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山霞鏡小學投用后,提供了1620個學位。
如何破解“入園難”?如何實現普惠教育?如何解決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問題?在22日召開的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圍繞群眾普遍關注與反映強烈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以及《關于加快教育事業發展的實施方案(討論稿)》等補齊教育短板有關政策措施,與會代表進行了熱烈討論。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是我們的工作目標。”福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通過加大政府財政投入、扎實推進教育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等措施,加快補齊教育事業短板,促進各類教育朝優質、均衡、特色的方向發展。
擴充普惠民辦園
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隨著福州市經濟發展,大批重點項目落地,大量務工人員涌入我市,優質普惠性的學前教育資源缺口明顯,成為一塊突出的短板。
為破解學前教育發展難題,倉山區大膽創新,先試先行。倉山區教育局局長陳樹仁介紹,“十二五”期間,倉山區通過新建、改擴建等方式新增14所公辦幼兒園,新增學位4120個;通過鼓勵現有民辦園轉辦普惠園、將小區配套園移交用于舉辦普惠園等渠道,擴充普惠性民辦園。截至目前,倉山區內有普惠民辦園4所,為群眾提供普惠學位1433個。“近期還將認定3所民辦幼兒園為普惠園;另有7所新建小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正在進行園所裝修,力爭明年投入使用,預計新增普惠學位3240個。屆時,更多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普惠的學前教育。”陳樹仁說。
鼓樓區則從加快校園建設方面,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鼓樓區副區長高翔介紹,2007年以來,該區通過征地擴建、重建及擇址新建等多種方式,新建20座小學校舍,新增班級數122個,新增學位約5500個。值得一提的是,計劃于明年3月投用的屏山小學新校能容納48個標準班級,可增加1350個學位。高翔表示:“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都將為推進全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茶園山中心小學老師指導學生培養良好行為習慣(資料圖)
優化師資配置
提升隊伍素質
全市教育工作會議明確,將探索建立多渠道的教師補充機制,加大緊缺學科教師、幼兒園教師的招聘力度,通過靈活多樣的招聘辦法,逐步緩解基礎教育教師剛性缺編和結構性缺編等問題。
福州教育學院四附小校長林莘對此舉拍手稱好。“這是教師隊伍期待已久的好消息!”她表示,與新城區新建校招生規模的急速擴大相比,教師編制的增加顯得相對滯后,“如果能切實解決教師編制和編外聘用教師待遇等基本問題,將進一步促進教育教學發展”。
“閩侯縣通過實施名師工程,推進教師校際交流,師資配備逐步均衡,‘擇校熱’在一定區域內逐漸降溫。”閩侯縣教育局局長蘭天金介紹,從2010年到2016年,閩侯縣有228名校長和2530名教師參加校際交流。以青口小學學區為例,閩侯實驗小學校長陳炳建交流到該學區后,片區內的11所小學在辦學條件、教育教學管理、教育質量、學生素質培養等方面有了明顯提升,得到教師、學生及家長的普遍好評。
注重產教融合
提升職業教育水平
“這次會議和《關于加快教育事業發展的實施方案(討論稿)》,都關注到了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補短板工作。我認為很及時、很有必要。”福州旅游職業中專學校校長劉小健說,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企業轉型升級都進入一個新階段,對人才的需求跟過去很不一樣,“不僅有能力、素質、技能方面的要求,更要求具備職業精神,包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這要求我們的職業教育要更加重視產教融合”。
劉小健表示,產教融合有兩項工作非常重要,一是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建設,二是校企互派互聘的師資隊伍建設,特別需要企業的能工巧匠、大師、傳承人等加入。近年來,福州旅游職業中專學校通過現代學徒制平臺,已與旅游、酒店、餐飲、傳統工藝美術等企業合作建立了幾十家實訓基地,實現校企聯合培養、協同育人。“下一步,學校將與企業進一步細化人才培養方案,對學生就業創業給予更具體的指導,通過創新帶動創業,創業帶動就業,培育更多符合產業發展新要求的人才。”
倉山霞鏡小學投用后,提供了1620個學位。(資料圖)
福州新聞網8月24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謝微 楊瑩 /文 葉義斌/攝)如何破解“入園難”?如何實現普惠教育?如何解決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問題?在22日召開的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圍繞群眾普遍關注與反映強烈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以及《關于加快教育事業發展的實施方案(討論稿)》等補齊教育短板有關政策措施,與會代表進行了熱烈討論。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是我們的工作目標。”福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通過加大政府財政投入、扎實推進教育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等措施,加快補齊教育事業短板,促進各類教育朝優質、均衡、特色的方向發展。
