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手機發布了一款 8GB 內存的高配版旗艦產品,很多人都說這是國產最強手機,理由就是 8GB 是目前最高內存的手機了。其實是不是最強單看內存是沒法確定的,處理器、閃存規格、內存規格、甚至系統優化全都是決定手機是不是流暢的重要因素,而內存僅僅是其中一個環節。
既然是聊內存,我們就拋開其它影響因素,單從內存角度來分析一下 8GB 內存對手機狀態的提升到底有多少。
其實很多人對手機內存的認識都停留在 PC 電腦的概念上,大的內存就是 100% 比小的好,所以理所當然的認為手機也這樣,其實這里面有很多套路。
我自己的第一款大屏智能手機應該是三星 i9000(Galaxy S),這款手機可以說是智能手機非常有代表性的一款產品,也是三星 S 系的鼻祖。當時這款手機的配置還是 512MB 內存,其它配置也是惡心的很,當然是按我們現在的標準來衡量,在當時已經是頂級了。
從三星 i9000 起,每年都有更好的智能手機發布,而在當時人們最在意的參數其實只有內存的大小,其它東西幾乎不怎么看。
從 512MB 升級到 1GB;1GB 升級到 2GB;這種速度上的跨越是非常明顯的,甚至可以用大躍進來形容。而在這個階段,系統和軟件應用的升級速度就沒有那么樂觀了,由于智能機剛剛興起,能在第一時間跟上手機廠商節奏的軟件商很少。
從小米第一款手機開始,我們逐漸接觸到了 3GB 內存的手機,從 2GB 升級到 3GB 已經沒有那種大躍進的感覺了,甚至在某些機型上感覺不到差異,這一切和軟件環境脫離不了干系。
原本頹廢的軟件行業在 2GB 普及的兩年時間里飛速發展,應用的體積和顯示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這使得手機必須以更快的速度來運行才可以讓應用變的流暢起來,而這時候人們發現 2GB 的內存開始變的卡頓了。
真正推動手機硬件再次大躍進的重要因素一個是小米,一個是游戲。小米那句"為發燒而生"不管現在大家怎么看,在當時確實給中國手機行業帶來了很大的動力,一波拼配置的套路極速興起。
另一個影響因素非游戲莫屬了。手游的興起讓人們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了手機上,人們對手機性能的渴望再一次被挑了起來。甚至能流暢運行某游戲成了手機性能的重要體現標志。
處理器的重要性也是在這個時候被人們重視了起來,而內存反而成了廠商發布會上的噱頭。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大的內存成了人們評價"性價比"的第一參考。其實那時候根本不會有人注意到什么 LPDDR3/LPDDR4 這類硬件規格,基本都是單純的看數字。
2GB 內存和 3GB 內存的差異重點體現在了玩游戲的情況下,一般的 QQ 等應用在當時并不是很明顯,但可惜的是當時的參數大戰一直沒有停,直到 2017 年才開始放緩。
手機標配內存從 3GB 向 4GB 轉變的時候,剛剛好我們的手機定價也有了變化,國產手機已經不再只有 1000 元的產品了,2000 元以上的中高端產品也開始發力。而 4GB 內存被當成了各品牌旗艦產品的招牌,3GB 已經成了千元機打市場的噱頭。
我們當時也說過 3GB 和 4GB 的提升,對手機整體流暢度的影響已經不大了。深度定制的 ROM、更強大的處理器,這時候已經開始爆發,而處理器取代了內存,變成了主角。
2016 年開始,內存已經在 4GB 變的穩定下來,這時候人們才對 LPDDR3/LPDDR4 這類內存規格有了認識,也可以說是手機發布會一直在給我們普及硬件知識(這話沒毛病)。
內存也有成本約束,所以廠商不可能一直飆升數字,在沒辦法的情況下,只能用規格更高的內存來在發布會上當噱頭,這時候內存是不是 LPDDR4 成了性能更好的標準。
進入 2017 年 6GB 內存成了旗艦機的標配,甚至某千元機都上 6GB 內存了。6GB 的誕生其實本身并不都是性能上的需求,更多的是商業上的訴求。
