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城鎮化不斷提高,新市民的獲得感持續增強。剛剛黃惠玲行長也提到建行針對新市民創新服務。想請您具體介紹貴行在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務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回答:新市民是城鎮化建設的主力軍和生力軍。在福建,新市民約有1250萬人,一直是我行關注的服務對象。聚焦新市民融入城市的需求,我行從安居樂業入手,幫助新市民“融得入”“留得下”。
一是以“住房租賃”助力新市民安居。我行持續發揮“房”字號的優勢,在做好個人信貸、房改金融等傳統服務的基礎上,探索實踐住房租賃戰略,為新市民提供建行特色、市場領先的住房金融服務。我行創新了“公司住房租賃貸款”,支持盤活社會閑置房源,目前已發放36.3億元,支持41個項目、建設保租房超過2.7萬套。同時,建行在福建設立住房租賃子公司,打造一批CCB建融家園長租公寓,豐富優質租賃房源。
二是以“普惠金融”支持新市民樂業。我行運用互聯網思維,加大金融創新。一方面,加大扶持對新市民就業貢獻較多的市場主體;另一方面,支持解決新市民創業中,遇到的“信息不對稱、缺少抵押物”等融資障礙。今年,我行啟動了“惠市•惠企”專項行動,推出了“小微快貸(個人經營版)”六大專屬產品,已累計為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解決資金需求超過1000億元。這其中,既有廣泛吸納新市民就業的企業,也有走上創業之路的新市民。
三是以“金融科技”便利新市民生活。部分新市民工作流動性比較大,我行創新建融家園企租平臺,支持公租房、公積金業務“網上辦”、“掌上辦”。聚焦政務和公共服務重點場景,協助建設政務支付體系,在建行智慧柜員機上,率先提供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助力新市民辦事“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
四是以“共建共享”延伸新市民服務。在金融服務之外,我行開放建行網點資源,與超過80家單位合作,豐富“勞動者港灣”服務功能,對外免費提供休息、喝水、熱飯、手機充電等便民服務,已服務超過900萬人次,這其中有不少是新市民。我行還走進新市民居住較集中的社區、就業較集中的園區企業,開展“金智惠民”活動,送金融知識上門,助力新市民提升金融素養。
新市民是城市建設的生力軍,建設銀行是服務新市民的金融主力軍。我行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新金融理念,持續助力新市民落腳扎根,安居樂業,共享美好生活。
- 最新監管動態 頻道推薦
-
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答記者問:幫助新市民“融2022-09-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