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1日起,浦發銀行福州分行組織開展為期一個月2022年“金融知識普及月 金融知識進萬家 爭做理性投資者 爭做金融好網民”活動。活動期間,浦發銀行福州分行將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為您講解金融知識、傳授防范金融詐騙技巧!
本期,金融知識課堂將通過以案說險方式揭開老年人四種新型的詐騙手段和防范秘籍。
案例1:新冠特效藥詐騙
劉爺爺接到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當地防控中心的工作人員,聲稱劉爺爺的健康碼和檢測報告有異常,可能感染新冠肺炎,不過還在潛伏期,情況不算太嚴重。對方說現有一款特效藥,5000元三個療程,每天堅持服用就會恢復健康。劉爺爺非常害怕,立馬向對方提供的賬號轉賬,然而遲遲沒有收到接受治療的通知,這時劉爺爺才反應過來自己被騙了。
風險提示:防疫工作人員不會直接推銷產品、擅自收取費用,不要輕信陌生電話!
案例2:領取“防疫補貼”詐騙
康爺爺居家隔離期間,收到短信稱“接社保部門通知,國家將發放補貼,請收到郵件的居民自助辦理,認真填寫以免補貼不能準時入賬。”隨短信附有一個二維碼鏈接,提示掃碼自助辦理。康爺爺掃碼進入網頁,輸入銀行卡號、姓名以及收到的手機短信驗證碼。隨后康爺爺收到銀行扣款短信13萬元。康爺爺連忙打電話給社區進行核實,被告知不存在這種補貼,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風險提示:收到類似“疫情補貼領取、辦理”等消息時,應通過官方渠道進行核實確認。
案例3:冒充流調工作人員詐騙
李奶奶接到自稱流調電話,詢問是否去過某超市,時空重合人員需隔離。李奶奶表示沒去過,于是對方稱李奶奶的健康碼可能被盜用,據“調查”李奶奶不僅去過,還參與超市內辦銀行卡領雞蛋活動,目前該銀行卡涉嫌詐騙,并發來包含李奶奶詳細身份信息的執行文書,李奶奶慌了神。對方表示,李奶奶需繳納保證金到指定“安全賬戶”,待調查完資金流水,再將錢返還。李奶奶按對方要求轉賬10萬元,但再次聯系時已經被對方拉黑,這才察覺被騙。
風險提示:流調工作人員和公安機關不會以任何理由讓流調對象轉賬和進行所謂的“資金核查”,更不存在所謂的“安全賬戶”!
案例4:刷單返利詐騙
鄒奶奶退休后想找個輕松的兼職賺外快,經過網絡查詢,找到刷單兼職招聘。起初,她嘗試支付1.9元,馬上得到4.9元返現。看到資金入賬后,鄒奶奶放松警惕,根據招聘方指示下載指定App,先小額刷單返現,后來金額越來越大,返現卻沒有了。鄒奶奶想退出,要求對方退款,結果又被對方以驗證賬戶安全等各種理由騙取7萬余元。醒悟后,鄒奶奶報警。
風險提示:騙子以兼職刷單的名義,先以小額返利為誘餌,誘騙投入大量資金后,再拉黑。切記,千萬不要被蠅頭小利迷惑,千萬不要為刷單交納任何保證金和押金。
- 最新銀行動態 頻道推薦
-
浦發銀行福州分行金融知識課堂:擦亮雙眼,遠2022-09-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