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活動現場
“各種顏色的皮膚,各種顏色的頭發,嘴里說的念的開始流行中國話”,這句歌詞正成為全球“漢語熱”的生動描述。近日,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舉行的第三屆在甬外國人漢語大賽中,來自韓國、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突尼斯、伊朗、烏克蘭等國的漢語愛好者“群英攻擂”,并通過展示“中式”絕活,講述自己的“漢語情緣”。
今年16歲的柳浩娟來自韓國,從琢磨漢字的橫豎撇捺,到研究文言文中的通假、句式,“中國元素”已融入到她的生活之中。但回憶起初學漢語的糗事,她還是感慨萬分。“剛開始完全聽不出漢語聲調的差別,因為韓文發音中很少有這種聲調上的區分,所以學起來會非常困難。而且音調不同,字的含義便大相徑庭,也因此鬧出過不少笑話。”柳浩娟說。
拗口復雜的漢語發音也曾讓印度尼西亞留學生楊漢平感到很吃力。他笑著說:“除了聲調以外,漢字的前后鼻音和平舌卷舌音也都很難,而且詞序之間的‘排列組合’千變萬化,‘難度系數’非常高。”
盡管漢語學習常常讓選手們焦頭爛額,但其“魔力”依舊使人樂此不疲。
到中國已有4年的印度尼西亞留學生魏權漢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說到學習漢語的最大感受,魏權漢表示雖然很難,但樂趣無窮。
“唐詩宋詞妙趣橫生、文言文令人回味無窮……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學習漢語對我來說是一種非常棒的體驗。”除了精通古典,魏權漢對中國網絡用語的“熟練度”亦非常高,“萌妹子”“藍瘦香菇”等網絡熱詞不時從他口中蹦出來。他表示,希望與發展中的中國共同前行。
在全球興起的“漢語熱”背后,是中國顯著增強的經濟實力及日益提高的國際地位。
柳浩娟說,她在10歲時就被父母送到寧波的國際學校讀書。“中國近幾年的高速發展,讓我父母覺得學好漢語對我將來的發展有非常大的幫助。今后我希望能夠借助漢語優勢,從事中韓貿易相關工作。”
來自伊朗的月亮表示,學中文的初衷除了對中國文化感興趣,也是為了今后更好地發展。“現在,漢語熱席卷全球,‘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學會漢語也意味著掌握更多發展機遇,這份紅利一定要緊緊抓住。”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學校被注銷40多名中國留學生新西蘭陷困境2018-02-23
- 中國留學生在澳悉尼遭遇車禍 頭部重傷生命垂危2018-02-23
- 留學生疑遭撒旦教威脅驚動大使館 道歉稱惡作劇2018-02-14
- 在滬留學生春節當起快遞員 坦言找路是難題2018-02-12
- 外國留學生春運“上崗”高鐵站:點贊中國 點贊高鐵2018-02-12
- 海外中國留學生訴心聲:春節將至 失落感也來了2018-02-09
- 澳大利亞教育出口價值提升 中國留學生消費大增2018-02-08
- 英國內政部:不會重新引入留學生畢業后工作簽證2018-02-06
- 留學生伯克利校園偶遇譚晶 素顏清純引網友稱贊2018-02-06
- 清華北大太難考? 想上名校的中國人赴日留學2018-02-06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杭州男生將赴劍橋留學:差點不想去嫌校園冷清2018-02-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