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聯社金融助理走進花阜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
武夷山農商行金融助理疫情期間到茶園調研農戶金融需求。
福建農信金融助理深入田間調研農戶信貸需求。
連城聯社“老鄉親”金融服務隊深入鐵皮石斛種植企業了解生產情況和資金需求情況。
廈門農商銀行金融助理深入社區協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詔安聯社金融助理到漁排調研生產經營情況。
實現共同富裕,鄉村振興是必經之路。
作為農村金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主力軍,福建農信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決策部署,積極順應和厘清當前農業農村經濟的金融需求特點和變化趨勢,系統謀劃、精心組織,創新“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模式,以“五福”系列信貸產品為載體,通過金融杠桿撬動沉睡資產,激活農村要素,讓農業產業“旺”起來、讓農村“美”起來、讓農民“富”起來。
撲下身做實農村市場,沉下心服務農業農民。近年來,全省農信系統涉農貸款占比一直保持在70%左右,多項服務鄉村振興指標位居全省銀行業第一,為八閩大地鄉村振興注入“金融活水”,助力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為八閩鄉村描繪豐收的色彩。
支持做“特”產業 助力農業更高質
“感謝信用社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從北京回鄉創業不欠人情就能擁有足夠多的資金,讓我可以帶領家鄉父老鄉親在白茶致富路上越走越好。”前不久,通過福鼎市農村生產要素流轉融資平臺申請并獲得300萬元福鼎市農信聯社“茶企托管貸”后,福鼎市點頭鎮江美村白茶產業帶頭人魏開勉信心滿滿。他將這筆資金投入江美村1400畝高標準生態茶園示范片建設,推廣運用“以蟲治蟲”等生物防治技術,打造有機生態品質白茶。在魏開勉的帶領下,目前江美村生態茶園成效初顯,生態秋茶賣出好價錢,每斤茶青收購價格比其他產區高出2元左右,238戶茶農增收。
“貸”動小茶葉,做成大產業,服務大民生。
福鼎白茶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也是福鼎市鄉村振興支柱產業。福鼎市農信聯社與當地有關部門聯合開發白茶大數據溯源平臺,強化“信息+信用+信貸”聯動,將以往的聽經營主體“說”轉變為聽大數據“說”,打破產業信息不對稱壁壘,并為茶農、茶經紀人、茶企、茶企聯合體量身定制“茶園信息貸”“茶青流水貸”“茶企托管貸”“茶企聯合體貸款”等“福茶·溯源貸”系列產品,促進普惠金融綠色信貸更加精準投放,有效緩解了茶農、茶葉經紀人、茶企等茶業經營主體的融資難題。截至8月末,溯源平臺已精準采集33萬畝茶園信息,福鼎全市已累計發放白茶溯源信息卡超8萬張,核定溯源貼碼白茶3.39萬噸,促成白茶交易額超16.76億元。福鼎市農信聯社“福茶貸”余額14.42億元,1.63萬筆。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多年來,福建農信始終堅持金融產品與農業產業發展相匹配的原則,按照“一產業一信貸”模式,積極對接福建省鄉村特色產業“968”工程、特色現代農業“3212”工程等,助推構建“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發展格局,為特色產業找出路,為農民致富、鄉村振興探新路。目前,全省農信系統發放扶持鄉村十大特色產業貸款近26萬戶,余額389.1億元,比年初增加36.6%,是各項貸款增速的3倍多。
同時,省農信聯社黨委在全省農信系統總結推廣“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模式,充分發揮金融助理駐村工作室和遍布村居的普惠金融便民服務點的優勢,整合益農信息社、供銷社站、專業合作社等基層組織的力量,推動具有相同“涉農基因”的主體完善功能,推動共治共享共融,匯聚更加強大的支持產業發展力量。截至目前,福建農信累計派駐金融助理超6000名,聘任鄉村振興信息員4300多名,覆蓋全省15136個建制村;41家行社與當地益農信息社合作布點648個,24家行社與當地供銷社合作布點126個;發放農業大戶、家庭農場、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近2.4萬戶,金額超62億元。
支持做“美”鄉村 助力農村更宜居
乘坐動車經過泉州站時,透過車窗向外眺望,不遠處的房屋整齊劃一,富有閩南特色的紅磚瓦房綠樹縈繞……與泉州市高鐵站只有一墻之隔的南安市豐州鎮燎原村,已然成為人們眼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018年10月,南安市委市政府進行‘兩高沿線整治’,燎原村正位于整治區域的關鍵位置。南安農商銀行立即與當地政府簽訂合作協議,聯合村委逐戶走訪調研,積極推廣‘福居貸’產品及相關金融配套服務,助力燎原村建設美麗鄉村。”該村的掛職金融助理黃川紅介紹說。經歷了兩年的時間,該村村容大換裝,家家戶戶貼上了光滑的瓷磚,有些院子里還修砌了涼亭、小花園,裸房披“紅裝”,新村生機盎然。燎原村被列入2019年度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及省級“千村試點萬村推進”特色發展型試點村,同時也是該行的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示范村。
