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三明分行客戶經理走訪當地食用菌個體工商戶,了解貸后需求。
在莆田平海灣,建行支持的海上“大風車”正在不停運轉,用綠色能源點亮萬家燈火
政務服務進網點,福州巿民在建行網點打印養老繳費明細
閩山閩水物華新!新時代的十年,福建沿著“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新福建宏偉藍圖,奏響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的時代最強音,經濟實力持續增強,發展動力更加強勁。
站在歷史交匯點回首過往,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與新福建建設同頻共振,成為八閩經濟發展的助力者、綠色生態的護航者、民生幸福的守望者。
累計為客戶解決資金需求超過4萬億元;累計投放基建貸款、制造業貸款超過9900億元;“要住房到建行”品牌累計幫助158萬個家庭實現了安居夢;創新“個人快貸”“龍卡分期”各類消費金融產品累計投放2500億元……十年間,建行福建省分行正以新金融實踐與4000多萬福建人民共繪新福建絢麗畫卷。
創新發展 支持實體更有力度
走進順源智能化粗細絡聯生產車間,在“智能大腦”操控下,數十排機器高速運轉,潔白紗線經由自動化軌道、機械手、絡筒機,“變身”圓鼓鼓的紗產品……從制造到智造,順源紡織轉型盡顯“高新范”。
作為首家提供融資支持的銀行,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先后為順源項目一期、二期提供融資支持超過4億元。
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做大做強做優制造業作為長期堅持的工作重點。
近年來,著眼于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布局和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福建既打好“創新”牌,引導企業加大創新投入,推動工藝、設備、產品向“新”改造;又打好“融合”牌,加速制造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
在這一過程中,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當好“金融主力軍”,持續不斷地為福建實體經濟注入活力。從持續“加碼”錦江科技項目籌建,到為京東方、萬華化學福建產業園MDI項目等省重點項目提供信貸支持,再到助力百宏化纖、九牧廚衛等一大批傳統重點企業轉型發展……在建行金融持久守護下,福建企業轉型升級蹄疾步穩。
“只要三分鐘,網上就能申請到貸款,實在是太方便了。”在福州軟件園,福建科萊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郭惠忠指著手機上“惠懂你”APP的“小微快貸”額度,熟練地邊點邊說道。
民營企業是實體經濟的主力軍,是福建發展的活力與特色所在。但民營企業,尤其是民營中小企業,通常又被認為是經濟體系中“較弱”的一環。近年來,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細化服務,打造普惠金融服務新模式,助力民營經濟創新發展,與中小企業共成長—
2014年8月,與稅務部門合作,推出全國首筆“稅易貸”,打開了“誠信即可貸”的融資新模式;
2018年5月,普惠金融戰略啟動,“大數據”小微快貸產品“因企制宜”,密集數字普惠服務網;
2018年10月,專項推出30條舉措,支持福建省民營經濟發展;
2020年10月,與福建省工商聯共建民營經濟數字化服務機制;
2022年5月,發布“惠市·惠企”普惠個人經營性系列產品,讓小微更“融”易;
……
數據顯示,自2018年實施普惠金融戰略以來,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民營企業貸款余額突破1300億元;服務小微及個體工商戶戶數翻了兩番,普惠貸款投放超3300億元,“惠懂你”APP已為近7萬家在閩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融資服務。
“近年來,公司加快海外市場拓展,推進境內外貿易一體化,建行總是第一時間提醒匯率波動,推薦遠期結售匯、掉期等衍生產品,提供境外低成本資金。”賽得利(福建)纖維有限公司負責人說,在特殊時期,建行還提供了“紓困貸”,保障企業穩定生產。
當前,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疊加疫情沖擊,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通過推出“供應鏈金融”“智慧快貸”等更貼近市場主體需求的融資產品,推廣隨借隨還線上自助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無還本續貸等服務,提供了“紓困貸”等舉措,打出穩增長“組合拳”,今年以來已累計為客戶解決資金需求超5200億元,為市場實體減費讓利超14億元。
科技創新是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也是實體經濟煥發生機動力之源。但創新往往意味著巨額資金投入,離不開科創金融助力。
福建麥特新鋁業科技公司擁有全國首條鋁合金熔煉示范生產線,需要投入大筆資金擴大產能。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運用“科技企業創新能力評價體系”,以知識產權和高新技術“增信”,提供科技創業貸,為企業解決了智能化升級的資金難題。
從創新“科技創業貸”“善新貸”“科技貸”等科創企業專屬融資,助力“知產”變“資產”;到聯合省科技廳、省知識產權局,推出“MOST”中小微科技企業專屬服務方案和“知信融合”知創金融生態建設方案;再到設立“創業者港灣”,送教入企,支持閩商創新創業……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以“硬核”的科創金融,為創新者喝彩、為科創者“撐腰”。
