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發展銀發經濟,推動公共設施適老化改造,開發適老化技術和產品。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老年人的消費結構發生變化,消費需求不斷增長,銀發經濟市場空間廣闊。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發展銀發經濟,推動公共設施適老化改造,開發適老化技術和產品。
據測算,預計“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占比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占比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大力發展銀發經濟,不僅可以滿足老年人需求、增進老年人福祉,而且可以成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動力。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老年人的消費結構發生變化,消費需求不斷增長,銀發經濟市場空間廣闊。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身其中,加快布局相關產業,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有力推動老年人生活品質不斷提高。
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企業盲目跟風,產品質量不高、服務特色欠缺、不能充分滿足消費者需求等問題逐漸顯現。針對老年人口基數不斷增長、需求日益多元化的現狀,企業還需有的放矢、開拓思路,用心研究、持續創新產品和服務,充分利用多種資源提升老年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老年群體消費正從“衣、食、住、用、行”等傳統消費逐漸向醫療保健、康復護理、旅游休閑等服務消費拓展。根據消費趨勢,企業應有針對性地創新研究適老化產品和服務,在細分領域持續發力,打造核心競爭優勢。
企業應持續苦練內功,在充分了解老年消費需求與痛點的基礎上,加大研發力度,開發適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化、輔助性以及康復治療等方面的產品,著力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注重產品和服務的功能性與實用性。
在豐富產品品種、提升產品品質、創建產品品牌的同時,企業還應深化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術與老年用品產業融合發展,建立為老年人服務的專柜和體驗店,并創新線上線下融合模式,提供更加專業、便利、貼心的服務,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消費需求。
企業還可以充分利用扶持政策更好地發展養老服務。各地政府出臺了不少養老服務用地用房支持政策,吸引并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比如,近日印發的《陜西省“十四五”養老服務體系專項規劃》提出,在不改變規劃條件的前提下,允許盤活利用城鎮現有空閑商業用房、廠房、校舍、辦公用房、培訓設施及其他設施提供養老服務。企業用好扶持政策,既有助于減輕自身的經濟壓力和經營風險,也有助于與公共資源形成深度捆綁,增加養老服務覆蓋面,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銀發經濟蘊含著無限潛力,企業需不斷挖掘市場空間,針對不同年齡、不同地域、不同消費能力和偏好的老年人群體,生產和提供差異化、個性化、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不斷豐富適老產品和服務供給,助力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責任編輯:林華黎
- 最新金融資訊 頻道推薦
-
“新金融”書寫“山海情”—建行福建省分行服2023-01-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