從“住有所居”變“住有宜居”,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美好愿望和熱切期盼。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部署要求,助力美麗鄉村建設,福建農信充分依托“政策+產品+客戶”模式,推出“福農·福居貸”,助力推進農房整治、改善人居環境,讓鄉村靚起來、美起來。“福農·福居貸”產品還入選“福建省金融支持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典型經驗做法”。截至8月末,全省農信系統共發放“福農·福居貸”貸款5700多戶,余額達8.1億元。
圍繞我省開展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福建農信還積極助力寫好“鄉村旅游”大文章,既讓宜居的鄉村環境讓更多人共享,又拓展了鄉村群眾創業就業的空間。如武夷山農商行著力依托五夫荷花節、吳屯稻花魚節、嵐谷白鵝節、上梅白筍節、洋莊紅色旅游以及武夷斗茶賽、星村斗茶賽等“一村一品”的特色鄉村民俗節慶活動,加大對“農家樂”信貸產品的營銷力度,助力發展休閑農莊、農家樂、鄉村體驗、水果采摘、休閑觀光等產業,促進農旅、林旅和茶旅的深度融合。
鄉村宜居的重要標準之一,是群眾能否享受到和城區同樣便利的生活服務。對此,福建農信著眼自身的金融屬性,發揮傳統優勢,對接金融科技,研發上線了“福農e貸”“福農快e貸”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產品,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福農e政”銀政直聯平臺等服務載體,讓客戶享受高效、便捷的農村金融服務,打通了金融服務的“最后一米”。
支持做“活”資產
助力農民更富足
“造林綠化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在以前,我們空有大片林場卻無法得到融資,需要錢時只能出售林場。現在有了沙縣農商銀行推出的林權收儲抵押貸款,讓我不僅不用砍樹,還能拿到資金繼續投入到撫育造林中。”三明市沙縣區鳳崗街道西霞村村民老姜說道。
林權收儲抵押貸款是指農戶通過提供林權作為抵押物,并由沙縣森林資源收儲公司作出收儲承諾的情況下,向借款人提供授信的貸款產品。在沙縣農商銀行金融助理的幫助下,老姜成功以自家的百余畝林權作為抵押辦理了林權收儲抵押貸款46萬元。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推進,農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擁有的資產也越來越多,但農民各項資產抵押難、變現難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存在,成為農民致富的“攔路虎”。近年來,福建農信堅持將外部宏觀形勢與內部微觀戰略有機結合,從激活農村要素市場這一關鍵環節切入,包括農民個人信用和“山、海、林、地”等原本沉睡的資源,正逐步轉化為鄉村振興的資金來源。
立足我省山、海資源稟賦,福建農信推出“福農”“福林”“福海”“福商”“福工”等“五福”系列信貸產品,撬動農村沉睡資源,寫好山海特色文章。其中,推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股權質押貸款——“福農·農股貸”,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產權股權融資試點;推出“福林”系列“興林貸”“福茶貸”等貸款產品,支持茶葉、筍竹、花卉苗木等林下經濟發展;結合福建海洋經濟活躍的特點,因地制宜推出“福海”系列“冷鏈物流貸”“漁業養殖貸”“海域貸”“船抵貸”等產品,提升藍色金融供給能力;積極落實“六穩六保”工作部署,推出“福商· 消費貸”,滿足城鄉居民便捷消費需求;貫徹推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有關部署,推出“福工·萬通寶小微貸”,著力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同時,省農信聯社進一步出臺了《福建農信服務農村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金融綜合服務方案》,指導全省農信系統主動融入、積極助推農村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促進農村要素自主有序流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發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將金融服務融入百姓的柴米油鹽,使金融服務更添“煙火氣”。至8月末,福建農信“五福”系列貸款戶數達77萬戶,余額超1300億元。
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福建農信將始終堅守支農支小主責主業,扛起農村金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主力軍使命擔當,做實客戶“基本盤”、做深農村“主陣地”,打造鄉村振興的主流銀行,讓農民的每一次豐收都有農信的身影,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貢獻更大力量。
同心抗疫 共迎豐收——福建農信社、農商銀行熱烈慶祝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 最新金融資訊 頻道推薦
-
平安產險莆田中心支公司:助力共同抗疫 平安2021-09-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