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服務的廣泛應用,正在深刻、持續地改變公眾的生活消費方式。在鼓勵多元化支付方式發展的同時,維護人民幣流通秩序,保障公眾現金使用需求,尤其是老年人等弱勢群體的支付選擇權益,是我們長期面臨的重大課題。
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20〕第18號指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現金。人民銀行采取多項措施規范現金管理,保障公眾合理、安全、順暢使用現金。
目前存在哪些不愿意收取現金現象?
一、部分醫療、出行、水電煤氣等基本公共服務,以及普通生活消費等領域由原本“面對面”線下場景逐步變為線上辦理,有的甚至取消了現場服務;
二、“非接觸式”等新消費模式很多沒有考慮現金收付需求,造成部分群體特別是老年人消費及支付障礙;
三、一些商家熱衷于引導顧客安裝APP、關注小程序,容易產生歧視、排斥現金情況
對于現金收付和服務主體,第18號公告提出了哪些要求?
圍繞公眾各類日常生活場景的消費需要,區分不同場景和消費模式,堅持分類管理與普遍適用的原則。
一、涉眾面廣、社會影響大的公共機構和經營主體,要強化現金服務意識
1、對于涉及民生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社保、醫療、教育、水電煤氣等公共服務類收費,收費單位或其委托代收機構要具備人工現金收付通道,由人員值守并收取現金;
2、鐵路、道路客運等交通運輸單位,以及涉及零售、餐飲、居民服務和娛樂行業等的大中型商業機構,應具備現金收付通道,由人工或自助現金機具收取現金。
二、針對不同消費模式,因地制宜提出接受現金的要求
1、對于經營主體和客戶面對面進行交易或提供服務的,應支持現金支付;
2、對于線上、線下混合經營且支持線下付款的,在線下收款環節應支持現金支付;
3、對于全部交易、支付和服務均在網絡完成的,可以不收現金;
4、對于在線下采取無人銷售方式經營的,也可以不收現金,但應以適當方式滿足消費者在特殊情況,如手機電量不足、網絡故障等情況下的現金支付需求。
三、針對交易中存在的各類問題,相關經營主體要做好事前告知
1、接受現金支付的經營主體,應該明確現金收付標識并在醒目位置公示;
2、無法接受現金的經營主體,應提前說明支付方式。
對于第18號公告中未提及的交易情形,各類經營主體要以尊重公眾選擇權為根本原則,與客戶協商確定支付方式。
四、各類現金服務主體要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優化現金服務
1、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強化現金服務的基礎地位和基本保障性作用,確保現金業務網點、自助現金機具等基礎設施的覆蓋率和服務水平滿足公眾需要;
2、保險業、證券業金融機構涉及費用收取,以及自助服務機具廠商研發及提供機具服務,要充分考慮現金支付需要,保障非現金支付與現金的兼容性,不得排斥或歧視現金;
3、非銀行支付機構不應要求或誘導其他單位、個人拒收或排斥公眾正常的現金支付需求,不得通過各種形式宣傳無現金或歧視現金概念。
公眾發現拒收現金,應如何維權?
一、公眾或消費者發現拒收或者采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的,應妥善保留相應的證據或線索,通過城市政務熱線、消費者權益保護、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等各種渠道進行投訴、舉報,人民銀行將會同相關部門及時處理。
二、公眾在維權時,既要關注拒收現金問題,更要注意維護自己的消費權益。
三、公眾應培養良好的現金使用習慣,自覺愛護人民幣、維護人民幣形象。
整治拒收現金,中國民生銀行漳州分行積極開展哪些宣傳活動?
一、營業網點宣傳
1、網點門楣LED滾動播放“人民幣是法定貨幣,拒收人民幣現金是違法行為,愛護人民幣,杜絕假幣”宣傳口號。
2、宣傳欄長期擺放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宣傳折頁。
3、向開戶及辦理業務的企業宣傳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
二、拒收人民幣現金整治行動
對營業網點輻射2公里責任區域內的市場主體及社區居民,進行一對一宣傳。優先對開戶客戶及周邊景區、商超、酒店、餐飲、停車場等群眾消費、出行等密切相關的領域,開展摸排宣傳。
1、采用訪查方式詢問了解商戶是否拒收現金。
2、以消費者的形式進入,使用現金支付,查看商戶是否有拒收現金情況。
3、發放“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拒收”宣傳折頁,微信推送“人民幣知識課堂-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等方式。
4、對于接受微信、文字有困難的當面進行解讀、宣講,做到宣傳貼近群眾,服務群眾。(李紹文)
- 最新銀行動態 頻道推薦
-
讓百姓用上放心錢 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開展反2021-09-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