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人民網微信
國外的醫療體系和國內有很大的不同,學子需要提前了解,才能有備無患。不同國家的醫療體系各不相同,乍一眼看上去會讓人摸不著頭腦。比如,在美國就有校內醫療中心、醫院和家庭醫生等就醫途徑;英國則以社區醫療為基礎,醫院針對大病或者急病,而一般病情則需要選擇社區中的私人診所或學校醫院。
發達國家的福利體系非常完善,甚至有些國家看病不需要花錢。但是很多優惠政策只針對本國公民,留學生則需要繳費或購買保險才可以享受相應的服務。比如,英國本地居民的醫療全部免費,但是留學生則必須要在辦理簽證的同時繳納150英鎊的費用,才可以順利拿到簽證并享受后續的醫療服務。
據在美國紐約大學就讀的張文(化名)介紹,美國的留學生必須要購買醫療保險,可以選擇由學校或者第三方機構提供的保險項目。一般來說,學校提供的保險價格較貴,在2000美元至4000美元不等,而第三方機構的保險則可以低至幾百美元。由于提供的醫療服務不同,留學生可以在仔細了解之后,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選擇。
提前了解各國的醫療政策,看似繁瑣,但對于學子來說,卻是今后留學生活的重要保障。此前曾經有網友因為沒有購買保險,在美國拿到了170萬美元的天價醫療賬單。其實,只要多加留意,獲取相關信息并不困難。“很多學校在新生入學注冊的時候都會向學生介紹這些信息。”在英國留學的李晨(化名)介紹說,“大多數赴英學子會在留學伊始即到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注冊,之后就可以享受醫療服務了。”
熟悉就診流程
很多學子提及,需要提前熟知各類復雜的就診流程。在國外就醫,預約排隊的現象很常見,比如在英國就醫就需要提前預約。如果不是什么大病急癥,相比去醫院看病,自己買些非處方藥服用可能更方便一些。正在英國留學的揚揚(化名)介紹說:“雖然在英國看病不需要再繳納其他費用,但是通常需要排隊很久。”
張文介紹說,在就診過程中,美國的護士、醫生助理、醫生需要進行多個步驟的檢查和詢問,整個過程相對來說比較耗時。
因此,很多學子有了頭疼腦熱都選擇自己買些藥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就診價格,一些學子直言:“在國外真不太敢生病,大家都知道生病去醫院要花很多錢,所以如果有了感冒發燒之類的小病,都會選擇自己去藥店買藥解決。”另一方面,與國內不同,國外對于退燒藥、消炎藥的使用規定更嚴格,一般情況下很少直接注射治療。
學會照顧自己
留學海外,不論是學生本人還是家中父母,都希望學子留學期間身體健康,少災少病。不少家長為防萬一,早早就為孩子準備好了各類常用藥。由于氣候環境和飲食與國內不同,學子難免會有些不適反應,所以更應該多加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讓疾病遠離自己。
國外的飲食以冷食或快餐為主,留學生坦言,吃這樣的食物非常容易引起胃痛,高熱量的食物也容易讓人發胖。因此,很多學子選擇自己做飯,練就了一手好廚藝,吃得既美味又健康。學習壓力往往令學生難以保證規律的作息時間,熬夜復習、寫論文都是常事,時間長了會導致免疫力低下,更容易生病。歐美國家的人比較重視運動,往往從小就養成了鍛煉的習慣,所以大學里配備有完善的健身設施。在這樣的氛圍中,許多中國學生也養成了運動健身的習慣,積極主動地去鍛煉。健康的生活習慣能夠提高身體素質,改善精神狀態,是學子順利完成學業的保障。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7年11月16日 第 09 版)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學校被注銷40多名中國留學生新西蘭陷困境2018-02-23
- 中國留學生在澳悉尼遭遇車禍 頭部重傷生命垂危2018-02-23
- 留學生疑遭撒旦教威脅驚動大使館 道歉稱惡作劇2018-02-14
- 在滬留學生春節當起快遞員 坦言找路是難題2018-02-12
- 外國留學生春運“上崗”高鐵站:點贊中國 點贊高鐵2018-02-12
- 海外中國留學生訴心聲:春節將至 失落感也來了2018-02-09
- 澳大利亞教育出口價值提升 中國留學生消費大增2018-02-08
- 英國內政部:不會重新引入留學生畢業后工作簽證2018-02-06
- 留學生伯克利校園偶遇譚晶 素顏清純引網友稱贊2018-02-06
- 清華北大太難考? 想上名校的中國人赴日留學2018-02-06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杭州男生將赴劍橋留學:差點不想去嫌校園冷清2018-02-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