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金融頻道>金融資訊
      分享

      “無抵押貸款、不查征信、快速放款”“內部特殊申請通道、快速提高信用額度”……對于急需資金的借款人來說,這類鋪天蓋地出現在網絡中的廣告看似是解燃眉之急的一根“稻草”,殊不知一旦輕信,就很可能落入消費貸黑產的“詐騙陷阱”。

      今年5月,南京警方抓獲了一個詐騙犯罪團伙,就與網絡貸款息息相關。

      公開信息顯示,該詐騙犯罪團伙披著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的外衣,在網絡上向不特定人群發布辦理網絡貸款的虛假廣告,同時還組織招募、培訓接單業務員,按照前期設定好的腳本與被廣告吸引而來的貸款客戶進行聯系,讓貸款客戶深信公司不僅資質優良,而且有著特殊的快速貸款通道,以此“攬客”。

      而客戶一旦表示希望盡快辦理貸款,該團伙就會要求客戶交納900元定金,再以辦理貸款對接手續、提供資質擔保、加急辦理放款等理由,讓客戶交納1980元、2980元、3980元、4980元不等的服務費。等到交納完上述款項后,公司客服就會指引客戶自行到指定網絡貸款平臺申請貸款,以此營造出“特殊通道”的感覺。然而,交納完數千余元的客戶們卻并沒有成功獲得貸款。

      受害人之一的張先生表示,在交納完定金和服務費后,客服向自己推薦了一家網絡貸款平臺,他隨即去該平臺提交貸款申請,結果卻遭到拒絕。張先生向公司客服反映后,客服卻表示公司只提供貸款對接服務,不能保證下款。

      據悉,該團伙涉案總金額達900萬余元,僅今年以來全國范圍內受害人就有300余名。目前,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30余人,已對其中21名嫌疑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據記者調查中獲悉,自2019年以來,國內各類消費貸相關詐騙案件已相繼破獲,類似于上述詐騙案中的網絡貸款騙術也被列為國家反詐中心的關注案例,然而受害者隊伍的擴張卻遠遠沒有停止。

      網絡貸款詐騙屢禁不止,是消費貸黑灰產滋生瘋長的真實寫照。今天要盤點的,就是消費貸黑灰產的那些詐騙手段。

      常用兩種行騙方式

      所謂消費貸,是對消費者個人貸放的、用于購買消費品或支付各種費用的貸款。消費貸黑灰產為什么能夠“野蠻生長”?

      與上述案件中的張先生一樣,不少網絡貸款詐騙案的受害者往往是個人征信有問題、無法通過銀行等正規渠道貸款,且急需資金周轉的個人。因此,打著“較少的審批流程、較快的放款速度、較低的貸款門檻”旗號的黑灰產團伙就出現了。

      據記者調查,以放貸為名騙取消費者錢財的黑灰產團伙通常采用兩種行騙方式,一種是上文提及的以貸款對接服務為名義,向貸款客戶宣傳并保證能夠通過某些“特殊通道”,與貸款平臺進行對接,從而加快放款速度和提高放款額度,前提是客戶必須先向該公司交納一定金額的定金和服務費。

      另一種行騙方式則是黑灰產團伙直接冒充貸款平臺,具體來說有兩個步驟。第一步,黑灰產團伙會創建一個虛假的貸款APP或網站,這個平臺可以是黑灰產自己冠名,也可以是模仿市面上已有知名借貸平臺的“高仿貨”。之后,黑灰產團伙大量發布當天提現、大額度、低利息、零征信等內容的廣告,再通過偽造銀保監會等官方“紅頭文件”,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后獲取信任。

      第二步,黑灰產團伙就會展開“連環騙”。先是在填寫個人隱私信息后告知借款人需要繳納一筆保證金或保險費,對于那些不能提供個人收入或個人收入等財務信息“不達標”的借款人,則會告知需要交納“包裝費”。接下來,黑灰產團伙放款至借款人電子錢包,然而當借款人發起提現時,系統就會提示“銀行卡號輸入錯誤”并凍結賬戶,這時平臺又會告知借款人需要提交一筆“解凍費”,并表示如果不交解凍費,借款人征信將會受到影響。一系列操作下來,借款人就已經被“連宰三刀”。

