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以下簡稱辦法)9月1日起在全國各高校正式施行。由規范性文件上升為部門規章,足見教育部對學術不端行為整治的決心。
辦法明確,高校是學術不端行為預防與處理的主體。作為近年來學術不端行為的“重災區”,剽竊、抄襲、偽造等行為嚴重損害了高校的社會聲譽,成為學術界的一顆毒瘤。因此,讓高校作為整治主體切實發揮作用,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然而不能忽視的是,近段時間以來暴露于公眾視野的學術不端案例,大多數都是被外界揭發出來,相比之下,高校在揭發和處理學術不端行為時,往往都是“被推動”,一些學術不端行為在處理階段甚至不了了之。
學術不端屢禁不止的原因,與各高校片面追求數字指標,疏于對學術行為的監督檢查不無關系。高校缺乏對學術不端行為嚴肅整治的主動性,除制度層面上不完善之外,更多的還是“護犢”心態占了上風。實際上,對于學術不端行為,一些高校不是不能查,而是不想查、不愿查,對學術不端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新的規章能否真正發威,關鍵在于高校是否拿出決心和魄力“敢于對自己開刀”,在于高校是否對學術不端行為敢打、真打。在具體制度和執行細則設計上,高校應以更為科學、嚴謹、主動的姿態,與外界的監督形成良好互動,承擔起營造風清氣正的學術氛圍的主體責任。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設立500萬元學術基金 商務印書館資助學術活動2017-08-22
- 美國杜克大學實驗室學術造假 或需賠償40億美元2016-09-21
- 學術機構:臺灣經濟景氣指標下降 前景堪憂2016-09-01
- “理學名邦——延平”學術研討會召開2016-08-31
- 2016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出爐:清華北大首次入圍百強2016-08-15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杭州男生將赴劍橋留學:差點不想去嫌校園冷清2018-02-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