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福建省分行創新推出“漁排養殖貸”,破解養殖戶融資難題。
工行福建省分行成功為恒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發行金額10億元的境內人民幣短期融資券(熊貓債)。
工行福州閩都支行智慧網點大廳里,科技感十足的互動電子屏令人耳目一新。
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與工行福建省分行簽署金融服務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
初心引領方向,使命呼喚擔當。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關鍵之期,尤需凝聚發展合力。近年來,工行福建省分行以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為抓手,聚焦防疫抗疫和金融服務工作,扛起金融保障重任,護航實體經濟發展,全面助力鄉村振興,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加快新時代新福建建設貢獻工行力量,展現工行擔當。
強“根”鑄“魂”
苦練內功增實力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做好新形勢下金融工作,必須不斷加強和完善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切實把黨建成效轉化為治企有方、興企有為的成果。
近年來,工行福建省分行深入貫徹落實總行黨委“48字”工作思路,堅持把講政治貫穿于黨的建設各方面和改革發展全過程,自覺在大局中找方位、謀發展、抓落實,不斷提升駕馭復雜局面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一些先進做法受到《人民日報》點贊。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該行奮戰在防疫抗疫和金融服務的主戰場,既群策群力、聯防聯控、自始至終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實現“零疫情”,又堅決扛起金融保障重任,全面助力“六穩”“六保”,有力推動貸款增量創歷史新高,勇當金融抗疫的領頭羊、排頭兵。
今年以來,工行福建省分行將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高標準高質量推進。該行緊緊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要求,迅速行動、精心部署,通過黨委中心組“率先學”、各級黨組織“覆蓋學”、結合工作實際“深入學”,學習氛圍空前濃厚,效果更加明顯。
學,貴在入腦入心。工行福建省分行將黨史學習教育與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結合起來,不僅制訂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方案,舉辦2021年基層黨支部書記黨校培訓班,還依托分行黨校、借助工銀大學平臺,開展形式鮮活、持續長效、獨具特色的黨史專題學習教育,通過“每天輕閱讀”“每周一微課”“每月一講座”等學習機制,不斷創新學習內容、學習形式和學習方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習積極性,該行在發動全體員工認真學習黨史和黨建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多次組織線上知識競賽,并評選“學習達人”“學習標兵”,以賽促思,以賽促訓,競賽活動累計參與人次近3萬。領導干部們帶頭掀起學黨史的熱潮,談感悟、開黨課、講述紅色金融故事,推動全體黨員干部從黨史中不斷汲取精神力量,做紅色金融的弘揚者和踐行者。
在這次黨史學習教育中,各地市工行紛紛結合自身職責,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例如,工行福建省分行持續加強“工行驛站”建設,面向公眾提供多項基礎惠民服務及設施;泉州工行組織志愿者深入社區開展專場宣傳活動,為老年人群體普及防范電信詐騙等金融知識;三明工行全力支持生態產業金融改革,助力建設旅游城市;工行福州閩都支行稅務云廳將辦稅場所延伸到銀行,通過智能云自助辦稅設備,就能辦理涉稅文書開具、發票代開領取、個人醫社保繳納及稅務申報等業務,還嵌入了“稅務貸”和對公開戶在線預約功能,提供跨行業領域的一站式服務……這些活動聚焦不同領域,大到一個地區的發展,小到個人權益的保護,充分展現了新時代工行人的良好風貌。
初心映照
金融活水潤實體
實體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實體的血脈,二者互惠互利、共生共榮,服務好實體經濟是金融機構義不容辭的責任和行穩致遠的保障。今年4月,中國工商銀行與福建省人民政府在福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積極為福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全面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作為國有大行,工行福建省分行始終堅持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工總行各項決策部署,集中力量、集聚資源,打好政策“組合拳”,打通“最后一公里”,充分發揮好支持實體經濟的大行引領作用和“頭雁”效應,持續為實體經濟注入“金融活水”。近日,在省金融辦等四部門通報的2020年度銀行機構服務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發展激勵評價中,該行榮獲第一名。
