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迅
對于消費者來說,如何才能具備一雙金睛火眼,在選購電視時不被廠商鋪天蓋地的宣傳所迷惑,也成為消費者最苦惱的事情。臨近五一,經過一段時間的沉寂,如今電視市場又逐漸呈現火熱的局面,各大電視廠商新品連發,許多新的技術也被擺上臺面。可是一些不良商家往往自己創造一些新的名詞,讓自家產品看上去更加高大上,更有甚者甚至把液晶電視充當OLED電視來賣。
五一電視市場防坑指南
有些朋友可能會產生質疑,正規的家電賣場怎么可能偷梁換柱?再說OLED電視價格比普通液晶電視高出不少,誰有這么大的膽子敢這么做。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筆者就曾經親身經歷過這種事情。一開始導購員會把消費者帶到某款液晶電視前,引用一些OLED電視才有的產品特性來描述:自發光、對比度高、超快響應速度。。。。。雖然表面上沒說,但這種誤導式的介紹往往會讓消費者以一個很高的價格來買單。
節日期間電視市場呈現火爆的局面
往往在一些看似誠信、可靠的大賣場,有時為了利益,一些導購員會布下層層消費陷阱,他們往往使用“概念誤導”、“糊涂促銷”等手段麻痹消費者,讓他們乖乖掏出鈔票。而正是一些看似高大上,華麗炫目的技術名詞讓一些商家鉆了空子。
面對琳瑯滿目的電視產品我們該怎么選擇?
面對海量的電視產品、復雜的技術名詞,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往往無所適從。一些導購人員口頭上不準確甚至不負責任的夸大推廣,無疑會給“外行”的消費者造成誤導。五一小長假馬上來臨,市場上新品、促銷連連,不少朋友會選擇在此時購買電視產品。像2K轉4K、防藍光護眼、人工智能、VR/AR。。。面對大量的新技術名詞我們該如何甄別?下面筆者就為大家普及一下,讓你敢于正面迎戰導購員。
2K轉4K 這種技術還好意思拿出來說?
目前4K超高清電視已經基本在市場上普及,但是很多人擔憂買了4K電視卻享受不到4K畫質,相對匱乏的4K片源依然是用戶們心中最大的痛點。針對這個問題,一種名為2K轉4K的技術應運而生了。很多廠商也宣稱這項技術可以讓高清片源呈現出可以媲美4K的畫質表現,那么各種技術是如何實現的?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2K轉4K的技術被宣稱為可以媲美4K的畫質
目前市場上的2K轉4K技術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來實現:單一補償技術與關聯補償技術。第一種是通過4K電視搭載的圖像處理器進行計算,對于正在播放的影片進行追蹤補償和渲染。簡單講就是在原來每個像素點上直接插入四個像素點,這樣2K分辨率在數值上就能達到4K,不過這樣的會讓畫面損失原本的細節,整體提升不大。
2K轉4K技術示意圖
而第二種技術則通過對視頻信號直接進行實時分析,將屏幕中的整個畫面細分為200萬個同等分區,對于相鄰區間進行縱向橫向四個維度的色彩運算之后再插入像素,經過計算,預估出周圍像素點的顏色并進行快速填充,模擬出4K畫面的效果。
實際效果與真正的4K畫質還有一定差距
目前來看,這項技術只是一定程度上提升影片畫質,與真正的4K片源還有很大差距,而且單純的提升分辨率而缺乏好的處理芯片,也只能讓畫面糊成一片。你可能還不知道,2K轉4K技術早已經加入到《4K超高清電視選購標準》中,也就是說目前市面上的4K電視產品都應具備這項技術,所以購機時不必理會商家的夸夸其談。
LCD or OLED應該怎么選?
