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中國銀行業 ,作者方智勇
導語:從2014年第一批地方AMC獲批至今,歷經近8年的磨礪,地方AMC已逐步成長為區域金融市場的中堅力量。當前,應積極發揮自身在地域資源、流轉渠道、市場專注度等方面的優勢,圍繞不良資產及問題資產的處置地方AMC、管理與盤活,不斷拓寬業務路徑,加速回歸主業、脫虛向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金融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系統論述,將防控金融風險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三大攻堅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是三大攻堅戰的首要戰役。
面對世紀疫情沖擊和百年巨變加速演進,當前外部環境日趨復雜嚴峻多變,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以下簡稱“地方AMC”)作為特殊資產經營處置的重要市場力量,應扛起責任大旗,聚焦主業經營,在防范化解區域金融風險、服務區域實體經濟上更加積極有為,在“十四五”新發展階段發揮更大的作用。
回歸本源 聚焦主業
隨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及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部分產能過剩行業企業信用違約風險增大,金融機構不良資產規模及不良貸款率持續攀升。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不良資產處置需求,與四大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形成有效互補,促進金融支持經濟發展,地方AMC隨之應運而生。2012年,財政部、原中國銀監會聯合發布《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轉讓管理辦法》(財金〔2012〕6號文),允許各省級人民政府設立或授權一家資產管理或經營公司參與本省(區、市)范圍內不良資產的批量轉讓工作;2013年,原中國銀監會發布《關于地方資產管理公司開展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收購處置業務資質認可條件等有關問題的通知》(銀監發〔2013〕45號文),明確地方AMC開展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收購處置業務資質認可條件等有關問題;2014年7月,原中國銀監會公布了全國首批可開展金融不良資產批量收購業務的地方AMC名單;2016年,原中國銀監會連續出臺多項政策,放寬了各省只能設立一家地方AMC以及地方AMC收購的不良資產不得對外轉讓的限制,鼓勵地方AMC積極參與債務重組等相關工作。
監管機構的政策支持使得行業高速發展,各省地方AMC相繼成立,根據中國銀保監會公布的最新名單,目前獲批的地方AMC共有59家。行業高速發展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所帶來的虛假出表、變相融資、關聯交易等行業亂象也逐漸引起了監管的高度關注,2019年,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加強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銀保監辦發〔2019〕153號),明確了從嚴設立地方AMC及“回歸本源、專注主業”的經營要求,各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也陸續出臺了細化監管規則,行業監管環境日趨嚴格。特別是2021年,監管持續加碼,中國銀保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分別發布了《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以及《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的征求意見稿,進一步傳遞出對行業去杠桿、強監管、嚴調控、防風險的監管態勢。
回顧行業歷程,我們可以看出,化解區域金融風險、服務實體經濟是地方AMC的初心和使命,聚焦主業是地方AMC生存根本、發展根基,是地方AMC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地方AMC應立足主業功能定位,準確領會、把握中央、監管部門及地方政府的政策導向及工作要求,發揮地方AMC地域資源、流轉渠道、市場專注度等多方面優勢,圍繞不良資產及問題資產(即特殊資產)的處置、管理與盤活,不斷拓寬業務路徑,加速回歸主業、脫虛向實,切實擔負起金融風險防范化解、服務實體經濟的職責。具體而言,要做到以下“三個堅持”:
堅持主業投入。圍繞特殊資產經營,結合自身背景、地緣特點,積極構建多牌照協同的市場化、多元化的業務模式,將有限的資金、人力、技術等投入到主業經營中,調整優化業務結構,逐步形成主業突出、特色鮮明的發展路徑。
堅持市場定位。地方AMC系省級政府批準成立并授權經營的機構,其成立之初就披上了較多的政策性色彩,可以說,服務所在地金融風險防范化解和實體經濟發展是地方AMC的價值所在,地方AMC應在本地區業務市場化經營上發力,在不良資產處置、困境企業紓困、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更加主動作為。
堅持合規經營。在行業回歸主業、錯位競爭的大趨勢下,地方AMC業務模式不斷推陳出新,與此同時,行業規則也正趨向規范統一,全國性的監管制度有望抓緊制定出臺,各省市地方金融監管部門也已將地方AMC列為其七類監管機構的重點對象。地方AMC要正確處理創新及合規之間的關系,堅決摒棄玩貓鼠游戲、搞監管博弈的心態和做法,在依法合規的基礎上開展業務創新,審慎穩健地經營。
堅定站位 履職盡責
伴隨市場準入逐步寬松,特殊資產行業已由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壟斷演化為“5+2+N+銀行系+信托系+外資系”多元競爭的格局。從2014年第一批獲批至今,地方AMC歷經近8年的磨礪,已逐步成長為區域金融市場的中堅力量,特別是在當前經濟轉型疊加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形勢下,金融創新日益頻繁,特殊資產成因復雜且規模驟升,地方AMC社會責任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區域金融體系和經濟發展運行中發揮著越來越關鍵的作用。
