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越來越多的臺灣教師選擇來到大陸任教,憑借地緣優勢,福州成為熱門地點。數據顯示,僅在福州地區,目前就有129名臺灣教師任職于各類高校,數量約占全省的40%。
這些年來,臺灣老師為福州帶來了哪些改變,他們在榕城的生活是否如意,又是如何看待未來兩岸人才交流?日前,記者走訪了陽光學院、福州外語外貿學院、福建工程學院、閩江學院、福建農林大學等5所高校,與多名臺籍教師展開對話,傾聽他們在福州任教的故事。
我為福州帶來“臺灣經驗”
在教室設置活動式課桌;實施翻轉課堂改革;學生無需考試,以項目進行考核……一年多來,陽光學院的種種改變與臺灣老師馬彥彬息息相關。
去年,馬彥彬受陽光學院邀請,擔任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學院院長。“我在臺灣任職的學校曾經通過一系列改革實現了在臺排名的快速提升。”恰逢陽光學院進行組織重建,他便借鑒臺灣學校的做法,結合學院發展的特點,再配合福州教育政策的要求,推進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課程體系規劃和實踐基地建立等工作。
經過一年時間,創新創業教育的成果得到學生的肯定,也潛移默化地改變了不少老師的教學方式,甚至有老師提出將電動游戲帶進課堂,增強師生互動。“很難得的是,陽光學院一直秉持著開放的態度,而且具備改革的決心,我對學校未來的發展非常有信心。”
福州給我一個“大舞臺”
“隨著交通項目的逐步成熟,省內對運營管理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在這里我有更大的空間施展抱負。”2011年,在臺灣教師呂英志的推動下,福建工程學院設立了交通運輸系;2013年,學校成立了交通運輸學院,成為省內唯一設立交通運輸一級學科的院校。目前,他正在申報全省第一個交通運輸博士點,有望在2020年實現這一目標。
“剛到福州時,我沒有可借助的力量,是校領導帶著我們往外沖,積極把我們推薦給有關部門和企業,學院才逐步建立了關系,有了更多的合作機會。”呂英志說。
學校給予支持,政策也有傾斜。福州市臺協會會長陳奕廷表示,去年以來,福州市采取措施,積極服務在榕臺灣教師,將臺灣教師確定為在榕臺灣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舉辦在榕臺灣人才中秋座談會、臺灣人才政策咨詢服務、臺灣人才政策實務輔導講座等活動,還設立福州市臺協會人才委員會、福州市臺灣人才服務工作站,聘任2批共136名臺灣人才作為專家庫成員,其中臺灣教師占多數。“越來越多的臺灣教師來福州就業發展,極大促進了閩臺教育學術交流與合作,促進榕臺經濟社會的進一步融合發展。”
我鼓勵臺灣青年來看看
近日,閩江學院臺灣教師黃俊嘉下課后來到教學樓下,掏出手機掃碼解鎖一輛共享單車,騎上它直奔教師宿舍。“學校里使用共享單車很方便,我已經用得很習慣了。”他告訴記者,近一年他感受的福州,與“印象中的大陸”并不一樣。
與黃俊嘉抱有同樣想法的還有福建工程學院的臺灣教師黃嵐鈴。在福州任教3年,她每年平安夜都會收到學生們贈送的小蘋果,寓意平安幸福。“這樣的禮物讓我覺得很溫暖。”黃嵐鈴說,福州變化很快,3年來居住環境明顯改善了,而且辦事效率也有很大的提升。“從前的學歷認證必須要到人才部門去辦理,現在可以直接在網上申請,非常方便。”
每次回臺灣,和同學朋友聊起在福州的工作生活,黃嵐鈴都能感受到臺灣青年來大陸工作的強烈意愿。“由于種種原因,島內民眾對大陸還存在一定的誤解,我告訴他們這里有很好的機會,鼓勵他們來看看。”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福州打造具有山水城市特色的“綠島鏈”——推窗見綠 出門進園2019-04-04
- 福莆“握手”共建普通中學 32所學校兩兩幫扶共建2019-04-04
- 福州:小手拉大手 垃圾分類進校園2019-04-04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澳維州推廣語言項目 幼兒園兒童可學習漢語普2019-04-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