從顯示技術的發展來看,OLED電視正在逐漸興起,似乎有取代主流液晶電視的趨勢。OLED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OLED屬自發光,不像液晶那樣需要背光源,畫質上的體現就是OLED黑場表現優秀,能夠展現完美的黑色,我們都知道液晶本身是不發光的,需要借助背光的支持,所以漏光是不可避免的,無法顯示出真正的黑色。
相比液晶面板OLED構造更為簡單
結構上的差異,讓OLED可以比液晶屏幕更薄。由于不存在背光組件,OLED屏幕構造更加簡單,目前市場上最薄的OLED電視產品LG Signature璽印的G6電視已經達到2.57mm,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這一極限將會不斷被打破,最終也許能夠進化成只有一張紙片的厚度。OLED屏幕還擁有柔性可彎曲的特性,這讓電視的形態變化擁有更多的可行性方案。
OLED黑場表現出眾
那么OLED是否是唯一選擇呢,答案必須是否定的。相比于OLED電視的燒屏、壽命短等缺點,液晶電視已經發展了十幾年之久,其壽命以及穩定性是毋庸置疑的,其可塑性強,提升空前巨大,讓諸多電視廠商不愿放棄。價格上OLED電視一直居高不下,最低價格也要過萬元,而普通大屏液晶電視價格便宜,性價比更高。
大尺寸高端OLED電視往往價格不菲
大家在選擇時不必糾結于到底該選哪個,根據自身需求,注重高端畫質的朋友可以選擇OLED或高端液晶產品,比如量子點電視;而看重性價比,能夠滿足日常觀看需求的用戶,購買一臺普通液晶電視足以。
人工智能滿天飛 VR電視什么鬼?
人工智能這個詞大家也許并不陌生,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大步邁進,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產品理念被廠商們搬上臺面。人工智能電視,一般指人工智能技術與家庭電視進行連接。通過完善的技術邏輯與大數據運營,讓電視具有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通過語音指令讓電視自動推薦、選擇電視產品;同時還能學習用戶使用及搜索習慣,以實現更精準的語音操控及互動。
目前的人工智能電視還處于初級階段
目前人工智能天使滿天飛。從最近的電視新品發布會來看,很多廠商都把自家電視產品貼上“人工智能”的標簽,其實主要是從語音操作以及用戶習慣這兩個方面讓用戶與電視進行一些交互行為,與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能還有一定差距,并不能完全解決用戶使用痛點。
VR電視什么鬼?只是個噱頭
近兩年VR技術風靡全球,作為一項黑科技讓很多人充滿了好奇。許多電視廠商紛紛加入研發陣營,而且國內已經量產出VR電視產品。其實所謂的VR電視不過是一個簡單的投影技術而已,通過局域網讓手機與電視連接,連接后電視的視角便會跟隨手機轉動而改變,而在電視的屏幕上則會顯示手機顯示的內容,在將手機放入VR頭顯中并佩戴好以后,電視屏幕便會顯示人們在VR中看到的內容,以此來實現所謂的720°全景觀影體驗。
VR電視噱頭大于實用
使用者自己通過VR頭顯觀看,其他人通過電視觀看你的主視角。這樣看來VR電視處境相當尷尬。VR本身就要借助頭戴設備,里面或內置屏幕,或者用手機代替,再多一塊電視屏幕給誰看?這樣的VR+電視只是個初級階段,兩者間并沒有很好地結合起來。噱頭大于實用,消費者可以無視這一概念。
寫在最后;
其實選購電視產品,最主要的還是從外觀、畫質、系統內容,這些摸得著、看得見的角度出發,選購時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覺得一臺電視畫質不錯,那對于你來講就是真的好,不必糾結他人的說法。
責任編輯:海凡
- 神鋼丑聞讓日本制造“失神” 東窗事發還公然抵賴2017-10-29
- 福州游客熱衷赴華東華北賞秋 將迎老人出游高峰2017-10-23
- 島內多款肉松制品未驗出動物油 業者澄清送第三方驗證2017-10-12
- OLED電視市場:高價與產能不足兩大痛點仍需解決2017-09-25
- 游戲產業擁抱人工智能是大勢所趨2017-09-08
- 福州截至今年7月底建成145個種植標準化示范區2017-09-08
- 從科技到“玉山計劃” 為什么都像老鼠會?2017-08-24
- 福建檢驗檢疫局促出口金磚國家產品簽發原產地證增長2017-08-14
- 投資超千億 我國“旅游+”發展格局初步形成2017-08-14
- 薩德最新消息 韓國電視購物在中國市場告急 韓媒:“薩德”惹的禍2017-08-13
- 最新科技數碼 頻道推薦
-
被國產手機打趴!三星手機在國內市場份額狂降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