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以“絕美川藏線,八宿是中心”為主題的八宿縣“川藏旅游中心城”推介會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本報記者 吳旭濤 卞軍凱 攝
東南網5月1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卞軍凱 吳旭濤)18日,以“拓展海絲合作、深化兩岸融合、共享發展機遇”為主題的第四屆海絲博覽會暨第二十三屆海交會(簡稱“5·18”)如約而至。今年不僅有14個特色主題展區,而且安排了8場產業合作和經貿交流活動,為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搭建起合作交流平臺,為兩岸融合發展積極開創新局面,讓合作共贏的主旋律更加響亮。
推動復蘇,海絲交流更迫切
巴基斯坦是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合作伙伴。今年是中巴建交70周年。18日,巴基斯坦作為本屆“5·18”主賓國,專門舉辦了貿易與投資推介會。
“巴基斯坦地理位置優越,全國30歲以下人口占總人口近60%,具有人口紅利,還有良好的商業環境。”推介會上,巴基斯坦駐廣州總領事館總領事迪亞爾·汗言辭懇切,“我們非常重視福建和福州,希望你們可以在巴基斯坦的經濟特區投資。”
記者觀察到,誠意滿滿的推介,得到參會嘉賓的熱切回應。在巴基斯坦展館里,青玉石工藝品、黃銅工藝品等特色產品頗受青睞。“我期待著能和巴基斯坦找到合作機會。”來自廣州的參會嘉賓官艷輝說。
疫情之下,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對共同抗擊疫情、推動經濟復蘇有著更加迫切的需求,對“5·18”搭建的合作交流平臺高度重視、滿懷期待。據統計,來自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塞爾維亞、菲律賓等國家使領館以及太平洋島國貿易與投資專員署、南美貿易中心等駐華機構、商協會的代表,組成了77個團組參會,積極尋找合作機遇。
越南的“流連忘返”、印尼的“啪啪通美食大禮包”……在海絲進口商品展區,各個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代表使出渾身解數,引客、招商、談合作。“我們的營養撈面是印尼旅游部官方推薦零食。這次參會,一共準備了1000箱帶到現場,希望能打開銷路。”一位參展商介紹說。
據主辦方介紹,為了滿足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交流愿望,今年“5·18”更加突出作為海絲國際合作平臺的功能,克服疫情帶來的國際貿易障礙,邀請“一帶一路”沿線80個國家和地區的在華企業或代理商帶產品參展。總體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參展規模保持在疫情發生前的最高水平。
雙循環下,產業合作蘊商機
當前,我國正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新形勢下,本屆“5·18”充分發揮經濟協作平臺功能,創新辦好8場高層次交流活動,推動產業合作,為參展商開拓國內國外新商機。
以第十六屆中國(福建)消費品全球采購交易會——綠色食品專場活動為例,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主辦方組織了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30多家境外采購商和70多家境內采購商參加,與56家優質供應商企業展開“零距離”對接,精準搭建起食品行業合作的橋梁。
“這一平臺為馬來西亞和中國業者提供了更多機遇,促進更多商貿往來。”馬來西亞雪蘭莪州高級行政議員、拿督鄧章欽說,2020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但馬來西亞與中國的貿易往來依然保持增長勢頭。去年,馬來西亞國際交流促進會與福建貿促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希望今后能與更多中方企業達成合作,實現共贏。
紡織鞋服是我省優勢產業、傳統產業。為了尋找新商機,今年“5·18”期間,福建省貿促會、香港貿發局、日本總商會、大韓貿易振興公社(KOTRA)廈門韓國貿易館等機構聯合行動,共同主辦了“RCEP新機遇——福建省紡織鞋服產業合作研討會”。“通過線上結合線下的方式,共有118家企業踴躍參會,大家積極探討如何運用RCEP帶來的新機遇,推動福建紡織鞋服企業沖向國際市場。”活動主辦方負責人介紹。
作為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平臺,今年“5·18”在保持“海峽”展區規模與往屆持平的同時,設置了“金馬澎展區”。有關負責人表示,金馬澎三島聯合打造新品牌,充分展示了持續開拓深耕大陸市場的決心,也期待著兩岸商貿、投資等方面的合作邁上新高度。
發力招商,福州培育新動能
“5·18”的前身,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時倡導創辦的福州“國際招商月”。升級為海博會暨海交會活動后,“國際招商月”的精髓始終在傳承。
今年的“5·18”投資促進大會上,30個代表性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達746億元,為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創造更加強勁的新動能。
福州市各縣(市、區)、高新區管委會主動對接參會客商,精準開展多種形式的招商活動,謀劃簽約482個招商項目,加上在“5·18”投資促進大會上集中簽約的30個項目,共簽約引進項目512項,總投資4070.84億元。
參加集中簽約的華閩深冷食品加工及冷鏈物流園項目,由福建華閩深冷食品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選址在福州市馬尾區,總投資3.05億元。據悉,項目將新建超低溫海洋食品加工車間及冷庫等相關配套設施,冷庫總儲量約5萬立方米,年加工、配送水產品約1.3萬噸,形成超低溫海洋食品加工及冷鏈物流園。馬尾區商務局招商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可以填補我省在專業超低溫海洋食品加工行業的空白,既滿足市民的“菜籃子”消費需求,又促進福州市水產品加工產業換擋升級。
招大引強是鮮明特色。在“扶引大龍頭、培育大集群、發展大產業”戰略的帶動下,福州各地緊盯央企、大型國企和國際國內龍頭企業,主動對接洽談,生成央企國企重大產業項目42個,其中30億元以上項目11個,主要集中在新能源、供應鏈及物流、區域(職能)總部、大數據等四個領域,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項目支撐。
“新時代的福州正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政策高地、投資熱土和宜居福地。我們將與各地客商加強溝通對接,達成更多項目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福州市領導說。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