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為寧德古田泮洋風電項目適配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助力“吹綠”生態風電變風景。
福廈高鐵穿山越海雄姿英發。 林熙 攝
建行工作人員指導用戶使用智慧柜員機辦理智慧政務業務。
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建行展廳人潮涌動。
閩江上空鳥瞰現代化新福州,她的崛起背后,有建行的助力。
鷹廈鐵路、福建煉油廠、福建聯合石化、福廈高鐵、古雷石化……放眼八閩大地,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一個個“鏈”通八閩的重點建設、重大項目背后,都鐫刻著建設銀行“善建者行”的足跡。
因建設而生,與八閩同行。自1954年10月1日成立以來,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恪守服務國家建設的使命,秉承“敢拼善贏”的福建精神,融入八閩改革的每一次脈動,匯聚起金融服務實體的澎湃動力,成為服務福建高質量發展的金融主力軍。
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引,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將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全面深化改革,融入新福建建設,扎實做好“五篇大文章”,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在踐行中國特色金融文化中展示新面貌,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福建實踐建行新篇章。
善建七秩與八閩建設同頻共振
在漳州漳浦,全國首個批量化應用單機容量16兆瓦海上風電機項目組成的海上“鋼鐵森林”,正“迎風呼吸”將綠色電能“轉進”千家萬戶。該項目全面投產后每年可輸出超過16億千瓦時綠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36萬噸。
這一“超級工程”的建設過程,閃耀著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的藍色身影——通過內部聯動、銀團貸款等方式,為項目量身定制“綠色信貸+融資租賃”等綜合金融方案。
以綠色金融融入八閩“脈動”,只是建設銀行“善建”譜寫福建大工程的一個縮影。70年來,在福建這片建設和改革熱土上,一代代建設者修路架橋、跨越山海,為八閩發展大局撐起了“脊梁”。其背后,都涌動一股股建行動力。
從福建省第一條出省鐵路(鷹廈鐵路)、福建省第一條高速公路(泉廈高速),到新中國第一個地下水電廠(古田溪水電站)、福建規模最大引調水工程(一閘三線),再到福建省第一個煉油廠(福建煉油廠)、全國首個全產業鏈海上風電產業園(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福建迄今一次性投資最大中外合作項目(中沙古雷乙烯項目)……一個個由建設銀行支持建設的重大工程,架起了福建騰飛的“翅膀”。
造價咨詢服務恰也是建行服務八閩建設的獨特優勢所在。區別于其他商業銀行,建行是唯一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將工程造價咨詢業務列入營業范圍的金融機構。近年來,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發揮造價咨詢業務特色優勢,高效承辦省海峽國際會展中心、數字中國會展中心等一大批重點項目的造價咨詢服務,20年承接業務量超2200億元,服務八閩建設“算好賬”。
當前,新福建建設拼圖加“數”繪制,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善建”足跡依然清晰可見:發揮“建”字號優勢,集聚集團資源,圍繞智慧物流園、老舊小區改造、新能源、海上風電等領域精準發力,支持福建構建鏈通南北的現代產業體系;“貸”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門戶樞紐互聯互通,推出中印尼“兩國雙園”服務20條、賦能閩臺融合高質量發展20條,助力生態文明試驗區、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等“國字號”戰略落地福建。
哪里有建設熱土,哪里就有建設銀行。在大量服務重點建設、重大項目的過程中,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也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修煉“內功”,跑出新時代的“建行速度”。比如,針對交通領域等重大項目,該行在業內創新推出“項目前期貸款”,為重大交通基建項目提前部署信貸資金,助力項目盡快開工;聚焦傳統能源轉型升級,創新適配技術改造貸款,用好碳減排工具,助力鋼鐵、火電等產業“老樹發新芽”。
為了更好服務重點建設,建行福建省分行體系化加強服務對接。一方面,省分行層面積極對接政府相關單位,密切跟進項目進展,提前做好金融支持準備;另一方面組建“省市縣”三級聯動的“張富清金融服務隊”,通過實地走訪、團隊服務等形式推進金融服務精準對接。如今,轄內672支“張富清金融服務隊”遍布全省各地,近五年累計服務重點項目超1000個。
回首70年發展史,每一個閃耀八閩的建設工程,每一次跨越發展的產業升級,建行人都傾注著滿腔熱情,貢獻著金融力量。回望來時路,建行服務福建,始終堅持以國家所需、福建所盼為己任,立足自身所長,彰顯國有大行擔當。數據見證,近五年來,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為市場主體提供綜合融資3.3萬億元,減費讓利102億元。
