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電網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利潤奶牛”,即核心盈利業務,在公司面臨風雨飄搖的時候,核心業務正向發展對穩定市場情緒起著一定的作用,正如TCL的華星光電、百度的搜索業務、騰訊的社交業務、阿里巴巴的電商和谷歌的廣告業務。正是這些充足的奶源業務支撐著企業的擴張和嘗試。如果說樂視也有一頭讓市場尚看得見希望的“奶牛”業務,那么現在這頭奶牛正在出現奔跑乏力。
樂視網營業利潤同比暴跌586%
據上市公司樂視網公布2016年全年業績顯示,2016年樂視網營業收入約為219.1億元,同比增長68.64%;營業利潤約為-3.37億元,同比大跌58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55億元,按年跌3.19%,出現8年來凈利潤首次下滑。
目前樂視網股票處于停牌狀態,股價定格在30.68元。作為二級市場最喜愛的創業板龍頭,正在遭遇“水逆”的樂視其上市公司的停牌使得股市情緒不穩定。據了解,原定于19日披露的樂視影業注入樂視網的重組方案也再度延期,樂視影業目前的估值在70億元,較宣布樂視影業計劃注入樂視網時的估值98億蒸發了三成,目前孫宏斌正親自坐鎮樂視影業董事會。
據家電網20日從路透社獲悉,樂視洽談出售去年以4.2億美元買入的北京核心地區高檔物業—世茂工三。這一消息表明,現金流緊張的“融資帝國”樂視正采取更多舉措去籌集資金。
樂視水逆難散 擠兌風波再起?
據了解,因樂視網財報不佳,使其每股收益同比減少6.45%,引起市場擔憂,且10轉10、10轉20這種被投資界稱為“割韭菜”的手法在樂視近年來頻繁出現,導致散戶憤怒和不滿。而此次的業績因與此前發布的業績快報存在巨額差異,市場輿論開始對大股東進行擠兌, 更有媒體在新聞標題中直言《樂視,會死嗎?》
從中國好同學6億美金救場,到中國好老鄉的融創中國等168億資金進入的4個月后,人們本以為正在按照融創的想法進行戰略性收縮的樂視危機已經即將結束的時候,誰也未曾想到,樂視收購的戰略入口公司——易到專車成了新一輪的危機的引爆點,樂視的“水逆”仍然籠罩在大股東的頭頂。
自去年11月起,短短半年時間過去,樂視再次被推至風口浪尖,不僅遭遇司機圍堵提現,還遭遇了36家供應商討債。在這種情勢之下,樂視的未來之路會像上述標題一樣簡單粗暴嗎?易到,這個曾被樂視視為汽車業務戰略入口的控股子公司,蒙面車王的三劍客中走了兩位,樂視汽車板塊正在陷入泥潭。而樂視手機、超級電視原有所謂“硬件免費、依靠增值服務盈利”的模式也不再適用于當前局面,擴張過快導致充血的案例并非未曾發生過。
家電網經過對年報與快報的對比發現,此前的業績快報中顯示,樂視網預計營業利潤為4479.14萬元,變動幅度高達-853.49%;樂視網實際為虧損3.29億元相比快報利潤總額4019.36億元減幅超9.17倍;樂視網的凈利潤相比業績預告的7.66億元,減少了2億元。
為此,樂視網在致歉聲明中表示,樂視致新超級電視計提破損屏減值對損失也起到了一定的影響。樂視網年報披露,2016年樂視致新實現營收160.82億元,但凈利潤虧損6.37億元。而此前樂視兩大供應商入股樂視致新也被外界解讀為“債轉股”。
在樂視爆發資金危機后,樂視網股價連續下跌,外界一度質疑賈躍亭質押的股票將面臨爆倉風險。據家電網了解,2016年11月,樂視手機欠款百億風波的消息爆出之后,樂視網股價在短短四天暴跌14.62%;12月6日樂視網股價再次暴跌,盤中接近跌停,收盤跌幅為7.85%,當天《樂視驚魂一秒:賈躍亭64.81%質押股票一度跌破平倉線》的報道引發了樂視網的“平倉危機”。
為了控制風險,融創入局樂視要求賈躍亭質押的樂視網股份需維持在50%以下。按照承諾,賈躍亭需在一年內將質押股份比例降到2.56億股,即解除質押3.15億股。根據創業板股票質押率及樂視網股價估算,賈躍亭需要用65.52億到83.95億的資金贖回已質押的樂視網股份。而易到事件爆發之后,投資市場對賈躍亭能否在未來幾個月里贖回質押股權并不看好。
