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新網報道,富士康公司鴻海集團擬通過旗下四家公司,收購一家位于美國華盛頓州的初創公司eLux,布局下一代顯示技術。該公司,正在開發用于Micro LED顯示屏的組裝技術,可以加速Micro LED技術的商用進程。
眾所周知,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不管是手機、平板電腦,還是筆記本,甚至包括電視、觸摸屏等等,都會用到顯示技術。目前最普遍的顯示技術是LED,它被稱為發光二極管,應用在信息廣告牌、紅外線產品、交通號志、照明設備和光纖產品。
而LED的優點則是屬于冷性發光,使用壽命長,消耗電力大約是傳統鎢絲燈泡的十分之一,污染低、體積小和反應速度很快。
OLED則被稱為有機發光二極管。
據悉,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之色彩分為單色、多彩及全彩,多彩系由數個單色的顯示區域組成,每一區域仍是單色;全彩是由紅、綠、藍三色光的重復畫素組成,畫素尺寸愈精細,分辨率愈高。在顯示器的應用上,全彩是市場成功必要條件。
目前,OLED主要應用于車用型顯示器、行動電話、游戲機、掌上型可攜式小型計算機、PDA等。相對于普通的液晶顯示技術,OLED擁有超薄、抗震性能好、可視角度大、響應時間短、低溫性好、發光效率高等多種優點。
而Micro LED指的是微發光二極管,是將LED(發光二極管)微縮至原來的1%,長度在100um以下,技術可將顯示微米等級的紅、綠、藍三色的Micro LED搬移到基板上。每一個Micro LED可被視為一個像素,能夠單獨驅動點亮,呈現出畫面細膩度更高、對比度很強的精致畫面。
這幾年,隨著智能手機的競爭加劇,像蘋果、三星這樣的公司已經在手機上配備OLED屏幕。但是,技術的更迭往往是迅速的。2014年5月,蘋果公司就收購LuxVue Technology,這也是一家專注于開發Micro LED技術的公司,蘋果或在智能設備上將這一技術研發成熟并進行商用。
事實上,2017年1月,索尼在美國消費電子展(CES)展示了一塊大型顯示屏幕,這是Micro LED技術在大屏幕上的運用。該顯示屏由144塊40.3cmx45.3cm的Micro LED模塊無縫拼接而成。
根據臺灣市場機構TrendForce今年4月出具的報告稱:目前Micro LED制造成本仍比現有顯示產品高3至4倍,廠商間都在努力降低成本。據悉,Micro LED未來潛在市場規模約可達到300億-400億美元。
相關閱讀:
拋棄OLED!蘋果推進新一代顯示屏microLED:手表嘗鮮
責任編輯:海凡
- 調查顯示:臺灣上班族普遍壓力大 低薪是主因2017-10-30
- 游戲產業擁抱人工智能是大勢所趨2017-09-08
- 福州截至今年7月底建成145個種植標準化示范區2017-09-08
- 從科技到“玉山計劃” 為什么都像老鼠會?2017-08-24
- 膜下滴灌滋養“戈壁明珠” 節水農業“節節高升”2017-08-10
- “一帶一路”教育合作 泰國、廈門高校簽合作協議2017-08-04
- 互聯網醫療要劃定資質紅線?評論:調好惠民底色2017-08-01
- 真正的大片:技術的外殼下裹著一個好故事!2017-08-01
- 線下手機市場激戰 小米新零售戰略勝算幾何2017-07-27
- 無人便利店引爆眼球 廈門傳統便利店啟動升級2017-07-21
- 最新科技數碼 頻道推薦
-
被國產手機打趴!三星手機在國內市場份額狂降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