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來自云貴高原,從小失去父親,在母親的撫養下長大。2014年,她通過自主招生“自強計劃”圓夢清華大學,入校后卻面臨不會上網、不會解題等眾多挑戰,甚至一度擔心自己會因為成績差被勸退。但最終,這個堅強的彝族女孩兒扛住壓力實現了“涅槃”:學習成績從倒數變成全系第一,如今她正在申請赴美深造,希望獲得博士學位后報效祖國。她叫鐘玲,不久前剛剛獲得象征著清華本科生最高榮譽的特等獎學金。
跟鐘玲聊起她的成長歷程,她說自己最感謝母親和清華。母親的悉心撫養讓她無憂無慮地長大,專心于讀書;而清華為自己打開了一扇認識世界、了解自己的大門,讓她意識到只要自己自信、努力,未來就有無限的可能。
“自強計劃”打開清華大門
鐘玲是云南曲靖宣威市人,在她半歲時,父親就因病去世,只有初中學歷的母親扛起了養家的重擔。“沒有正式工作,她去企業食堂做過飯,去別人家帶過孩子,在宿舍樓做過保潔阿姨,非常辛苦,就為了能把我撫養長大,培養成才。”鐘玲說,即使母親一個月工資只有1000元出頭,她都堅持讓女兒接受當地最好的教育,“只需要念好書,別的我什么都不用管。”
鐘玲很爭氣,成績一直位居年級第一,不過對于上清華大學,她依然不敢奢望。高三第一學期期末,幸運之神悄然降臨,她所在的宣威一中老師帶來清華“自強計劃”報名的消息。“老師說你去試試吧,肯定行。我卻有些猶豫,覺得自己肯定競爭不過大城市里的同齡人,反而會耽誤高考復習,得不償失。”鐘玲坦言。
在老師的反復鼓勵下,鐘玲報了名。2014年1月,她在老師的陪同下平生第一次坐飛機離開云南來到北京。清華園很大,鐘玲逛得匆忙,她只記得大禮堂和清華學堂古樸雅致,第六教學樓現代宏偉,“在這里上課肯定是一種享受。”從此她對清華更加向往。
回想起自己在“自強計劃”測試中的表現,鐘玲并不滿意。“數學有幾道題都不太會,面試時老師問我對春運的理解,我回答得也并不好,因為很少離開宣威,基本感受不到春運。”
或許是她過于謙虛了,或許是她提交的材料已經足夠說明問題,鐘玲最終獲得了清華“自強計劃”降40分錄取的優惠。半年后,她以690分、全省理科第59名的成績通過“自強計劃”被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錄取。
學習成績從倒數到全系第一
2014年8月,鐘玲獨自一人坐上了北上的火車。為了省錢,她沒讓母親陪同,買的也是最便宜的硬座車票。來到北京后鐘玲發現,挑戰才剛剛開始。
清華校園很大,學生幾乎人手一輛自行車,鐘玲不會騎車;大學生選課、交作業都需要電腦,鐘玲的電腦技能幾乎是零。生活技能不熟練也就罷了,沒想到自認為最擅長的學習也遭遇了挫折,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寫。她說自己至今還記得那個在逸夫館3樓的下午,她苦想了4個多小時也沒能做出微積分作業的一道證明題,無奈之下只好借來同學的作業參考,同學的作業本上,那道題只寫了半頁紙,思路卻異常清晰,“頓時我的內心充滿了無力感。”
大一前半個學期,鐘玲一直處于巨大的壓力中,生怕自己會掛科被勸退。沒有別的辦法,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學習上。整個十一長假就在老圖書館度過。白天自學,晚上就去清華特有的“答疑坊”找師兄師姐指點迷津。自己的刻苦加上老師、同學的幫助,第一學期期末,鐘玲微積分考了96分,“這種幸福感超過了中學時代的任何一次考試。”她說。
鐘玲逐漸適應了清華的生活,找到了自己的節奏,學習先是從倒數變成了全系前20,大一第二學期就考到了全系第一,大學三年總成績在所學專業排名第三。這一段逆襲的經歷讓她更加相信勤奮的力量,也塑造起她原本匱乏的自信心。后來鐘玲才發現,只要認真學習、踏實完成作業,在清華要想被“掛科勸退”并不容易,“我所知道的那些勸退生,基本都是在大學里沉溺游戲,幾乎不上課、不寫作業。”
