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僑胞回國發展,保障華僑在國內合法權益,加強僑務法治建設,既是僑之所盼,亦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的重要一環。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正式將依法維護海外僑胞權益納入依法治國的框架。有僑務專家指出,此決定相當于“依法治國”理念在涉僑事務中的基本指導方針。
十八大以來,在法治精神的引領之下,中國僑務部門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創新工作,出臺了一系列涉僑政策法規。
2015年7月,中國首部華僑權益保護地方性法規《南京市華僑權益保護條例》正式實施。當年10月,《廣東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施行,這是中國第一部保護華僑權益的省級綜合性地方法規。
2016年,江蘇、福建、貴州、上海、湖北五地相繼出臺華僑權益保護法規,涉僑立法的步伐邁得更大。
這些法規針對華僑投資權益、捐贈權益等單項領域的保護,更多的則是綜合性法規,就華僑政治、人身、社保、教育、財產等多方面權益做了具體規定,可操作性更強,提供全方位“護僑”服務。
有了僑法“護航”,僑胞們的“獲得感”隨之提升。
據了解,依據《廣東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規定,江門至今已成功解決出國注銷戶籍,歸國后因護照、定居證過期及無證件無法落戶人員共約200人。
暨南大學法學院院長朱義坤在受訪時曾表示,保護華僑權益是發揮僑務資源優勢的前提。“中央重視、地方先行先試,維權立法工作大有可為。”
研究僑務法的專家認為,地方性的立法嘗試為全國性華僑權益保護立法提供了實踐經驗和法律借鑒。
2017年5月起,全國人大常委會就華僑權益保護情況開展專題調研,調研圍繞華僑在回國投資置業、創新創業及其在出入境、居住、醫療、子女教育等方面正當權益的保護情況,以推動國家層面華僑權益保護立法。
立法護僑步伐不止,依法行政、依法護僑的社會氛圍亦日益濃厚。
各級僑務部門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僑法普及,強化僑法權威。廣東省僑辦2016年起在全省支持建設了一批“為僑法律服務工作站”,為僑界民眾提供法律咨詢和援助服務。
僑鄉浙江青田成立了中國首個涉僑糾紛調解中心,并聘任華僑擔任調解員。在湖南省,法院系統全部建立了涉僑訴訟綠色通道。
2017年召開的全國僑務工作會議上,國務院僑辦主任裘援平表示,“十三五”時期將從完善涉僑法規政策體系、推動涉僑法規政策有效實施、深入開展涉僑法治宣傳教育三方面加強僑務法治建設。
有理由期待,未來涉僑權益保護將全面實現有法可依。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高3萬元 新版港澳臺僑學生獎學金管理辦法出臺2017-11-17
- 福建將在全省推廣臺胞權益保障法官工作室2017-11-09
- 長榮空服員爭權益 賀陳旦:不能只靠外部工會2017-08-02
- 福建規范華僑來閩定居 已受理申請3.16萬件2017-06-09
- 銀監會:今年將加快對銀行股東代持等重點領域立法工作2017-05-18
- 家電回收條例有望年內出臺2017-04-13
- 一個商人管理美國的最大影響,就是讓商業和政治聯姻了2017-04-08
- 華僑遭警察槍殺 巴黎200人街頭抗議:醒醒吧!國家仍受欺壓2017-03-31
- 福建省將著力打造“一帶一路”僑務文化交流項目2017-03-31
- 緬北發生軍事沖突致30死 發生內戰的原因是什么?2017-03-07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杭州男生將赴劍橋留學:差點不想去嫌校園冷清2018-02-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