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詐騙套路深,接到陌生來電要提高警惕,不輕信、不盲從,多留個心眼,多一份保障。
一、案例詳情
2023年1月9日下午,客戶吳女士至我行某網點辦理市民卡激活業務,當柜面人員咨詢卡片用途時,吳女士表示其曾接到我行工作人員來電說只要激活銀行卡,卡上就有2萬元可以使用。此時我行工作人員立刻警覺,懷疑客戶遇到了電信詐騙,便向客戶進一步確認:市民卡金融賬戶激活后,您倘若沒有將錢存入賬戶,賬上是不會有任何余額的。您是否方便出示來電號碼,我們為您進一步確認。吳女士表示已不記得來電號碼,工作人員無法核實來電信息,于是再次提醒客戶:近年來電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常針對老人家或者在校大學生等群體實施詐騙。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輕信他人。凡是要求存錢、匯款、提供銀行賬戶密碼等類似電話都必須提高警惕!以后如果還有接到自稱我行來電的電話可隨時通過我行客服熱線同銀行確認。
吳女士聽后立即表示感謝,并慶幸尚未發生錢財損失,同時記下了我行電話,表示有疑問將隨時聯系我們。
二、案例啟示
電信詐騙是指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打款或轉賬的犯罪行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偽造各種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達到欺騙的目的,如冒充公檢法、商家、國家機關、銀行等各類機構工作人員,偽造和冒充招工、刷單、貸款、手機定位等形式進行詐騙。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借助手機、固定電話、互聯網等方式實施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頻繁,人民財產安全受到嚴重侵害。
三、溫馨提示
1.不法分子常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個人信息用于電信網絡詐騙。廣大金融消費者應提高警惕,增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不要輕易向他人透露個人信息。
2.不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短信,不向陌生人轉賬匯款,收到自稱銀行等機構工作人員來電,可向銀行網點或官方客服核實,發現被騙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
3.要加強對身邊親友特別是對老年人、在校學生的風險提示,通過溝通交流及案例宣傳提高風險防范意識,避免上當受騙。
責任編輯:林華黎
- 最新銀行動態 頻道推薦
-
警惕電信詐騙,守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2023-03-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