福建某科技有限公司己內酰胺工程項目擬投資建設年產30萬噸己內酰胺,擬通過組建銀團方式籌集資金。該項目的啟動,是福建省實體經濟深耕高科技領域的重大動作。工行福建省分行精心組織、用心服務,取得了本項目銀團主牽頭行資格,并在三周內就完成對該筆項目貸款的評審工作。該項目的啟動,對于助推福建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集聚,實現全產業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為該行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進入新時代,以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為主的“新基建”,成為爭創新發展優勢的“主戰場”。工行福建省分行緊跟福建省政府發展電子信息和數據經濟產業的戰略方向,積極支持數字新基建領域優質企業和重要項目。為了更精準服務數字經濟客戶,該行與省發改委、數字辦等各部門建立信息溝通機制,并結合福建省政府發布的5G、互聯網等方面的重點企業及項目,全面梳理重點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探索推出適用的融資產品,及時改變以抵押為基礎的傳統融資模式,大力發展表外融資,滿足企業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至2021年5月末,該行累計為數字新基建客戶發放貸款24.02億元。
服務實體經濟,不僅要創新手段,滿足多種多樣的金融需求,更要兼顧社會效益,為產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助力。近年來,該行通過財務顧問、債券承銷、項目貸款、租賃+保理、理財投資、產業基金等多種方式,對綠色制造業、科技產業進行全產品、全方位支持。將企業技術、環保、能耗等指標嵌入客戶及項目選擇標準,前瞻引導制造業和科技產業投融資結構綠色調整。同時堅守環保底線,將環境與社會風險及氣候風險評估要求嵌入投融資審批和管理的各個環節,確保經濟效果和社會效果雙贏。
對于廣大制造業企業而言,技術改造、設備更新常常導致大量融資需求。針對這一現狀,該行創造性推出制造業企業技術提升支持貸款,解了大量企業的燃眉之急??苿撈髽I是實體經濟的未來,但一些初創的科創企業又常常會遭遇現金流不穩定、輕資產、盈利能力弱等問題。為此,該行根據科創企業研發成果適度調整準入門檻,量身打造科創企業評級和授信模型,為弱小的科創企業提供堅實依靠。
為了確保精準投放,工行福建省分行還專門設置專項信貸規模,加大對中長期貸款、先進制造業、科技創新重大項目、技術提升支持貸款等支持力度,提供資金價格優惠為企業讓利,把支持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納入考核體系。至2021年5月末,該行投向制造業的貸款余額683.34億元,較年初增加56.31億元,其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加31.08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280.22億元,較年初增加81.09億元。
創新服務
鄉村振興增活力
2021年5月31日,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與工行福建省分行在福州簽署金融服務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合作協議,“十四五”期間,工行福建省分行將為全省鄉村振興提供總額3000億元人民幣的意向性投融資支持,同時持續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以及鄉村振興重點項目等多個領域的信貸投放力度,以優質的金融產品、金融科技、金融服務,為全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注入工行力量。
金融服務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的簽訂,是工行福建省分行大力支持福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開創政銀合作新局面,積極融入地方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行始終把助力鄉村振興作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職責,在創新服務上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突破。
福安葡萄業的發展壯大,有創新金融服務的一份功勞。福安葡萄皮薄肉厚,汁水豐盈,是廣受市場歡迎的水果。但種植葡萄不僅前期要投入大量成本,整個生產周期也需不斷投入資金。而葡萄收益主要在六七月,且通常以月度結算方式收購,因此需要種植戶墊付較多資金。針對這一現狀,2021年2月,工行福建省分行專門推出了“葡萄惠農貸”,目前已累計發放“葡萄貸”超500萬元,有效破解了寧德地區葡萄種植產業發展的資金難題。
福建是特色農業大省,類似“葡萄貸”等金融需求較大。正因此,工行福建省分行近年來不斷加大普惠金融業務創新力度,結合不同區域情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相繼推出“海參貸”“漁排養殖貸”“大黃魚貸”“陶瓷貸”等具有區域特色的普惠涉農信貸產品,有力推動了農村富民產業發展壯大。
特色普惠涉農信貸產品也是工行福建省分行依托大數據等金融科技積極服務鄉村振興的體現。武夷山天心巖茶農林先生就是受益者之一。2020年初以來,受疫情影響,融資難、融資貴成為茶農、茶企面臨的一大難題。工行福建省分行工作人員通過走訪武夷山天心村委和武夷山茶業同業公會,在深入了解天心村茶企的生產經營、納稅、誠信、融資等情況后,快速推出了面向武夷山茶農、茶企的線上普惠金融服務產品——“巖茶貸”。“巖茶貸”不僅額度高、利率優惠,而且無需抵押、還款便捷。“‘巖茶貸’真正為我們解決了資金難題,我們有信心把茶產業做得更好。”林先生高興地說。
據了解,工行福建省分行還創新推出“農e貸”等線上金融產品,有效提升了業務辦理效率,滿足了廣大農戶及涉農企業“短、頻、快、急”的資金需求。至5月末,工行福建省分行涉農貸款余額1112.86億元,較年初增長98.07億元。(楊希)
- 最新黨建資訊 頻道推薦
-
中國工商銀行福建省分行秉初心金融為民擔使命2021-07-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