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簡介
2022年12月,象園街道某居民王女士,接到自稱是某購物平臺客服人員的電話,稱其在購物平臺購買了電器產品現因賬戶問題需要客戶處理。王女士回憶起自己確實曾購買過電器產品,便進一步詢問。
客服人員告知客戶,因其在付款時開通了平臺白條,現已長時間未使用,建議關閉賬戶,否則會影響征信。王女士信以為真,心想:自己馬上要再購買一套房子,正想向銀行申請按揭貸款,那還是盡快關閉賬戶為妙。客服人員操作了一會兒,隨即告知王女士由于賬戶有其他貸款信息,賬戶無法關閉。建議王女士下載數個借款平臺,前往借款平臺借款2萬元轉到指定賬戶再辦理關閉賬戶事宜。王女士正在進行下載借款操作時,接到反電信網絡詐騙專用96110電話,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
二、案例分析
隨著互聯網、通信網絡的快速發展,在為廣大群眾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諸多方便的同時,個人信息泄露日趨嚴重,一些不法份子利用這些個人信息,編造理由,讓消費者信以為真,最后落入騙子的圈套中。
三、風險提示
1.不輕信,遇到陌生電話自稱“某某客服”不要輕易相信,前往平臺官方進行核實,防止上當受騙。
2.不轉賬,學習了解銀行卡常識,保證自己銀行卡內資金安全,不隨意向不明賬戶進行轉賬。
3.認真聽,凡是接到96110的電話,注意該電話系反電信網絡詐騙專用電話,請耐心接聽。
責任編輯:林華黎
- 最新銀行動態 頻道推薦
-
堵截電信詐騙,練就“火眼金睛”2023-03-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