法學專家認為,由于集團公司、控股股東對公司控制過度,導致子公司的利益無法得到保障,是經常發生的事情,集團公司不能犧牲子公司利益,來保證集團資金的融通性。
分析人士指出,易到事件的問題關鍵在于,13億資金的歸屬權是司機和用戶的,關系到社會穩定,而非私人資本,它涉及到大規模的群眾利益,不滿情緒將蔓延至整個消費市場,加之樂視網業績同比下滑、上市公司停牌、資金鏈問題、裁員、賣地、拖欠工資等問題的累積,無論是消費市場還是股市,無法從一家企業獲得安全感的時候,便會發生擠兌行為。
根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擠占資金的前提是源于企業自身的競爭力以及對上游和下游的掌控力,對比這三個條件,樂視顯然沒有一項符合“擠占資金”的條件。業內人士認為,關于貸款,是由樂視旗下的樂視金融來執行,如若股民和市場失去信心,出現大規模提現行為,從而導致了擠兌風波,對于金融機構而言,任何金融機構都經不起擠兌,無論企業如何發展,都需要現金流業務的支撐,否則將會面臨崩盤可能。
4.14超級電視銷量不復當年?
上周五是樂視的4.14電商節,延續去年“買會員送硬件”的政策,同時還有“買硬件送硬件”等多種大規模傾銷方案,對比去年414超級電視總銷量超54.9萬臺的成績,今年銷量(38.6萬臺)不及去年,整體銷量下滑。業內人士表示,如今樂視整體風雨飄搖,而在消費端,現階段消費者多屬于價格敏感型,硬件免費將用戶“慣出了毛病”,消費者心里的安全感很低,一家不確定性大于其穩定性的公司推出的會員將會突破消費者的心理底線,如若樂視硬件不免費,還有消費者會選擇它嗎?而易到的事件發生,也讓消費市場對樂視產生了質疑,樂視需要時間修補其在市場上的形象。上述人士認為,易到能否翻身,還要看樂視是否撒手,而業內也不乏企業“跑路”事件見諸報端。
“2017年我們一定要推進樂視影業注入上市公司,我們也做好了準備,完成對樂視網股民的承諾”,2017年初,樂視影業CEO張昭對外表態。業內人士認為,樂視網依賴樂視影業獲得高估值的意義更大一些,樂視影業如若順利推進,對股市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反之,這種市場憤怒的情緒會擴散到對樂視體系的失望。
有業內相關向家電網稱,在互聯網時代,互聯網電視實際上是彩電產業共同摸索出來的,并非樂視獨有,只是樂視率先入局打響“硬件免費”模式,而作為同一種模式,各廠商在實際執行上各有差異,互聯網模式并非只有樂視這一種。從無人從業到相繼試水再到現在的戰況焦灼。低于量產成本定價、生態補貼硬件、顛覆,樂視雖然達到了大規模傾銷的目的,但是也對行業造成了危害。業內人士認為,花了很多的時間、精力、技術和成本生產出來的產品,無節操的低價模式是違反經濟規律的。雖然理論上硬件低價策略有一定的可行性,將來可以依靠用戶終端盈利,但問題在于用戶規模越大硬件虧損就越多,當硬件虧損金額大于廣告費、運營收入時,巨大的虧損就可能導致部分融資能力不強的企業倒下。
責任編輯:海凡
- 中國去年游戲收排名全球第一明年電競用戶數或達3億2017-11-02
- 福州將打造更加便捷網絡市場服務機制2017-10-26
- 泉州打造287個休閑農業點 年接待游客900多萬人次2017-10-10
- 銀行存款多、放款少 臺公銀“爛頭寸”首度飆破10兆2017-10-10
- 陰十字星暗含玄機 資金涌入A股顯出四大積極信號2017-09-30
- 私募欲加杠桿尋覓便宜資金 募資熟套路竟然卡殼2017-09-30
- 福建檢驗檢疫局助推平潭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發展2017-08-25
- 福建平潭對臺小額商品交易累計銷售額2.69億美元2017-08-25
-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升112基點 創近一年新高2017-08-22
- 三大概念受16億主力資金追捧2017-08-22
- 最新科技數碼 頻道推薦
-
被國產手機打趴!三星手機在國內市場份額狂降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