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這句歌詞即將成為現實。在英國倫敦的富裕家庭開始流行學習中文,這跟英國人勸說他人學習英語的傳統形成強烈反差。在外國人眼中,學習中文,現在被視為一項不錯的投資,中文成為一塊炙手可熱的“敲門磚”。
好投資!倫敦富裕家庭開始流行學中文
主要限于倫敦富裕家庭,有對學中文的熱衷,這似乎與英國人勸說他人學習英語的傳統反差甚大。前財政大臣喬治 奧斯本(George Osborne)曾撥款1000萬英鎊讓英國小學引進中文課程。
“我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如果一個六個月大的孩子來到我們這里,一周50小時,一直待到5歲,他們的口語將很流利,”2015年(自己的兒子出生后)創立Hatching Dragons(英國首家中英雙語托兒所)的肯尼德 約翰(Cennydd John)說。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去看看YouTube上的視頻,約翰說。
美國如今有幾百所提供浸入式普通話教育的學校,而且不僅僅分布在沿海地區,今年的“全美中文大會”(NCLC)吸引了1200多名教師及其他與會者到休斯敦交流經驗。
“中文是一門新興語言,因為中國正崛起為一個政治經濟大國,”語言學教授安東內拉 索拉切(Antonella Sorace)說,“學習中文被視為一項不錯的投資。 ”索拉切教授創立了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雙語研究中心”(Bilingualism Matters)。或者,如古魯納坦所言:“(未來)很多中國人將說著很棒的英語,但中文是一塊敲門磚。”
肯辛頓偉德學校是研究中國傳媒的專家戴雨果(Hugo de Burgh)教授的創意,該校籌備多年才正式開校,原因主要在于難以在西倫敦找到校舍。上月,該校首批15名學生前來報到。其中三人可以講流利的普通話,約一半的學生是普通話零基礎。他們被來自美國、南美、俄羅斯、歐洲和英國的父母送到了這里。
肯辛頓偉德的校長喬·華萊士(Jo Wallace)形容這些家長為“對自己孩子期望頗高的、與中國打交道或明白中文重要性的高智商商界人士”。
完全浸入式中文教學學校 能“保障前途”
作為在新加坡一個講英語家庭長大的女孩,普雷瑪 古魯納坦(Prema Gurunathan)當年被迫學會了普通話。如今,生活在倫敦西部的她,正想方設法讓自己的兒子學習普通話。
古魯納坦堅持他們位于漢莫史密斯(Hammersmith)的家每周一半時間講普通話。上月,她和丈夫把自己三歲半的孩子送到了倫敦新設立的一所承諾給學生提供完全浸入式中文教學的學校——肯辛頓偉德(Kensington Wade)。“它開發智力,教文化,還能‘保障前途’,可以這么說,”古魯納坦在解釋為何選擇這所學校時說。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英國人學外語欠熱情 “脫歐”加劇語言技能缺乏2018-01-25
- 全球“漢語熱”持續發酵投資中文等于投資未來2018-01-22
- 德國課堂上掀中文熱 “中國迷”稱想到中國生活2018-01-11
- 加拿大28萬人講中文 華裔不懂英語也可溝通2017-12-29
- 中文是優勢 美國華裔新移民學生不應放棄2017-10-26
- 中文保姆在美國市場越來越吃香,最高年薪達84萬2017-09-18
- 臺灣當局力推“語言多元化”意在“文化臺獨”2017-08-23
- 泰星Mike為什么能在中國那么火?Mike:坐車都用APP學中文2017-08-22
- 臺當局力推“國家語言多元化”的背后2017-08-22
- 中文成美國居民第二常用外語 常用人口達210萬2017-07-09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杭州男生將赴劍橋留學:差點不想去嫌校園冷清2018-02-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