在包括建行福建省分行在內的金融活水滴灌下,福建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新興產業“新芽成大樹”,實體經濟展現強大韌勁、強勁動力。2012年到2021年,福建的全部工業增加值從8711億元增加到17788億元,年均增長8.7%;工業總量從全國第11位躍升至全國第6位。
綠色發展 “碳”路八閩更有深度
坐船從福州興化灣碼頭出海,放眼望去,碧海間,數十座巨大風電機組如同“定海神針”,巨大的風葉將呼嘯而過的海風轉化為電能。
這些“大國重器”都產自興化灣畔的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如今,這里已成為海上風電整機、發電機、結構件、葉片等全產業鏈聚集之地,吸引了金風科技、LM葉片、東方電氣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年產值突破百億元大關。
作為項目的“金融合伙人”,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以信貸、結算、投顧等綜合服務激活產業園生態。
“雙碳”背景下,“海上風電”駛入高潛力賽道。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緊貼福建規模化集中連片海上風電開發“脈搏”,依托傳統信貸、債券理財等多樣化融資,保障福州、寧德、莆田、平潭等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同時,強化與三峽集團、福能集團等頭部合作,深度參與海上風電產業鏈布局,助力福建加快建設海上風電世界級產業集群。
如今,沿著福建漫長蜿蜒的海岸線,從強化母子聯動,助力福清海壇海峽海上風電、永泰抽水蓄能電站、泉港區國電投光伏發電項目等能源煥“新”;到緊貼項目需求,主動對接中建海峽綠色建筑科技產業園、詔安西潭光伏農業產業園等綠色園區發展;再到依托信貸、供應鏈等綜合融資,支持三棵樹涂料公司等企業綠色轉型升級……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以綜合融資、綠色通道、足額規模、優惠利率等多維服務,廣引綠色金融活水,滴灌“綠色產業之花”。
綠色,是福建經濟社會發展最亮的底色!“雙碳”時代,如何將保持多年的生態高位勢能,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強勁動能?
錨定傳統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集群化,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以金融力量“碳”路八閩,賦能福建打造綠色新增長極。
走進甕福紫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只見磷石膏渣沿著循環之路“華麗變身”,成為建筑原材料和農作物肥料。甕福紫金“磷石膏循環利用”項目需要充沛的資金,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第一時間制定方案,成立跨部門、層級的項目柔性團隊,為項目定制專項綠色信貸,配套結算、理財等“融資+融智”綜合化服務,助力項目順利投產。
如今,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柔性團隊+破壁服務”的綠色快車已走進循環化利用、無害化處置、“智改數造”減量化等各個領域—
為福州紅廟嶺森林式循環經濟生態園區提供綠色信貸、綠色供應鏈等服務套餐;以綠色信貸、金融科技等創新服務助力福建三鋼等傳統企業智能升級、綠色崛起;通過專屬理財、造價咨詢等產品參與服務福州晉安東區水系綜合治理項目等生態項目……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書寫“無廢實踐”,當好綠色家園的護航人。
“雙碳”背景下,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一系列與“碳”相關的金融創新正在八閩開花結果—
在福州,聯合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組委會,推出全國首個“全民參與+數字人民幣+碳中和”展會活動,邀請用戶和參展商自測碳賬單,數幣購碳匯;在泉州,聯動建信理財投資全國首單公交類碳中和中期票據,助力當地綠色出行;在三明,為福建金森林業有限公司發放系統首筆林業碳匯收益權質押貸款;在南平,開展“參與‘一元碳匯’,贏取‘建行生活’消費券”公益活動,助林農增收……“碳”路八閩,成效顯著!
與此同時,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還將綠色信貸作為信貸投放的“紅線”,通過政企信用評價聯動,實行差異化授信,對綠色、低碳和循環經濟的誠信企業做“加法”,對高能耗、環評不達標的企業做“減法”,為發展守住綠水青山的信貸防線。“十四五”以來,已累計開展3批次評價,完成159個客戶的環境信用評價。
在守綠護綠的同時,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還在生態旅游、文化傳承、非遺經濟等領域加力加新,以新金融實踐激活文旅共赴“詩和遠方”,助力“美麗風景”成就“美麗經濟”。
從依托建行生活,協同政府發放消費券、共建便民商圈,為文旅經濟增效引流;到發揮數字人民幣普惠化優勢,推出“福文化”主題硬件錢包;從結合龍卡信用卡優惠權益,適配龍卡優惠自駕游、避暑云出游贏刷卡金等專屬福利;到用好“小微快貸+惠懂你APP”黃金搭檔,為文旅行業客群提供融資助力……金融加溫,文旅經濟加速回暖。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十四五”期間,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將繼續答好綠色答卷,助力美麗福建向綠而強!
