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賣舊手機信息被泄露,誰偷了你的信息?
張寒將舊手機賣給二手手機商后,沒過幾天,多個朋友就收到了以他名義借錢的詐騙短信。他發現,對方使用的稱呼正是自己存在手機通訊錄中的朋友昵稱。而他在賣手機時已經將這些信息刪除干凈。
5月19日,張寒的手機鈴響,一位朋友打來電話告訴張寒,他的手機信息可能被盜了。
這是當天第4個朋友打來類似的電話。自兩天前開始,張寒身邊多個朋友陸續收到以他名義發來的短信,內容大抵是聲稱由于手頭緊張,希望能借錢應急。
“對方留的銀行卡號和姓名都不是我,一看就是詐騙短信。”張寒向記者表示,但讓他驚訝的是,朋友所收到的信息都準確地顯示出對方的姓名。
“對方在短信里用了一個就我們幾個哥們之間才知道的稱呼,這讓我差點相信了。”5月21日,記者聯系上張寒一位被騷擾的朋友,他向記者回憶稱,“后來分析了下,發現對方使用的稱呼,都是他電話本所記錄的名字。”
在朋友的提醒下,張寒意識到信息泄露,很可能在于自己此前出售的手機上。一周前,張寒因為換手機,將之前使用的手機低價賣給了二手商販。但當他再次聯系上二手手機商并提出質疑時,對方斷然否定了他的猜測。
“回收商建議我回憶下操作,看是不是不小心沒把手機信息清理干凈就出手了。”但張寒否定了這一說法,“我清楚地記得,把手機電話簿、照片等信息都刪得干干凈凈,至于支付寶、微信等軟件,更是徹底刪除后才轉手銷售的。”
5月22日,新京報記者以“二手手機信息”、“泄露”為關鍵詞在網上進行搜索發現,不少各地網友在微博、論壇等平臺上發布關于二手手機信息泄露的帖子。除了抱怨信息泄露給自己造成的安全隱患外,有的更將源頭直指二手手機收購商及維修商,認為正是他們“監守自盜”,才導致信息泄露。
“現在二手手機市場規模愈發龐大,讓不少人盯住了其中的利益。”5月22日,曾從事多年手機維修的林飛向記者表示,“不排除有二手商販在回收手機后,通過技術將客戶以為清空的數據進行恢復,進而轉手交易給‘數據商’進行牟利。”
Gartner的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全球市場上僅是翻新手機的交易臺數就增長到1.2億臺,累計規模超過480億美元。調研機構賽諾預估,2017年我國手機市場中C2B(不包括個體回收、用戶私下交易)端回收的手機約為3000萬臺。隨著手機市場規模越來越大,用戶對手機更新換代速度的增快,二手手機市場也隨之擴大。
“和其他領域信息泄露大多為黑客批量竊取不同,二手手機信息泄露主要是人為操作。”林飛稱,個別手機維修商在收到手機時,會通過軟件對手機進行數據恢復,進而獲得機主電話簿、照片等信息。
探因
千條機主信息打包銷售,每條價格1毛錢
網上有收售二手手機、電腦的販子以一毛錢一條的價格打包出售機主信息。記者撥打多個電話證實,被泄露信息的機主不久前丟過或賣過舊手機。
“如果確定長時間持續合作的話,價格可以再談。”5月27日,網友陳東(化名)通過QQ給記者發來消息。陳東所說的“合作”,正是向記者提供包括電話本、照片在內的機主相關隱私信息。
5月26日,新京報記者以“數據信息商”的身份,加入多個二手手機維修交易群,在其中發布多條“求購機主信息”消息后,很快陳東主動聯系上記者。
聊天中陳東很謹慎,反復詢問記者身份,并一再咨詢記者需要信息的用途。當記者借口稱希望獲得精準聯系方式以進行電話促銷時,陳東透露,手中確實有不少用戶電話號碼信息。但這些客戶數據位置并非全部在一個區域,而是分布頗雜。不僅有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用戶數據,也有西安、無錫等城市的用戶信息。
“每條價格1毛錢,購買的話1000條起。”陳東向記者兜售,同時表示信息全部保真,每個號碼都能打通客戶電話。
記者隨后向陳東要求先提供100條電話信息以“驗定真偽”。
很快,對方將一份Excel表格發了過來。在這份資料中,記者發現信息只含有用戶姓名、電話號碼,但同時也存在多個“老婆”、“老公”等昵稱。
記者隨即撥打了名單中10個人的手機號后發現,確如陳東所說,這些號碼主人姓名和其所標注的名稱完全一致。其中一位號碼歸屬地為四川,備注為“老公”的林先生承認,自己妻子確實在幾天前因為手機遺失而更換過新手機。
“她丟失的是一款安卓系統的手機。”林先生向記者表示,“原本以為只是丟了手機,沒想到能泄露電話簿上的號碼。”當記者就手中的電話信息向林先生求證時,林先生確認其中五六個正是自己現實中的朋友。
記者在和另一位機主溝通時,對方同樣表示此前確實曾將舊手機在網上進行轉賣,不清楚為何自己已將手機信息全部清除后,仍會出現信息泄露的情況。
記者發現,陳東的個人信息欄有“收售各款二手手機、電腦”的簽名。
“由于這類信息只是普通電話號碼,不如購房信息、購車信息等客戶意圖指向性明確,因此賣不出高價錢,所以二手手機商也不會刻意四處兜售。”林飛向記者解釋,“只有數據商主動詢問時,才會出面進行合作。”
記者隨后再次聯系上陳東,詢問如果能達成長期性合作,能否隨時提供最新的數據信息。陳東猶豫再三后回復稱“需要看運氣”。當記者追問需要什么“運氣”時,陳東不再回復。
“其實就是他每個月所回收的手機數量,以及能恢復的電話本號碼數量。”林飛說,“畢竟不是隨時都有二手手機流進他的店鋪當中。”
林飛認為,信息是否被泄露,得看回收商背后是否有人收購相應信息。“此前沒有誰會找維修商購買數據信息,主要是量小。通常一家兩三人經營的二手手機店鋪每月交易量也就五六十臺的樣子。”
責任編輯:鄭梅欽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二手手機泄露隱私是怎么回事?怎么預防 丟手機時要這樣操作2018-05-29
- 最新科技數碼 頻道推薦
-
Uber司機性侵是怎么回事 Uber卷入官司對IPO有2019-04-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