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這是古木參天的清華大學校園一角(2009年5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參考消息網2月8日報道 美媒稱,中國正在成為亞洲高等教育強國,其在亞洲市場的快速崛起沒有放慢的跡象。
據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2月6日報道,當天發布的大學排名顯示中國正在碾壓亞洲競爭對手,并正在挑戰西方的傳統獨霸地位。
報道稱,亞洲最好大學近五分之一在中國,其中多家機構取得巨大進步,常常令日本、韓國的傳統對手付出代價。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雜志出版的亞洲大學排名中,7所中國內地大學排在前20名,另有5所上榜大學來自中國香港。中國香港也首次在前十榜單中占據最多位置,有3所大學上榜。
排名編輯菲爾·貝蒂認為,中國的成功是20年來努力提高高等教育水平的結果。
他說:“中國在《泰晤士報高等教育》排名的表現逐年進步,2018年也不例外。這些結果表明20多年來的專注投資有了回報。”
報道稱,盡管新加坡國立大學排名榜首,但中國的崛起意味著亞洲其他國家的領軍機構在排名中下滑。
雖然日本在排名前350位的大學仍然多于中國(日本有89所大學,中國有63所大學),但中國上榜大學的數量呈上升趨勢。
報道稱,東亞整體鞏固了作為優勢地區的地位,占排名前350位大學的五分之三,雖然也有一些輸家。貝蒂指出,韓國的優勢似乎在衰落。
他補充說,“中國以外的東亞國家需要加倍努力才能在全世界最大的大陸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亞洲十佳大學是:
1。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
2。清華大學(中國內地)
3。北京大學(中國內地)
4。香港大學(中國香港)
5。香港理工大學(中國香港)
5。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
7。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香港)
8。東京大學(日本)
9。首爾大學(韓國)
10。韓國科學技術院(韓國)
然而,雖然這個排名對東亞地區來說是個好消息,南亞地區的表現則不盡如人意。貝蒂說,雖然亞洲前350位大學在南亞的數量更多,該地區在努力應對來自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競爭。
貝蒂指出,雖然印度在亞洲前350位大學中占42席,比去年的33家有所上升,但多家機構似乎退步了。他說:“南亞需要努力才能表現突出。”
報道稱,對中國來說,在亞洲高校界占據統治地位是一個中期目標,長期目標必須是挑戰、甚至取代西方名校。
隨著學生的流動性越來越大,高等教育越發成為一個全球市場,這定然不只是一場白日夢。(編譯/胡溦)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海絲科技創新聯盟有望在廈門成立2019-04-02
- 一游覽車在臺灣花蓮發生車禍 10名大陸游客受傷送醫2019-03-15
- 這3所大學擁有“中國之最”稱號,看看哪些高校上榜了!2019-03-05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澳維州推廣語言項目 幼兒園兒童可學習漢語普2019-04-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