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樁28億元的貸款擔保案引發熱議。濟民可信集團意外發現,下屬兩家子公司(無錫濟煜山禾藥業、南京恒生制藥有限公司)存入渤海銀行南京分行的28億元存款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遭到質押,并為第三方公司華業石化提供融資擔保。
第三方企業28億元存款遭質押擔保,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8月19日,濟民可信集團獲知有人正在銀行柜臺冒充集團人員辦理存款質押手續,財務人員第一時間致電渤海銀行南京分行并要求立刻報警。
8月21日晚,渤海銀行南京分行營業部總經理胡兆鋒、助理管鵬程與濟民可信集團進行交涉,并介紹有兩位隨行人員是該筆貸款方華業石化的負責人。根據濟民可信集團曝光的多段錄音,該筆質押業務并未獲得存款方同意,“沒有和存款企業交流過這件事”,華業石化與存款方也不存在任何往來。
錄音材料中,一段標注為華業石化資金部總監的女士表示,企業與合作關系良好的銀行會開展一些合作,“我們做貸款,他們做存款,也是給銀行沖量”,該筆存款質押擔保業務也是由銀行提出。
另一段發言人標注為管鵬程的錄音中,其提出希望能夠允許銀行繼續用山禾藥業5億元存款,為華業石化從渤海銀行貸款提供存單質押。“一旦25號他續不上,您這邊不給他做,還不了了,逾期,我們銀行代付,第一時間就會拿你們存單,你那邊報警,好,那整個存單28億全部凍結,你存單也拿不走,錢也拿不走。”
8月25日,因華業石化未能在還款日償還貸款,渤海銀行南京分行將恒生制藥4.5億元存款強行劃扣。
9月3日,濟民可信集團在多次交涉無果后,向無錫警方報警,希望查明事實真相。
根據濟民可信集團描述,2021年3月,無錫方盛會計師事務所對該集團子公司山禾藥業進行例行調查時,向渤海銀行發出詢證函,在函中“山禾藥業在渤海銀行的7筆存款共計10.1億不存在凍結、擔保或其他使用限制”的內容項下,該行曾回復:“經本行核對,所函證項目與本行記載信息相符。”但濟民可信集團稱,渤海銀行已告知該集團,在回復前述詢證函前,該集團子公司的存款已經遭質押。
10月24日,輿論發酵后,渤海銀行發布聲明稱,在與相關企業日常業務辦理過程中,該分行發現企業間異常行為,已向公安機關報案,依法尋求司法解決。“我們鄭重承諾,將一如既往堅決維護客戶合法權益,保障客戶資金安全,維護金融秩序穩定。”
10月25日晚,渤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再發公告,并強調該行日常經營一切正常。
28億存款能否安然無恙?事件走向如何?
工商信息顯示,華業石化成立于2019年3月1日,注冊資本5億元,法定代表人王軍,經營范圍包括危險化學品經營;石油制品、燃料油、潤滑油的銷售等。
企查查顯示,華業石化是江蘇華之業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穿透股權后,華之業能源由北京華昌置業有限公司100%持股,100%持股華昌置業的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
但中石油官網曾在9月26日發布《關于北京華昌置業有限公司未設立下屬企業的聲明》,聲明指出:“公司發現不法分子冒用北京華昌置業有限公司的名義虛假注冊了江蘇華之業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山東國油華錦石油科技有限公司和國化實業集團(河南)有限公司。”
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央視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按照正常的制度和流程,是不可能出現第三方企業存款未經同意用以辦理其他企業的銀行承兌匯票質押的,這個是不可能做得到的。”董希淼介紹,辦理存單質押的程序非常復雜,涉及如此大金額的質押,第三方企業要經過董事會審議通過,再經過股東大會決議同意才可以進行。
“現在基本上是濟民可信兩家藥企單方面的說法,如果它的這些說法全部真實的話,這無疑是一件內外勾結性質非常惡劣的違法違紀案件。”董希淼推測:“很可能是渤海銀行南京分行營業部與華業石化內外勾結,跳過了它的內部控制程序,可能偽造了印章、簽字,甚至是偽造了質押合同來辦理相關的業務。”
有評論曾質疑即使是虛假質押,濟民可信集團也很難追回已經被強行劃扣的存款。對此,董希淼強調:“如果銀行的確未經兩家藥企同意辦理質押,那么這個質押本身就是完全無效的,對此采取的相應扣劃的行為也是違法的。只要濟民可信及兩家子公司沒有同意用自己的存款為華業石化票據融資辦理質押業務,那么它的存款就應該是安全的,自由支取也應該得到完全的保護。”
目前,事實真相仍不明晰,董希淼表示:“背后如果有其他因素,那么要以公安機關最后調查的結果為準,現在還不能下完全的結論。”
- 最新金融資訊 頻道推薦
-
儲戶28億存款疑被渤海銀行挪用2021-10-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