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詐騙套路層出不窮,而老年人常常成為不法分子的“下手對象”。不法分子打著“養老服務”“健康養老”等旗號,以“高利息、高回報”為誘餌實施非法集資活動,吸收老年人資金,給老年人造成財務損失和精神傷害。養老領域的非法集資主要表現形式包括四種:
陷阱一:以提供“養老服務”為名非法集資。一些不法分子以辦理“貴賓卡”“會員卡”“預付卡”、預交“養老服務費用”等名義向老年人收取高額會員費、保證金或者為會員卡充值等形式非法集資。
陷阱二:以投資“養老項目”為名非法集資。一些不法分子打著投資、加盟、入股養生養老基地,以銷售虛構的養老公寓或者以長期出租養老床位、銷售養老公寓使用權等名義,通過返本銷售、售后返租、約定回購、承諾高額利息、“私募基金”等形式向老年人進行非法集資。
陷阱三:以銷售“老年產品”為名非法集資。一些不法分子不具有銷售商品的真實內容或者不以銷售商品為主要目的,采取商品回購、寄存代售、消費返利、免費體檢、免費旅游、贈送禮品、會議營銷、養生講座、專家義診等方式欺騙、誘導老年群體,實施非法集資。
陷阱四:以宣稱“以房養老”為名非法集資。一些不法分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打著“以房養老”的旗號,通過召開推介會、社區宣傳等方式,誘使老年人簽訂“借貸”或者變相“借貸”“抵押”“擔保”等相關協議,抵押房屋以獲得出借資金,再將資金購買其“理財產品”并承諾給付高額利息等進行非法集資。
養老領域非法集資主要存在以下風險隱患:
一、高額利息無法兌現。不法分子的高額利息主要來源于老年人繳納的費用,屬于拆東墻補西墻。多數不存在與其承諾回報相匹配的正當服務實體和收益,資金運轉難以持續維系,高額利息僅為欺詐噱頭,一旦資金鏈斷裂,高額利息無法兌付,本金也難以追回。
二、資金安全無法保障。不法分子超出可持續盈利水平承諾還本付息,以高額利息為誘餌騙取老年人錢財。大量來自社會公眾的資金難以得到有效監管,由發起機構控制,存在轉移資金、卷款跑路的風險。
三、養老需求無法滿足。不法分子以欺詐、誘騙的方式,騙取老年人信任,向老年人承諾高端養老服務或者銷售養老產品,往往無法達到預期效果,老年人的養老需求無法得到有效滿足。
針對以上陷阱,郵儲銀行龍巖市分行在此提醒老年群體要提高警惕,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和識別能力。
一、謹記“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面對形形色色的騙術,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貪圖小利,不輕信他人,要打消“用小錢賺大錢”“吃小虧賺大便宜”的念頭,要看好自己的“錢袋子”,自覺遠離非法集資,防止利益受損。
二、選擇正規金融機構辦理業務。購買理財投資產品應選擇正規機構和正規渠道。老年人在購買投資理財產品時,應到正規的金融機構進行咨詢了解,并要多與家人溝通商,防范不法分子的侵害。
來源:郵儲銀行龍巖市分行
責任編輯:林華黎
- 最新銀行動態 頻道推薦
-
服務強省會戰略 提升金融服務—廈門國際銀行2023-05-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