走出國門發現更大的舞臺
如今大學生出國已經不是什么稀罕事。尤其是在清華這樣的名校,大部分學生在本科期間就有出國交流、實踐的機會??蓪τ阽娏醽碚f,出國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家里的條件不可能承受這筆費用,光飛機票就買不起。”
幸運總是眷顧勤奮的人。“大一下學期,在一節大學物理課上,我收到輔導員的微信,說學校給了‘自強計劃’學生兩個前往牛津大學學習的名額,費用由學校承擔,其中一個名額給我。”鐘玲說之后整節課,她都一直在努力克制激動的心情。
2015年夏天,懷著激動的心情,鐘玲開啟了為期三周的牛津之旅。徜徉于世界最頂尖的大學,她和同學們泡圖書館、進實驗室、聽講座、做研究,收獲了此前從未有過的經歷,“整個牛津都是一個非常寧靜的地方,無論學生還是老師,他們專注學問的純粹值得我學習。”鐘玲說。
從清華走向世界的大門從此對鐘玲打開了。大三寒假,她再次前往英國,在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開展學術交流。這次交流幫助鐘玲和伙伴們解決了多個科研測試難題,也讓她萌生了出國讀博士做研究的想法。大三快結束時,鐘玲隨第20屆大學生訪日代表團,訪問了歐姆龍、日立等5個著名企業,并且到京都大學和一橋大學進行了文化交流。在日本她見識到了企業的科研,比在實驗室的研究更加貼近生活,也讓她明白科研能為社會貢獻很多,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改變。之后的暑假,鐘玲又去了美國特拉華大學參加學術交流。“世界就像一幅畫軸一樣逐漸在我眼前打開,我也在學校的支持下一步步走上更大的舞臺。”
希望出國深造后報效祖國
去年10月,實驗室指導老師張強告訴鐘玲,系里決定推薦她參加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的評選,“我特別驚訝。因為在清華園,優秀的人太多了,我并不是最優秀的那個。”她說,在老師的鼓勵下,她開始準備參評材料。“我是通過‘自強計劃’進入的清華,在校期間從未放棄過自己,‘自強’是我的標簽。”她說。11月份,鐘玲通過特等獎的最后答辯。當晚,母親不知道從哪兒得到的消息,從家鄉打來電話祝賀。
獲得特等獎后,鐘玲并未放松對自己的要求。眼下,臨近期末,她更忙了。再有一學期鐘玲就將本科畢業,她已經決定前往美國留學,最近正在準備各種申請材料,“我出國想做電解水催化方面的研究,讀完博士肯定就會回國。”她說自己喜歡國內的工作、科研氛圍,還能夠報效國家。當然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割舍不下母親,“工作后肯定會把她接過來一起生活的。”
回想過去的三年多大學時光,鐘玲說特別感謝清華,不僅給了自己足夠的物質關懷,每個月1000多元的各種補貼讓她不用再向家里要錢,更重要的是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讓她大學的每一步都走得堅定而踏實。清華為鐘玲打開了一扇認識世界的大門,她也更加清楚,只要自信、努力,未來就有無限的可能。母親說得沒錯,讀書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2018年短池世錦賽汪順奪中國首金 2018短池世錦賽賽程介紹2018-12-12
- 9項賽事產8位不同冠軍 女將狀態此起彼伏“無人領頭”2018-10-09
- 2018年法考成績分數查詢入口地址,法考沒過能重考嗎?2018-09-27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澳維州推廣語言項目 幼兒園兒童可學習漢語普2019-04-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