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于防范常規商品銷售異化為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指出部分黃金珠寶店、茶葉店通過售后回租、售后代管等方式開展經營活動,承諾固定收益或以約定的價格進行回購,背后隱藏較大風險隱患。
據悉,“理財化”商品銷售行為(即將正常的交易行為異化為投資理財行為)往往承諾售后回購或售后返利等,假意迎合社會公眾對個人資產保值增值的理財需求;不交付實物或交付實物但承諾回購;宣揚有擔保、低風險、高回報,承諾保本托底,有的甚至是通過“托”營造出投資有回報的假象。
廣大群眾應高度警惕該類經營行為背后的風險,增強防范意識和風險識別能力,主動學習掌握必要的法律法規和金融常識,既要謹防上當受騙、落入非法集資陷阱,也需明白風險責任買者自負的道理。面對手段和方式多樣的非法集資,一定不要心存僥幸,要時刻牢記“宣揚‘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詐騙,參與非法集資風險自擔”,自覺遠離非法集資,切實保護好個人財產安全。(傅心婕)
- 最新金融資訊 頻道推薦
-
榮獲服務福建經濟五星銀行機構 興業銀行勇當2024-01-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