只有一條路就是有根本性的創新。
而樂視與Vizio的合作,根本性的創新并未展現。在美國,樂視的內容制造能力短期內還不能與Netflix、Amazon、ESPN競爭,而樂視還未來得及在美國施展更多在這方面的構想。但無疑,打造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IP也會是樂視全球化中關鍵一步,道阻且難。
而對于這場收購的中斷,對樂視而言,更需要思考的是,生態不是一切的解藥,對于樂視,無論國內還是全球,要拿出更多根本性的創新才行。
原標題:無數次追求后 樂視還是“吐出”了Vizio
責任編輯:海凡
- 迪拜航展 阿聯酋航空與波音簽151億美元大單 將購買787客機2017-11-14
-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應特朗普要求唱情歌 觸礁的美菲能否“生情”2017-11-14
- 美國航母預計在2018年到訪越南港口 2017-11-13
- 美得州槍擊案兇犯凱利前妻倫納曼:我一直生活在恐懼中2017-11-13
- 實用外交的典范 中美簽超2500億美元創紀錄大單 2017-11-10
- 美國總統特朗普:我相信中美能夠一起找到解決朝鮮問題的辦法2017-11-09
- 俄媒:美國會決定撥款46億美元 在歐洲對抗俄羅斯2017-11-09
- “天堂文件”燒到巨星名企 蘋果耐克急發聲明2017-11-08
- 得州教堂槍擊案致26人遇害約20人受傷 仍有10人未脫離生命危險2017-11-07
- 美國得州槍擊案最新消息:警方確認槍手因家庭糾紛開槍殺戮2017-11-07
- 最新科技數碼 頻道推薦
-
被國產手機打趴!三星手機在國內市場份額狂降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