善建者,不與山海為遠。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始終牢記“國之大者”“省之大計”,圍繞“客戶所需、金融所長、建行所能”,找準金融服務著力點,匯聚起建設新福建的澎湃動力,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貢獻更大的金融力量。
守正創新高質量服務實體經濟
福建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取得輝煌成就,離不開實體經濟之勃興。而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始終以支持重大實體經濟為己任,在推動實體經濟成長轉型開放上從不缺席。
改革開放的春風,孕育了福建生機勃勃的民營經濟。在這片沃土上,建行福建省分行敢為人先,以創新和服務助力民營企業破繭成蝶、華麗蛻變。早在1988年福建民營經濟萌芽初啟之時,建行就以開明的眼光,率先為那些具有營業執照、正當經營的個體工商戶敞開了賬戶服務的大門,為他們的生產經營提供了強大的金融支持。1992年,建行再次開風氣之先,代理石獅市7家中小企業聯合發行債券,開創了福建省中小企業邁入資本市場的新紀元。
新世紀的曙光灑向神州大地,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以滿腔的熱忱,持續加大對民營和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2009年,該行首創“信貸工廠”的經營模式,為民營和小微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一站式金融服務,猶如一場“及時雨”,滋潤了福建民營經濟的園地。2016年,該行又以“小微快貸”的線上融資產品,讓小微企業融資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實現了融資提速增效。2018年,上線“惠懂你”一站式融資平臺,讓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共享“網購式融資體驗”。2023年,出臺“助力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10條”措施,制定《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行動方案》。以優化服務供給、踐行普惠金融為雙槳,與八閩民營經濟一同揚帆遠航。
1996至2002年,習近平同志在閩工作期間,六年七下晉江,經過深入調研,歸納總結出著名的“晉江經驗”。成為引領福建民企和縣域經濟發展的指南。20多年來,建設銀行福建分行以實際行動,創新金融產品、服務和發展思路,扶持福建民企轉型升級,推動“晉江經驗”不斷創新提升。
福建盼盼食品集團作為晉江民營經濟的杰出代表,“零零嘴”是盼盼食品重點打造的零食連鎖品牌,集團秉承“新國貨”的品牌理念,攜手建設銀行福建晉江分行,為“零零嘴”免費提供了收銀系統、通過“建行生活”平臺引流、適配消費券等一系列促銷利器,猶如及時雨般,為這一品牌注入了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產品如工匠之器,需匠心獨具,方能貼合企業需求。匹克,這個誕生于上世紀80年代末的品牌,以其非凡的勇氣,書寫了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國際化、品牌化的傳奇。從匹克成立初期的創業維艱,到上市進程中的多方融資;從研發創新的產業鏈供應到營銷網絡的全面布局。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始終站在匹克身后,用金融的力量為這個民族品牌的騰飛提供了強大助力。
創新驅動發展,建設銀行福建分行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科技為驅動,持續豐富服務“工具箱”。針對科技型企業“輕資產、重智力、專業性強”等特點,該行打造“技術流”科創評價體系,設計“股權質押貸”“知識產權質押貸”等一系列個性化融資產品,構建起多元化、一體化、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務模式,助力福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普惠金融方面建設銀行福建分行大力發展線上信貸,線上貸款占比超九成,并創新數字普惠金融服務模式,實現融資“量身定制”、減費讓利。針對廣大農戶,發揮“四下基層”優勢,深入開展“三農”調研,創新推出“裕農快貸”“農戶建檔”等系列涉農產品,精準滴灌超90個特色產業客群。
實踐出真知,體系鑄金牌。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服務實體經濟更加精準有力的背后,源于“守正創新”的原動力。在頂層設計上,建立多層次的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等考核體系,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流向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在共建共享上,對內加快推進數據增信,創新供應鏈金融等產品,對外深化“銀、政、企、會”多方合作,共建金融服務生態。
初心為民為美好生活賦能添彩
近日,《福建省加力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發布。家住福州閩清的張女士考慮入手一輛新能源汽車,通過建行生活數字人民幣支付,張女士領取到5000元的以舊換新補貼。
作為一款聚焦便利居民吃住行的平臺App,建行生活在因地制宜服務八閩美好生活上作出了諸多探索創新。通過建行生活平臺承辦的“全閩樂購”促消費、地市消費品“以舊換新”系列惠民活動,讓消費者共享優惠福利超億元;支持近1萬戶商家免費入駐,適配金融套餐,助力實體小店火起來。