擴充普惠民辦園
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隨著福州市經濟發展,大批重點項目落地,大量務工人員涌入我市,優質普惠性的學前教育資源缺口明顯,成為一塊突出的短板。
為破解學前教育發展難題,倉山區大膽創新,先試先行。倉山區教育局局長陳樹仁介紹,“十二五”期間,倉山區通過新建、改擴建等方式新增14所公辦幼兒園,新增學位4120個;通過鼓勵現有民辦園轉辦普惠園、將小區配套園移交用于舉辦普惠園等渠道,擴充普惠性民辦園。截至目前,倉山區內有普惠民辦園4所,為群眾提供普惠學位1433個。“近期還將認定3所民辦幼兒園為普惠園;另有7所新建小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正在進行園所裝修,力爭明年投入使用,預計新增普惠學位3240個。屆時,更多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普惠的學前教育。”陳樹仁說。
鼓樓區則從加快校園建設方面,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鼓樓區副區長高翔介紹,2007年以來,該區通過征地擴建、重建及擇址新建等多種方式,新建20座小學校舍,新增班級數122個,新增學位約5500個。值得一提的是,計劃于明年3月投用的屏山小學新校能容納48個標準班級,可增加1350個學位。高翔表示:“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都將為推進全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茶園山中心小學老師指導學生培養良好行為習慣(資料圖)
優化師資配置
提升隊伍素質
全市教育工作會議明確,將探索建立多渠道的教師補充機制,加大緊缺學科教師、幼兒園教師的招聘力度,通過靈活多樣的招聘辦法,逐步緩解基礎教育教師剛性缺編和結構性缺編等問題。
福州教育學院四附小校長林莘對此舉拍手稱好。“這是教師隊伍期待已久的好消息!”她表示,與新城區新建校招生規模的急速擴大相比,教師編制的增加顯得相對滯后,“如果能切實解決教師編制和編外聘用教師待遇等基本問題,將進一步促進教育教學發展”。
“閩侯縣通過實施名師工程,推進教師校際交流,師資配備逐步均衡,‘擇校熱’在一定區域內逐漸降溫。”閩侯縣教育局局長蘭天金介紹,從2010年到2016年,閩侯縣有228名校長和2530名教師參加校際交流。以青口小學學區為例,閩侯實驗小學校長陳炳建交流到該學區后,片區內的11所小學在辦學條件、教育教學管理、教育質量、學生素質培養等方面有了明顯提升,得到教師、學生及家長的普遍好評。
注重產教融合
提升職業教育水平
“這次會議和《關于加快教育事業發展的實施方案(討論稿)》,都關注到了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補短板工作。我認為很及時、很有必要。”福州旅游職業中專學校校長劉小健說,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企業轉型升級都進入一個新階段,對人才的需求跟過去很不一樣,“不僅有能力、素質、技能方面的要求,更要求具備職業精神,包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這要求我們的職業教育要更加重視產教融合”。
劉小健表示,產教融合有兩項工作非常重要,一是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建設,二是校企互派互聘的師資隊伍建設,特別需要企業的能工巧匠、大師、傳承人等加入。近年來,福州旅游職業中專學校通過現代學徒制平臺,已與旅游、酒店、餐飲、傳統工藝美術等企業合作建立了幾十家實訓基地,實現校企聯合培養、協同育人。“下一步,學校將與企業進一步細化人才培養方案,對學生就業創業給予更具體的指導,通過創新帶動創業,創業帶動就業,培育更多符合產業發展新要求的人才。”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澳大利亞教育出口價值提升 中國留學生消費大增2018-02-08
- 福建加快補齊教育短板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2018-01-31
- 榕留學生同學會舉辦“走進新時代創新創業峰會”2018-01-25
- 國際學校孩子都土豪還愛攀比?聽這位媽媽怎么說2018-01-24
- 圓學生教師夢澳維州大學允許大二生改修教育課2018-01-24
- 福州市首條地下綜合管廊露“真容”2018-01-24
- 海滄區招聘50名編內教師 非本地戶籍也可報名2018-01-23
- 遼寧將取消高考錄取批次 本科高校擬設為60所左右2018-01-16
- 福州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系列活動熱力啟動2018-01-12
- 福州市電子競技協會成立 規劃引入頂級賽事2018-01-11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杭州男生將赴劍橋留學:差點不想去嫌校園冷清2018-02-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