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醫越來越不受待見了。社會上竟有“勸人學醫、天打雷劈”的吐槽。“這是不正常的現象。”1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如果將提高醫生待遇和提高醫生受尊重程度這兩件事情做好,不愿學醫的情況就會有所改觀。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公開發布的《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以國務院辦公廳名義就醫學教育改革發展這一專項工作出臺的文件。
“建設健康中國,關鍵在人才,基礎在教育。”吳巖強調,醫教協同推進醫學教育改革發展是建設健康中國的必然要求,是深化醫改、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和質量的治本之策。
從源頭提升質量,讓“規培”真正規范
“在我國執業醫師、助理醫師中,本科以上學歷的只占51%,大部分沒有接受過規范的住院醫師培訓。”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技教育司司長秦懷金坦言,醫學人才成為制約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瓶頸。
此次醫學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提高醫學人才培養質量。吳巖介紹,院校教育是醫學生培養的基礎,要逐步實現本科臨床醫學類一本招生,提高生源質量;要深化院校教育改革,并加強質量評價。
接受完院校教育的醫生只是“半成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即“規培”,是合格醫生的必經之路。秦懷金說,歐美國家建立“規培”制度已經100余年,在我國,這一制度才剛剛起步。“‘規培’制度最核心的目的,是讓我們本科畢業的醫學生,能在三年左右的規范化培訓后,達到大致相同的水準。”第一批559家基地醫院,全部是三級甲等醫院。國辦發布的《意見》指出,力爭到2020年基本實現醫學本科畢業生接受住院醫師培訓全覆蓋。
“最后,還要健全繼續醫學教育制度,構建終身教育學習體系。”吳巖說。從院校教育到畢業后教育再到繼續醫學教育制度,三管齊下,嚴把醫生質量關。
把急需人才培養出來,讓醫生待遇提升上去
我國醫學生數量并不算少,但是結構存在問題。
秦懷金給出了一個數字:6.6%。這是我國全科醫生占醫生隊伍總數的比例。“在英美等發達國家,這一數字一般是在30%到40%。”秦懷金坦言,這樣一個醫學人才隊伍結構,和醫改提出的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的要求,差距非常之大。
全科醫生是老百姓健康的守門人,而現在,它是我國整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里的短板。問題一是出在供給側,二是出在崗位吸引力。秦金林表示,要創新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通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助理全科醫生培訓、訂單定向培養、轉崗培訓等方式,多途徑加大全科醫生培養力度。“另外,加大薪酬制度改革,使我們在基層工作的全科醫生能夠得到有尊嚴的收入。”
要提升醫學對優秀學生的吸引力,還得來點“實際”的。
《意見》指出,要加快建立適應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理順醫療服務價格,體現專業技術勞務價值。要健全人才評價機制。本科以上學歷畢業生經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并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的,可直接參加中級職稱考試,通過者直接聘任中級職稱。要拓寬人才發展空間。增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高級專業技術崗位比例。要創新人才使用機制。對急需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緊缺人才等可由醫院采取考察的方式公開招聘。基層衛生計生事業單位招聘高層次和緊缺專業人才,可直接考察聘用。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太原出臺人才新政:院士可享240萬安家費100萬津貼2018-02-14
- 寧德“重金”引進高層次教育人才 須在寧任教至少5年2018-01-29
- 福建省高技能人才總量超百萬 五年增長超80.5%2018-01-17
- 800萬房補+百萬年薪 長江學者為何“身價”飆漲2018-01-16
- 福建省高技能人才超百萬 五年增長超80%2018-01-16
- 勞基“新法”3月即將上路 業者:將全面顧及員工權益2018-01-15
- 臺灣大學新任校長管中閔:臺大預見變化超前布局2018-01-08
- 臺灣教授出走大陸?蔡英文:明年投入32億留人才2017-12-19
- 福建人才專項資金將達3.87億 以引進高層次人才2017-12-19
- 服務平臺助力人才回歸為海歸“落地”搭好橋梁2017-12-05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杭州男生將赴劍橋留學:差點不想去嫌校園冷清2018-02-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