將時間拉長,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用一項項彰顯金融“數”度和溫度的實招硬招踐行“支付為民”。早在1995年,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率先推出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于一體的不可透支卡——電子錢包(多功能儲蓄卡),讓人民共享“通存通兌”的便利支付;聚焦大額消費需求,建行福建省分行在1998年便推出汽車消費貸款,并不斷完善龍卡分期、個人快貸等消費金融產品,落實數字人民幣福州試點工作,數幣客戶數突破190萬戶,覆蓋交通出行、餐飲文旅等多領域,落地全國首個觀影消費領域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元管家”場景等多項“首個”場景應用。
不只是消費領域,聚焦民生領域的“關鍵小事”,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能力,持續提升人民群眾對金融服務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聚焦清潔能源、生態環保補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福建建行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不斷,綠色貸款余額超800億元。在閩北三明沙縣,建行參與搭建的農村產權交易平臺,為群眾提供一站式交易和融資服務,盤活農村資源資產。創新“林易貸”產品,協力搭建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化解林農“資產變資金”之困,盤活“沉睡”的農村資源,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老百姓手中的“金山銀山”。
住有宜居,既是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基點,也是人才戰略有力推進的前提。發放全國銀行業首筆商品房貸款、全省首筆個人住房貸款、承辦國家安居工程、落地省內首筆“帶押過戶”二手房貸款、全省首筆房地產融資協調項目貸款,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深度融入住房改革,落實租購并舉,提升住房金融服務效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住房租賃與“三大工程”融合發展,讓超187萬戶家庭早圓“安居夢”。
養老既是人生要事,也是國之大事。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聚焦銀發群體實際需求,推進網點適老化改造,強化養老金融隊伍建設,持續豐富養老金融產品供給體系和加大對養老產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做深做細養老金融大文章。“1314”養老金融服務體系應運而生,這是建行瞄準“專業銀行”目標,立足專業穩健一站式定位,著力打造的又一民生情懷之作。企業養老綜合解決方案,“安心健養”“安心專養”等服務,以及“銀發窗口”、老年版手機銀行、“歡孝”文化惠老活動,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共建共享,回饋社會,建行的足跡遍布八閩大地。近年來,建設銀行踐行“服務為民,金融向善”,持續開展金融知識宣傳,努力提升公眾金融素養。積極投身反詐宣傳,維護百姓錢袋子安全。開放網點共建“勞動者港灣”,為超過1300萬民眾提供休息、閱讀等便民服務。推進超200項政務服務實現建行網點“一站辦”,組織愛心捐贈、無償獻血等公益活動,建行學習成為知識“充電寶”……在“人間煙火”升騰的新時代,一張張暖心的服務清單,讓百姓心中有愛,眼里有光,生活更美好,突顯出建行人濃濃的人文關懷。
手記
與爾同心善建者行
柳園
1954年,中國建設銀行成立。從那時至今,建行福建分行便扎根八閩大地,與福建的建設、改革、發展、轉型息息相關。
福建從解放初一個落后省份,躍升為綜合實力穩居全國前列,背后有一份建行的功勞。
福建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現代產業體系頗具競爭優勢、人民生活品質持續提升,這一切,都得益于建行等部門源源不斷輸送的金融活水。
七十年來,建行與時俱進,與閩同心,不斷創新金融產品、服務和商業理念、模式,推出普惠金融、智慧金融、綠色金融、造價咨詢、跨境結算等系列頗受歡迎的金融品種,塑造極具競爭力和美譽度的口碑,深受政府、企業和廣大群眾好評。
七十年來,建行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己任,以創新金融產品為抓手,支持了福建無數個建設、生產、消費項目,惠及八閩大地的方方面面。如今,建行已經成為福建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對新福建建設的影響愈發深遠和廣泛。
閩山閩水物華新。當前,乘著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之東風,建行和福建各地都掀起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熱潮,相信雙方必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以“執子之手與爾同心”的坦蕩襟懷,更加緊密開展戰略合作、深度合作,繼續推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地方高質量發展,服務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培育提升新質生產力,共譜中國式現代化福建新篇章。
責任編輯:林華黎
- 最新銀行動態 頻道推薦
-
平安產險福建分公司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2024-09-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