      有知情人士表示,部分黑灰產團伙還會在放款環節作假,向借款人謊稱公司已經放款,并向借款人發送一張公司轉賬失敗的截圖,以借款人賬戶存在問題、個人信用存在問題為由再收取一筆“保險費”。

      經過上述一系列操作,部分黑灰產團伙隨即會將借款人拉黑,或是操縱平臺不允許借款人提現,這也意味著借款人在交納了多筆費用之后無法得到貸款。即使提現成功,借款人后續也可能面臨黑灰產團伙的暴力催收等。

      除了交納多筆費用和得不到貸款,借款人還可能面臨的一大風險就是個人信息被非法倒賣。有媒體曾報道,在諸如名為“貸超甲乙合作交流群”等QQ群中,大量現金貸、網貸客戶數據被兜售,一條數據的價格則根據“新舊”程度為0.1元至3元不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搜索關鍵詞后發現,類似名稱的QQ群仍然大量存在,并發展出“1群、2群、3群”等多個群組。

      有業內人士表示,賣料人(數據販賣者)售賣的網貸平臺數據有兩種來源,一是用技術手段爬取網貸平臺系統,竊取放貸數據。二是賣料人與網貸平臺合作,賣料人購買平臺數據后轉賣,而這些出售數據的網貸平臺就有可能是冒充借貸平臺的黑灰產團伙。

      黑灰產套路如何防范?

      近年來,針對消費貸的監管力度在收緊,教育力度在加強。

      在監管方面,銀保監會曾發布《關于防范不法分子冒充監管機關實施網絡詐騙的風險提示》,表示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均無權直接凍結任何單位或個人的銀行賬戶,更不會以任何形式向消費者收取保證金或者認證金等名目的費用,同時也提示消費者應該通過正規渠道辦理貸款,提高風險防范意識。此外,各地警方持續破獲消費貸詐騙案件,將監管落到實處。

      在教育與宣傳方面,目前已推出“國家反詐中心APP”,支持消費者在APP上進行舉報,并開設可疑APP自測、社交賬號核驗、來電預警等功能,并且在APP上實時更新各類貸款詐騙騙局,為有貸款需求的消費者提供反詐服務。

      而作為消費者,我們不可避免地會有貸款需求,那么應當如何去避免落入消費貸黑灰產的陷阱中呢?

      業內人士對記者提醒,首先,消費者在貸款時應當選擇正規渠道,不輕信網絡廣告、短信、電話收到的貸款信息,不下載來歷不明的貸款APP。如果消費者根據自身情況需要選擇網絡貸款,可以先在相關的網站上查詢貸款公司的基礎信息,比如可以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查詢貸款公司是否存在,是否有發放個人貸款的經營范圍等等。

      其次,業內人士表示,正規平臺放款前不會收取任何費用,如有收取“保證金”“手續費”“認證金”等要求,就需要保持警惕。同時,在未核實平臺真假前,不輕易透露身份證號、銀行賬戶等個人信息,以防遭遇信息泄露。最后,要注意保留在借貸過程中相關交易證明與文件,一旦發現被騙,在第一時間提交證據,進行維權。

      新聞延伸

      銀行發力消費貸,強監管下走向何方?

      從近期陸續披露的上市銀行年報來看,消費信貸業務近來異軍突起,服務百姓的同時,成為銀行業務新的增長點。然而,在某些領域肆意叢生的消費信貸也引發了強力監管。在規范發展的前提下,消費信貸業務有望放量增長。

      消費信貸業務受銀行青睞

      悄然之間,個人金融業務目前已經成為銀行業務增長重要驅動力。以中國銀行為例,“2020年個人金融業務已經躍升為中行第一大收入貢獻板塊,個人金融業務的利潤增速達到22%。”中國銀行副行長鄭國雨介紹說。

      其中,消費信貸業務尤其受到銀行熱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促進消費擴大內需是現階段的政策導向;另一方面,也是由消費信貸自身的特點所決定。

