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非法集資、網絡傳銷等涉眾型犯罪高發頻發,新增風險陸續顯現,一些標榜“高額回報、快速致富”等養老領域投資項目的騙局讓不少老年人辛苦積攢的養老金血本無歸。
據了解,自2017年以來,養老理財、養老產品銷售、網絡借貸、投資理財等領域已成為非法集資“重災區”,非法集資活動涉及內容廣,表現形式多樣,在嚴重損害廣大群眾利益的同時,破壞金融市場秩序,對國家金融安全造成了一定威脅。
不少涉嫌非法集資的養老機構只在相關部門登記取得了營業執照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并未在民政部門辦理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證,屬于無證經營,按規定“不得以任何名義收取費用、收住老人”。但這類機構卻以“預定養老床位”名義,多年來收取會員數額不等的入住預訂金,并承諾高額回報、享受優先優惠入住,涉嫌開展非法集資活動。
目前頻頻“爆雷”的養老領域涉嫌非法集資,有以下幾種“套路”:
1、以提供“養老服務”名義吸收資金。明顯超過床位供給能力招攬會員,或者承諾還本付息,以辦理“貴賓卡”“會員卡”“預付卡”等名義,向會員收取高額會員費、保證金等;
2、以投資“養老項目”名義吸收資金,打著投資、加盟、入股養生養老基地、老年公寓等項目名義,承諾高額回報,非法吸收公眾資金;
3、以銷售“養老公寓”名義吸收資金;
4、以銷售“老年產品”名義吸收資金。
福建省工商銀行溫馨提示
老年人選擇養老機構入住時,應查看相關證件并按規定簽訂養老服務協議,未在市、縣(市)民政局登記的養老機構,不要入住,更不要投資。
為保障您和家人的財產安全與合法權益,請您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對高息誘餌不動心;不要輕易迷信所謂“官方背景”、“大牌合作”,面對天花亂墜的宣傳應保持理性;對身邊親朋好友“低風險”、“高回報”的反復勸說,要多查多看,謹慎識別,盡量通過銀行、保險機構等正規金融服務渠道查詢、購買正規理財產品。
ps:如發現不法金融活動線索,要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共保一方平安。(稿件來源:工行福建省分行)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