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媒報道,韓國職場加班“文化”盛行,為改變這種情況,韓國政府規定從今年7月開始,超過300人的韓國大企業員工的工作時間由每周最長68小時縮減到52小時。50至299人規模的中型企業及少于49人的小型企業,將分別從2020年1月及2021年7月開始實施該制度。不過,這一規定卻受到了韓國民眾詬病。
工作時間長、加班嚴重的韓國職場“文化”全球出名。2016年,韓國勞動者年均工作時間為2069小時,比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平均時間多305個小時。每周最長工作52小時,盡管是為民謀福利的制度,但真正實行起來卻也給企業員工帶來了不少問題。
報道稱,該制度最具代表性的問題就是“真下班和假下班”的問題。礙于政令,韓國公司要求員工“到點下班”,但實際上給員工分配的工作量并沒有減少,員工回到家仍需繼續處理工作。
同時,工作時間縮短,工資相應減少,也受到詬病。韓國國會預算政策處最近發表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制度實行后,超過300人的大企業員工的月薪減幅平均將達7.9%、中小企業為12.3%。不少員工對此十分不滿,稱“明明是回家變相加班,公司不給錢反而要倒扣錢。”
還有諸如韓國高精尖產業、制造業等一些特殊的行業,每周只工作52個小時并不現實。韓國半導體協會常務安基鉉(音譯)表示,負責開發的員工在研發新技術或新商品時,需要大量的、集中的研究時間,加班甚至徹夜工作都是必需的。
此外,還有意見稱,一刀切地強行把工作時間縮短,可能會降低韓國產業的競爭力。
報道稱,韓國外出營業等外勤較多的職員工作量大,且變數多,很難計算工作時間。因此,有意見認為,工作時間的標準不應以周為單位,以月或是年來計算更科學。如智能手機開發員工在新產品面市前,需要大量加班,但產品出來后的一個月可以多休假,使全年的工作時間符合政策規定。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澳維州推廣語言項目 幼兒園兒童可學習漢語普2019-04-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