      具體來看,個人消費貸款業務具有對象廣泛、風險分散的特點,且個人消費貸款業務的利差水平較高。在對企業貸款利差收窄的背景下,消費貸款業務的相對高利差成為吸引銀行目光的重要因素。

      隨著銀行把戰略重心更多轉向個人金融業務,消費信貸成為轉型過程中的重要突破口。近期發布的《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20)》顯示,在2020年個人金融業務發展中,超七成銀行家認為個人消費貸款業務是首要重點,較2019年比例提升近一成。

      從各銀行2020年度業績發布會上看,消費信貸也可謂高頻詞匯。多家銀行都用“大力發展”“加快發展”“升級提速”等詞匯形容本行2020年消費信貸的發展情況。

      “2020年,建行信用卡貸款新增845億元,個人消費貸款新增750億元。”建設銀行首席風險官靳彥民表示,2021年建行將把握擴大內需和消費升級的機遇,繼續推動信用卡和個人消費貸款的持續發展。

      農業銀行表示,2021年將加大對新型消費領域居民個人信貸的投放。中行則將消費金融列為“十四五”時期重點發展領域之一。中國銀行黨委副書記劉金表示,中行將促進消費金融發展,落實擴大內需戰略,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

      消費信貸發展空間廣闊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全面促進消費”。從金融支持消費來看,發展消費信貸是其中重要一環,有助于提升居民消費能力。

      交通銀行行長劉珺表示,構建新發展格局,擴大內需成為戰略基點,未來民生消費領域需求將持續釋放,為發展普惠金融、消費金融帶來良好機遇。

      消費信貸的蓬勃發展,還有一個新的背景。房地產貸款長期以來被銀行視為“香餑餑”,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在“房住不炒”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等宏觀調控政策作用下,房地產融資趨緊,去年房地產貸款增速8年來首次低于各項貸款增速。特別是2020年末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出臺,更是全面擰緊了房地產融資的“閘門”。

      面對這一變化,商業銀行迫切需要優化信貸結構,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消費信貸順應全面促進消費的政策導向,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中國銀行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預計,“十四五”時期商業銀行住戶消費貸款增速將保持在12%至14%的穩定區間。商業銀行會以公共消費、汽車住房消費、城鄉消費、服務消費等金融服務抓住潛在零售客戶,繼續減費讓利,降低個人消費貸款利率、延長還款期限、創新個人消費金融產品。

      監管完善促消費信貸規范發展

      近年來,商業銀行與互聯網公司的積極合作使得消費貸款滲透率大幅提升,在擴大消費信貸覆蓋面和便利度的同時,也衍生出新的風險。“互聯網平臺提高了金融產品的‘可獲得性’,卻往往忽視‘可負擔性’,金融風險隨之累積。”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說。

      專家認為,部分互聯網平臺向一些資信脆弱人群灌輸“超前消費”“過度消費”等觀念,過分追蹤與收集用戶“數字足跡”,給消費信貸的健康發展帶來陰霾。同時,也存在部分消費貸款被挪用,違規流入樓市、股市,推升相關資產價格的現象。

      為規范發展消費信貸,整治市場亂象,相關監管政策正在加快推出。近期,網絡小額貸款管理辦法、互聯網存款新規、禁止小貸公司向大學生發放互聯網消費貸款……一系列監管舉措陸續出臺,劍指市場亂象,為消費信貸規范發展保駕護航。與此同時,各地監管部門也出手嚴查消費貸流向,確保貸款不被挪用。

      專家認為,隨著監管趨于完善,銀行加快產品創新和投入,打造高效便捷的消費貸款產品體系,消費信貸有望在規范發展的前提下迎來發展機遇期,助力形成更大規模、更高質量的內需市場。 

      最新金融資訊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天馬攜手OPPO Find X8s:以“好屏”定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av日韩av永久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2020亚洲男人天堂精品|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久久|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 亚洲人配人种jizz| 国产色在线|亚洲| 亚洲欧美成人av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一线产区和二线产区对比| 香蕉大伊亚洲人在线观看| 亚洲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欧美激情综合亚洲一二区| 色九月亚洲综合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资在线| 亚洲桃色AV无码|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亚洲一区免费观看|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片在线播放| 亚洲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