協調發展 服務民生更有溫度
8月29日,福州地鐵6號線正式載客“開跑”,這條全長31.3公里、共設16座車站的軌道交通“大動脈”,將福州市區至濱海新城的路程縮短至約42分鐘,福州地鐵正式開啟“四線時代”。
基礎設施建設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彌合區域差異,促進和諧發展的重要載體。在助力福建打造“三縱六橫兩聯”綜合立體交通網的發展過程中,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發揮基礎建設領域傳統優勢,豐富融資工具、開通綠色通道、給予優惠政策,支持福建基礎設施建設高質量推進。
截至2022年9月末,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基建貸款余額超1000億元,十年累計投放基礎設施領域貸款超2300億元。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建堅持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讓發展實績更有溫度,讓惠民答卷更有厚度。
從推進住房租賃戰略,盤活閑置房源,打造“建融家園”;到適配龍卡專屬福利,創新“建行生活”屬地化經營,點燃八閩煙火氣;再到持續推進政務服務進網點、勞動者港灣文明共建……
十年間,建行福建省分行堅持服務為民的初心和使命,持續提供有溫度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將新金融理念轉換為八閩百姓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住房是民生之要,房子的一磚一瓦,筑起百姓溫暖的家,搭起奔向幸福生活的夢想。十年來,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依托住房金融服務優勢,創新金融產品,優化房貸服務,累計提供超6693億元個人住房貸款,幫助158萬戶福建居民實現了安居夢。
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的同時,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還大力推進住房租賃戰略,破題新市民群體融入城市的住房痛點。
“環境好,交通方便,價格實惠,還有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一起作伴。”從江西來福州上大學的小李,畢業后選擇了留榕,入住“CCB建融家園”讓他體驗到了家的感覺。
位于倉山區霞湖村的“CCB建融家園·霞胡公寓”租住者中,有不少像小李一樣的新市民。在福州市城鄉建設局的指導下,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支持建信住房福建分公司,通過收購租賃權的方式,并運用智慧物管、智能家居、智慧食堂、智慧商圈、智慧共享等“新藝”,將原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學生公寓改造升級為270間精品公寓,為畢業大學生、進城務工人員等新市民,提供安全舒適、溫馨實惠的“新家”。
從2017年率先推進住房租賃戰略,到與福州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安排不低于300億元資金支持福州住房租賃發展和老舊小區改造;從創新推出“公司住房租賃貸款”,支持籌資租賃住房超過2.6萬套,到支持改造城中村、舊廠房,盤活分散商品房,打造“CCB建融家園”;再到提供建融家園企租平臺,推進公租房、公積金業務“線上辦”……
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依托住房金融服務優勢,滿足新市民合理購房信貸需求的同時,打造“平臺+金融+機構+租賃產品和服務”住房租賃新模式,幫助新市民盡快在城市“落地生根”。
讓“新市民”更好地融入城市是和諧發展的重要因子。如今,“新市民”溫暖之源絕不僅僅是住房。
聚焦新市民生活場景,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開放網點資源,打造“勞動者港灣”,免費提供休息、喝水、熱飯、手機充電等惠民服務;同時與福建省總工會、團省委等80個單位合作,共建“勞動者驛站”“志愿服務驛站”等,開展“最美快遞小哥”評選、公益慰問、金智惠民等活動。據統計,“勞動者港灣”在閩對外開放4年來,已累計服務超過900萬人次,這其中不少是新市民。
針對部分“新市民”工作流動性大的特征,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還推進政務服務進網點,在網點智慧柜員機上線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為“新市民”提供“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的便捷服務。
老區蘇區是福建省基本省情之一。福建始終把老區蘇區振興發展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作為扎根福建發展的金融機構,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始終不忘老區蘇區,始終以新金融力量助推老區蘇區振興。
“原來一下雨,飲用水就變成泥巴水。現在打開水龍頭,水清澈量大,大家喝著放心。”尤溪縣梅仙鎮詹大姐說。水質提升的背后,是尤溪縣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的順利實施。而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為這一工程二期項目首批提供了3500萬元的信貸支持。
不單單是“放心水”!廈沙高速、浦梅鐵路、武夷山機場等交通大動脈的貫通,漳平大西嶺風電場、周寧抽水蓄能電站、漳浦農光互補等能源大家族的“煥新”,無不見證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助力老區蘇區基礎設施體系不斷完善的生動實踐;助力寧德40萬噸銅冶煉基地項目、福建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等產業大項目落地,為三鋼、龍工等老區傳統產業定制“金融套餐”,無不彰顯了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賦能八閩老區產業發展的服務底色……
在這個天清氣朗的金秋,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奮進新征程,建功新金融。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將踔厲奮發、善建躬行,深化新金融行動,服務新福建建設,以高質量高效能的金融供給,與福建人民一起跨越萬水千山,共同見證閩山閩水物華新的絢麗畫卷!
- 最新金融資訊 頻道推薦
-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訪二十大2022-10-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