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IT科技>科技數碼
      分享

      本報記者 付麗麗

      掃地機 “專利大戰”一觸即發

      這是一場沒有“灰塵”的戰爭。

      近日,美國掃地機器人公司iRobot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起了“337調查”,指控全球11家企業侵犯其6項專利,其中包括深圳市智意科技有限公司、蘇州萊寶電器有限公司、深圳市銀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家中國企業,從而掀起一場波及全球市場的掃地機器人“專利大戰”。

      當前,機器人時代雖還未全面到來,但家用機器人率先普及,進入尋常百姓家。其中,占比頗高的掃地機器人自2015年以來快速增長,成為很多擁有機器人、家電背景企業掘金的新藍海。隨著競爭加劇,市場格局尚在爭奪之際,“專利大戰”已悄然打響。

      涉案專利橫跨12年 遍布多個領域

      “關于iRobot為何選擇在此時起訴,不知道他們真正用意。但是可以確定,從認定侵權的六件專利申請的時間跨度,2004年到2016年底來看,僅搜集證據就要花費大量時間。”一位知識產權業內人士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的確,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表示,iRobot作為知名的掃地機器人廠商,在掃地機器人領域積累了大量的專利。僅以中國為例,截止到2017年5月16日,iRobot公司在中國的發明公布數23件,發明專利授權數11件,實用新型專利數1件,外觀設計專利數5件。

      李俊慧介紹,iRobot此番在美國起訴的專利共計6件,分別為:1。 2004年10月26日獲得授權的專利“用于自主機器人的多模式覆蓋的方法和系統”(專利號:6809490);2。 2006年12月26日獲得授權的專利“機器人障礙檢測系統”(專利號:7155308);3。 2013年7月2日獲得授權的專利“自主地板清潔機器人”(專利號:8474090);4。 2013年12月3日獲得授權的專利“覆蓋機器人移動”(專利號:8600553);5。 2015年5月26日獲得授權的專利“自主地板清潔機器人”(專利號:9038233);6。 2016年11月8日獲得授權的專利“用于自主機器人裝置的遠程控制調度器和方法”(專利號:9486924)。

      由此可見,iRobot起訴的6件專利授權時間橫跨12年,最早可追溯到2004年;而從其專利內容來看,所涉領域包括掃地機器人的模式控制、障礙識別、移動控制以及遠程操控等,基本覆蓋了掃地機器人可能所涉及的大部分技術或特征。

      “簡單說,iRobot此番發起專利訴訟可謂‘來勢洶洶’,且有勢在必得的決心。至于被訴的3家中國企業是否構成侵權,還需要進一步審理。”李俊慧說。

      如構成侵權 產品將在美禁售

      “雖然現在尚不能斷言被訴企業一定構成專利侵權,但專利所涉及的產品和商業上的銷售和利益是分不開的,從337調查的行為來看是希望競爭對手的產品不在美國進行銷售,最終目的是保護其美國市場的地位和利益。”李俊慧說,“337”指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簡稱ITC)根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及相關修正案進行的調查,通常禁止進口產品或進口后在美國銷售產品中的不公平行為及不公平措施。

      “而這恰是此番被訴侵權的11家企業共同特點所在,這些企業都是向美國出口掃地機器人產品。顯然,iRobot此番發起的專利訴訟大戰,一旦認定構成侵權,其殺傷力頗大。”李俊慧說。

      近年來,掃地機器人市場發展迅速,iRobot的市場份額約15%。其中,美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兩個掃地機器人市場。因此,iRobot選擇在本土市場發起專利訴訟,意在分割或占據更多市場份額。

      然而,同在機器人行業的澤達科技CEO王樨哲認為,從技術原理上來說,全球的掃地機器人在方案上應該都是相似的。至于是否侵權要看專利局的具體認定。可能是真的針對侵權的維權,也可能是一種商業策略。一般來說,專利糾紛往往耗時很長。成熟行業的大企業經常打來打去互相牽制,但小企業因為耗不起都會盡可能規避。而服務機器人行業整體上都還處在相對早期,大家“跑馬圈地”的階段,企業在這個階段如果陷入專利糾紛的官司,那么很可能會錯過這一波機會,機會損失可能會遠高于直接的賠償損失。

      “鑒于iRobot起訴了11家廠商,3家中國廠商,其中2家還是代工廠性質,同時起訴的也有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公司。我個人更傾向認為這起官司就是一起常規的知識產權官司。媒體所說的‘國貨禁售’之類的都太夸張了,而且國內其他掃地機器人公司都沒有被起訴可以側面印證這一點。”王樨哲說。

      專利戰背后是市場角力

      專利戰只是表面,其背后是掃地機器人市場的快速上升。隨著人力成本的提高,掃地機器人的需求在近兩年持續擴大。

      有專家表示,事實上,10年前就已經有掃地機器人的相關產品。當時價格高、智能性低,也導致了銷量低。近兩年機器的價格在下降,單價從萬元降到千元,帶動了增長,另一方面智能化程度得到提升,掃地機器人可以自動充電、智能規劃路徑。但是目前還沒有一個品牌特別強勢,大家都覺得有機會,處于一個快速啟動期,也很容易出現專利戰。

      “現在掃地機器人類似于三五年前的空氣凈化器,這意味著接下來掃地機器人還有比較大的增長空間。”有關專家說。

      與此同時,根據GFK市場調查公司的預測,中國掃地機器人市場在保持高速增長,2017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5億元,2018年則將增長到120億元。“到2020年,該產品市場將出現積極增長。由于它能縮短日常打掃時間,深受生活節奏快的城市消費者歡迎。”有研究人員預計。

      “正是看中中國巨大的市場前景,iRobot才會大打出手。但這并非掃地機器人行業特性所致,不僅是掃地機器人,任何創新集中或應用廣泛的領域都存在大量的知識產權糾紛。比如,蘋果三星年年打、天天打,只不過是新領域本身更吸引眼球,所以關注更多。”王樨哲說。

      企業應積極應對 避免陷入消耗戰

      至于此次被訴侵權的企業中緣何沒有國內份額最大的科沃斯,李俊慧認為,一方面iRobot在美國對其他國家的掃地機器人品牌或企業發起專利訴訟,是為了鞏固其在美國市場的領先地位;其次,中國也是掃地機器人的重要市場,在中國有布局的iRobot并不希望與中國企業全面開戰;其三,與科沃斯相比,深圳智意、蘇州萊寶、深圳銀星等三家企業專利實力較弱,iRobot的勝訴概率更大。

      因此,李俊慧建議,被訴的國內企業需積極應對,合理利用包括專利無效在內的各種手段。此外,如若確實構成侵權,也可及早談判達成專利許可合作尋求和解。

      “中國企業應從頭做起,把專利的申請、查重等基礎工作做扎實,盡量不要被抓到辮子。另外,在戰略上也要仔細分析目標市場,選擇好切入方式和時機,盡量避免陷入消耗戰。”王樨哲說。(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

      責任編輯:海凡

      最新科技數碼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午夜| 中文字幕日韩亚洲|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久|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人妻第一页|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下载|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乱码| 鲁死你资源站亚洲a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亚洲女子高潮不断爆白浆| 亚洲18在线天美|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亚洲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vr| 中文字幕专区在线亚洲|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三区|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亚洲欧洲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亚洲AV午夜成人影院老师机影院 |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 国产亚洲人成A在线V网站| 日韩亚洲变态另类中文|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