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建設從今年2月在復旦大學達成“復旦共識”,到4月在天津大學發布“天大行動”,再到5月、6月在湖南工程學院(湘潭)和溫州大學提出“湘浙倡議”,直到6月9日教育部在北京形成新工科建設“北京指南”,在半年時間里,被譽為“半路殺出”瞬間就“火”的新工科的熱度一直在持續。這種熱度最直接的體現是“新工科”的百度搜索結果達到1000萬條。
新工科建設正在進入越來越多高校的視野,尤其在當前面臨著轉型發展重任的地方高??磥?,新工科建設給其轉型提供了重要的抓手。因此,對他們而言,新工科建設既是挑戰,更是機遇。
地方高校要把握好大趨勢
“教育只是嵌入整個社會體系的一個子系統,我們要跳出教育看教育。江蘇省高等教育發展的外系統環境正在發生巨大而深刻的變化,處在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換期。高等教育的發展,要主動因應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大趨勢,從這個趨勢中找規律、找定位、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辦法。”在7月15日常州工學院舉行的“地方高校轉型與新工科建設”研討會上,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成斌如是說。在他看來,新經濟、全球化、科技和產業革命雖然“高大上”,但并非與地方高校沒有關系。事實上,在互聯網深刻改變各行各業、創新企業正在異軍突起、制造業智能化趨勢方興未艾、“雙創”厚植新經濟發展沃土的今天,地方高校要實現轉型發展,就必須“胸懷天下”。
那么,地方高校如何把握好“大趨勢”呢?與企業的無縫對接顯然是一個很好的著力點。一方面,地方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與經濟社會契合度不高的短板,面臨著向應用型轉型的命題;另一方面,許多企業處于市場競爭的一線,對產業和科技發展的風向標更為敏感,一些企業在研發上投入巨大,像華為的研發投入在2016年度達到了110億美元。在企業創新力量大大增強的情形下,地方高校與企業的密切合作可以促使高校緊跟時代潮流。
因此,無論是在本次會議出臺的“新工科建設——江蘇舉措”還是之前的“湘浙倡議”,與企業密切合作都是重要內容。“如‘江蘇舉措’提出建立行業企業深度參與的高校治理結構,建立健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體制機制,實現高校與行業、企業全方位、實質性合作,實現人才培養規格與產業行業發展和用人單位實際需求無縫對接;貼近產業需求,建設一批產教融合、校企共建共管的集學生培養、員工培訓、技術創新、產品研發于一體的產業學院或行業特色學院,建設一批直接服務區域產業的技術創新服務平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張大良說。
以“新工科”助力轉型發展
引導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2014年以來地方高校面臨的最迫切的改革與發展重任。雖然地方高校轉型的方向明確為“應用型”“地方性”,但“轉什么”“怎么轉”“誰來轉”“轉到哪”仍然需要地方高校通過具有實效的實踐來回答。在這種情形下,“半路殺出”的新工科因為在理念和實際操作上和地方高校轉型發展具有很好的契合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指導性,而受到地方高校的青睞。
比如新工科建設強調“交叉融合”。“新工科建設應對的是新經濟,新經濟是一個跨行業、跨領域的概念,我們在轉型中就要注重這個特征。”常熟理工學院副院長張根華說。他所在的學校重點建設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交叉融合了物理學、材料學、電子科學與技術、檢測技術與自動化等多個學科,瞄準的是江蘇省在光伏產業、鋰電產業、新能源汽車、沿海風力發電等新能源產業上進行布局形成的產業鏈。
再如新工科建設強調“動態”。“新經濟是一個動態的、相對的概念,因為經濟發展總是在推陳出新。相應的,新工科建設要有動態調整機制。這就要求我們在轉型的時候要結合大眾需求、市場需求、產業依托和學校條件,動態地設置、調整、撤銷專業。”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副院長崔驥說。最近,他所在的學校停招了電子科學與技術、市場營銷等專業,新增了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汽車服務工程等專業,還重點建設了機器人學院、大數據學院,雖然這所學校是一家獨立學院,但受益于靈活調整,上述兩個學院已入選教育部的計劃或項目。
還有新工科建設的核心定位是“人才質量”。“提高質量是所有高校的命題,但對于地方高校而言,卻有不一樣的內涵。新工科建設提出地方高校要對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發揮支撐作用,努力培養不同類型的卓越工程人才,這是我們在轉型中需要把握好的重點。”
常州工學院副校長王傳金說。常州工學院以常州市重點發展的十大產業鏈和十大新興產業“因地而設”十大專業群,針對生源的多樣化,提出培養卓越應用型、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復合應用型三種人才,分別制定了與之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方案,從而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新工科建設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建議地方政府尤其要在專項資金和政策上進行支持,以新工科建設為契機,助推地方高校轉型發展。”張大良說。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亞洲最長!高校教學樓長700米似彎弓2018-02-01
- 福建省出臺多項舉措推進農業綠色發展2018-01-31
- 廈門將推動社會資本投資高端養老 今年將建15個智慧養老示范社區2018-01-31
- 寧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再發力 計劃投資72.2億元2018-01-25
- 高校被指以實習名義派學生打工:不實習沒有畢業證2018-01-24
- 注意!這46所高校要改名 十多所學院擬改稱大學2018-01-23
- 給老師“下菜單”讓學生當主角 高校思政課“火”起來2018-01-22
- 成都高?,F“館霸”:一年泡1185次圖書館2018-01-22
- 遼寧將取消高考錄取批次 本科高校擬設為60所左右2018-01-16
- 800萬房補+百萬年薪 長江學者為何“身價”飆漲2018-01-16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杭州男生將赴劍橋留學:差點不想去嫌校園冷清2018-02-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