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郵儲銀行將著手打造專業核心、體系支撐、協同整合、科技助推、機制驅動、創新引領‘六大能力’。”要參君
文|王娜
“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金融普惠包容,方可基業青。”
這兩句話,出自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下稱“郵儲銀行”)2021年業績報告——張金良董事長的致辭,這也是讓郵儲銀行從一家資產規模2.23萬億元、存款總額2.13萬億元的銀行發展成為今天總資產12.59萬億元、存款總額11.35萬億元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從業之道。
3月31日,郵儲銀行在線召開2021年度業績發布會。郵儲銀行董事長張金良、行長劉建軍、副行長張學文、副行長兼董事會秘書杜春野、首席風險官梁世棟亮相發布會。回望2021年,郵儲銀行又有多項主要經營指標表現不俗: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增長11.38%、18.99%,總資產規模增幅10.87%、不良率降至0.82%、撥備覆蓋率上升至418.61%、個人銀行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近七成……
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郵儲銀行以共享搭建價值舞臺。董事長張金良在年報致辭中介紹,“我們持續為股東創造價值,2016年H股上市以來,郵儲銀行已累計向股東派息711.33億元,近三年分紅率均達30%。2021年度,擬向全體普通股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2.474元(含稅)。我們踐行為人民謀幸福的經濟學,全面升級隊伍、投研、科技能力,將近4萬網點打造成財富投教中心和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平臺,與超6億客戶共享中國經濟發展成果,助推共同富裕。我們與員工共同成長,廣納各路英才,激發員工潛能,讓員工絢爛的夢想在郵儲銀行廣闊的事業舞臺上盡情綻放。”
越優秀,往往越注重自省。“郵儲銀行將告別‘一招鮮,吃遍天’的時代。”對此,該行行長劉建軍在年報致辭中表示。他認為,與單一產品或渠道優勢相比,在體系能力基礎上構建的優勢才更加長久、更難復制。因此,郵儲銀行將著手打造專業核心、體系支撐、協同整合、科技助推、機制驅動、創新引領“六大能力”,發揮大型銀行專業人才聚集的優勢,將客戶畫像、風險前瞻、集約運營、體驗反饋全部納入服務過程,以全行專業能力支撐每次客戶服務,致力于為每一位客戶提供更精準、更完善的服務體驗。這條路雖然難,卻能讓銀行走得更遠。
銳意進取:凈利增盈18.99%
AUM突破12萬億
郵儲銀行銳意進取、砥礪前行,正在書寫一篇屬于自己的宏偉篇章。3月30日晚間,最年輕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郵儲銀行又將一份沉甸甸的高質量業績報告呈現到投資者面前。
作為國有大行的新生力量, 郵儲銀行再一次憑借出色的業績在同業中脫穎而出。無論是營收、凈利兩位數增長、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增盈超三成或是更加優化的資產負債結構,都是郵儲銀行在支持國計民生、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同時,亦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有力佐證。
具體來看,2021年郵儲銀行經營業績穩定向好,價值創造能力持續提升。報告期內,該行實現凈利潤765.32億元,同比增長18.99%。實現營業收入3187.62億元,同比增長11.38%,其中,實現利息凈收入2693.82億元,同比增長6.32% ;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220.07億元,同比增長33.42%。平均總資產回報率和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達0.64%和11.86%,同比分別提高0.04個和0.02個百分點;每股收益為0.78元,同比增加0.07元。
同時,郵儲銀行2021年資產負債規模穩健增長,結構優化成效明顯。截至報告期末,該行資產總額12.5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87% ;其中,客戶貸款總額6.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91%。存貸比、信貸資產占比、個人貸款占比較上年末分別提高1.65個、0.92個、1.28個百分點。負債總額11.7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41% ;其中,客戶存款總額11.3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62%。一年期及以下存款占比提升,長期限高成本存款壓降明顯,存款結構持續優化。