化解金融機構經營風險。地方AMC可通過開展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的批量收購處置,加快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出清,降低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及經營風險,助力釋放有限的信貸資源用于服務實體經濟。以商業銀行為例,根據中國銀保監會統計數據,截至2021年12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2.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0.1萬億元,銀行業不良資產處置規模已連續兩年超過3萬億元。總體來看,傳統資產包收購處置業務市場空間依舊比較廣闊,深耕此類業務仍然是地方AMC未來重點展業方向之一。地方AMC應立足深化區域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收購處置,拓展上游客戶朋友圈,積極由單一類型不良資產收購處置向多品種不良資產收購處置邁進,全口徑開展表內貸款、類信貸、賬銷案存類等不良資產收購業務,穩妥推進不良資產公開、多元處置,通過債權轉讓、清收、改制重組、破產清算等手段,盤活資產,持續提升整體處置質效。
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地方AMC可通過升級資產經營模式,深化區域內“有效資產”“有救企業”的分類經營,充分運用以“重組、重整、重生”為主的高附加值投行化手段,對產能過剩、債務高企的企業實施并購重組、資產重整等,衍生特殊資產經營鏈條,幫助危困企業修復資產負債表、恢復“造血”功能,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存量低效資產價值。以亟須“去庫存”的房地產領域為例,近年來,在國家“房住不炒”“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等政策要求下,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房地產龍頭企業頻頻爆雷,自2021年12月以來,監管多次發聲強調“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并召集全國性AMC開會研究參與風險房企資產處置。同時,2021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強調,要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并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在當前房地產行業風險出清正逐步加快的階段,地方AMC更應秉承“法治化、市場化”原則,以“保交房、保民生、保穩定”為目標,不斷創新實踐,通過債務重組、并購重組、資產抵債、合作開發等多種方式推動標的房地產項目重建、保障性租賃住房改造,配合地方政府維護房地產市場和區域穩定,保障群眾合法權益。
推動區域產業優化升級。地方AMC可以發揮類金融機構及自身平臺的優勢,緊跟政府宏觀政策導向,靈活運用資本市場和各類金融手段,為國家及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升級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的綜合金融服務,通過系統、科學、有效的社會資源配置,加速區域產業整合、優化升級,助推區域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如,在綠色金融領域,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探索特殊資產經營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內涵延伸與實踐深化,重點關注并挖掘清潔能源、可再生資源、綠色交通、城市更新改造、低碳工業廠房園區等領域問題企業、問題項目的業務機會,通過債權置換、資產重組、破產重整、債轉股、資產證券化等方式,實現價值重估經濟效益與綠色發展社會效應。
夯實基礎 穩健經營
眾所周知,地方AMC普遍存在體量較小、展業區域受限、融資渠道狹窄等劣勢,在當前新發展階段,地方AMC如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所在地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肩負區域金融重大風險防化的重擔,關鍵還在于夯實基礎、穩健經營。
完善公司治理。地方AMC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實現有機統一,切實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核心作用;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規范黨委決策行為,提高決策水平,堅持黨建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到有效傳達落實;根據現代法人企業治理相關要求,建立健全“三會一層”各司其職、協調運轉、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有效發揮董事會戰略決策作用,加強經營層履職行為規范,嚴守財務及業務授權邊界,優化報告及審批機制,提高經營效率;扎實履行企業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強化反腐倡廉,深刻認識AMC行業特殊性、敏感性,將廉潔自律與紀檢監督相結合,建立具有行業屬性特點的懲防體系。
強化內控管理。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估值管理體系,綜合考慮標的資產所處行業和經濟周期、債權抵押擔保措施、法律環境、市場活躍度和處置策略等多種因素,實現精準化、差異化估值;構建風險治理架構體系,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持續完善各類風險管理政策、流程機制、技術手段,提高風險管理的精細化、專業化水平,落實風險管理“三道防線”管控,發揮風險管理對業務發展的協同推動和保駕護航作用;塑造企業合規文化,以法律法規、監管要求為底線,以問題為導向,深化合規內控理念,完善合規內控管理制度,加強合規執行監督檢查及違規問責力度,形成內控合規管理長效機制。
推動科技賦能。加快數字化轉型,提升信息服務能力,結合業務流程、管理需求對系統進行迭代升級提效,全面提升業務流程管理、業務存續管理、法律案件管理、合規內控管理等風控數字化水平;提升智慧管理能力,加強數據治理,推進系統報表建設,支持數據分析及數據應用;提升智慧經營能力,加強大數據應用,推動盡調、估值、財產線索發現等智能工具建設,搭建信息營銷發布平臺,賦能業務開展。
加強資本管理。特殊資產經營行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融資難、融資貴是地方AMC面臨的最主要問題。為了實現穩健發展,地方AMC應持續建立健全與業務發展相匹配的前瞻性、多元化的資本補充機制。一方面,應強化特殊資產專業化、市場化運作,調整優化資金配置,持續提升特殊資產經營成效,增強內生資本積累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加強與當地銀行的緊密合作,發揮本地資源優勢,擴容銀行授信品種及規模,合理規劃用信安排,提升貸款議價能力;同時,常態化推進債券融資,提高主體信用評級,打造公私募結合、長短期搭配、境內外兼顧的多產品體系,降低融資成本。
- 最新銀行動態 頻道推薦
-
興業資管召開黨委(擴大)會議,研究部署貫徹2022-06-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