每年一個大躍進是全球手機行業的趨勢,2016 年的雙攝像頭、4GB 標配、最好的處理器,這些都已經玩過了,2017 年除了把雙攝像頭的像素繼續加大之外,內存的增大也是一種手段,畢竟驍龍 835 的支持也給了它們一個升級的機會。
那么 4GB 到 6GB 的提升是不是真的有用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們不用討論什么更深層次的意義,單就我們可以看到的表面來說,這種提升已經不是性能上的提升了,反而是體驗上的。我們舉個例子:
假設原本系統需要占用 1GB 內存,然后通過調用來激活一些功能,讓我們達到操作目的。4GB 內存的手機可能由于其它應用也要占用內存,所以不敢給系統分太多占用數量。而 6GB 內存的手機其實可以當 4GB 的用,另外多出的 2GB 直接分給系統,讓它可以提前加載很多你經常用的應用,當你需要用的時候,一點擊立刻執行,你會感覺"我靠,真夠快的!"。
至于 8GB 內存其實也和 6GB 差不多,系統會占用更多的內存來加載處理一些經常使用到的進程。大家想想是不是從 6GB 內存出現后,各手機廠商都開始玩"人工智能系統"的概念了呢?這種系統說的簡單一點就是通過大數據分析你的日常使用習慣,然后通過推薦和預加載來讓你用著更加方便。在 3GB 和 4GB 的小內存時期他們可不敢玩這個。
目前手機硬件的提升基本上已經向功耗和發熱控制上轉移了,速度上的大躍進在短時間內不會再有了。內存也從 LPDDR4 轉向更節能的 LPDDR4X ;而閃存也開始往更快的 UFS 看齊了。
最后我們回到 8GB 內存的話題上來,超大的內存確實有用,但它的作用僅僅是在使用體驗上的提升,對手機整體性能的提升已經不明顯了,況且某品牌的 8GB 內存并沒有被更智能的系統所利用,這么說來更沒什么意義了,最多只是在宣傳炒作的時候可以說他們的手機是"國產最強"。
以我這么多年的手機使用經驗來看,目前 6GB 仍然會是非常主流的內存大小,完全沒有必要因為要玩某個游戲而參考 8GB 的內存,多余了。而目前手機端的游戲和應用以 4GB 的內存完全可以順暢運行,當然你的處理器和閃存規格不高也會很影響性能,內存 6GB 已經很高了。
以下是我認為近期最適合的內存搭配方案:
1000 元左右的手機 4GB LPDDR3 + 32GB eMMC
2000 元左右的手機 4GB LPDDR4X + 64GB UFS
3000 元以上的手機 6GB LPDDR4X + 128GB UFS
LPDDR3 和 LPDDR4 性能差了很多呦,不能只看內存大小的數字,規格也很重要。
【那么問題來了】
假設處理器一樣的情況下,哪一個組合用起來感覺更快呢?
4GB LPDDR4 + 64GB eMMC
6GB LPDDR3 + 64GB UFS
責任編輯:海凡
- 手機放兜里,充電口該朝上還是朝下?這事也有講究!2017-11-01
- 過馬路玩手機也要罰款?美國檀香山市開始執行新規2017-10-26
- 刷“碼上行”乘福州地鐵 今起享受票價5折優惠2017-10-23
- 老款DDR3內存隨風漲價 價格飆升速度讓人稱奇2017-10-17
- 河南南陽華龍高級中學辦“手機銷毀大會” 當地教育部門回應2017-10-13
- 微軟WP負責人承認Windows手機失敗 選擇放棄2017-10-09
- 聯盟號火箭能力不如IPhone? 俄駐英大使館:請坐著IPhone去太空2017-10-09
- “手機式出游”時代來臨 西湖景區4G流量增長207%2017-10-09
- 拉斯維加斯槍擊案造成逾50人遇難 槍手已被擊斃2017-10-02
- 海賊王第880話四皇大媽追上桑尼號 大媽將靈魂注入海水成巨浪2017-10-01
- 最新科技數碼 頻道推薦
-
被國產手機打趴!三星手機在國內市場份額狂降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