更為令人矚目的是,在國內銀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尋找新的突破點之時,郵儲銀行始終保持零售戰略定力,并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21年末,郵儲銀行服務個人客戶6.37億戶,AUM年增超萬億,總規模達12.53萬億元,同比增長11.40%。得益于持續深耕零售,郵儲銀行個人銀行業務占營收比重近七成。數據顯示,2021年,郵儲銀行個人銀行業務收入2218.55億元,同比增長11.99%,占營業收入的69.60%,同比提升0.38個百分點。
圖源:郵儲銀行2021業績報告
固本強基:不良率0.82%
撥備覆蓋率418.61%
樹大根深。對于一流的企業而言,先進的企業文化則是企業基業長青的保證。
追根溯源,中國郵政儲蓄從1919年起開辦郵政儲金業務,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從百年之前郵政儲金局“人嫌細微,我寧繁瑣;不爭大利,但求穩妥”的經營理念,到改革開放之際郵政儲蓄“千家萬戶找儲源,千言萬語去宣傳,千方百計想辦法,千辛萬苦作貢獻”的“四千精神”,再到郵儲銀行“服務‘三農’、城鄉居民和中小企業”的戰略定位,“普惠”與“穩健”的基因始終深植郵儲銀行血脈。
近幾年,郵儲銀行的資產質量在行業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今年的這份報告中,郵儲銀行依舊令同業艷羨。報告期內,郵儲銀行不良貸款率0.82%,較上年末下降0.06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占比0.47%,較上年末下降0.07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418.61%,較上年末上升10.55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9.92%,較上年末提高0.32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14.78%,較上年末提高0.90個百分點。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郵儲銀行在年報中詳解了該行在風險管控上的人才隊伍建設、資本管理方法以及外部風險應對方法。
郵儲銀行表示,將持續完善內部控制的“三道防線”機制:一道防線為相關風險的經營管理部門、一級支行和二級支行、代理金融機構,承擔風險防控的首要責任 ;二道防線為風險管理部門、內控合規部門、相關風險的牽頭管理部門,承擔風險內控的統籌、督導、審核把關工作;三道防線為審計部門和紀檢部門,對一、二道防線進行監督管理;“三道防線”加強信息共享,以形成工作合力,提升風險管控質效。
創新蝶變:科技投入營收占比超3%
搭建三級人才梯隊
百年變局下,科技創新是關鍵變量,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我們堅持系統思維,以數字化轉型驅動生產經營方式變革,打造創新發展的新高地。”董事長張金良在年報致辭中提到。
2021年,郵儲銀行堅持系統思維,以數字化轉型驅動生產經營方式變革,提出“智慧、平臺、體驗、生態、數字化”(SPEED)信息化戰略,整體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組織架構創新、產品服務創新,以金融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
這一年,郵儲銀行實施了389項信息化工程建設,為實現一流大型零售銀行打造了強有力的新引擎。與此同時,中郵郵惠萬家銀行獲批開業,意味著郵儲銀行未來的發展空間更加廣闊。
事實上,近年來郵儲銀行大力踐行科技興行戰略,加大信息科技投入。數據顯示,郵儲銀行近3年信息科技投入超過272億元,占營收比重超3%。與此同時,郵儲銀行搭建了“青年、骨干、領軍”三級人才梯隊,不斷加強信息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通過科技賦能,郵儲銀行讓金融服務更主動精準、更符合客戶需求、更觸手可及。例如,通過“極速貸”、小微易貸等線上貸款產品,符合條件的客戶最快幾分鐘就可獲得貸款;客戶經理拿著移動展業設備,可以在田間地頭現場辦理、現場簽約、現場放款,把“窗口服務”轉變為“門口服務”;通過開放式繳費平臺,為有資金收繳及賬單管理需求的企事業單位提供一站式服務,為繳費用戶提供線上線下便捷體驗。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郵儲銀行手機銀行客戶規模突破3.26億戶,2021年手機銀行交易金額13.04萬億元,同比增長16.85%;小額貸款線上放款筆數占比近95%;線上化小微貸款產品余額7130.99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6.02%;開放式繳費平臺推出兩年,有效客戶近2萬戶,本年交易金額超1000億元。
“億萬客戶托付夢想的信任,成就了郵儲銀行扎實而鮮明的成長價值;萬千郵儲人躬身前行的執著與奉獻,鑄就了郵儲銀行的差異化競爭優勢。”董事長張金良表示,展望未來,郵儲銀行將深刻認識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完整、準確、全面理解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提高公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在高質量發展中贏得主動,彰顯特色。
- 最新銀行動態 頻道推薦
-
“親民行”重塑價值鏈 12.6萬億郵儲銀行跑出2022-04-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