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一個學霸的媽媽在網上聊起關于嚴格要求。她兒子是我家公子的師兄,學習上很有感覺,去年成功考上劍橋大學,是兒子們口中的學霸。學霸媽媽發朋友圈,在感慨劍橋對學術要求高,那么家長對此的態度也應該是:愛他,就嚴格要求他,因為市場不會對他慈悲的。她提出要求:兒子必須以劍橋一等生的成績畢業。
我的回復是:好像不對吧,愛他就是鼓勵和支持他做自己想做的事。她覺得這與嚴格要求不矛盾。我的回答是:嚴格要求依據的是你的標準,并不是孩子自己定的標準。
兒子從小到大,我就從來沒對他嚴格要求過。記得小學一年級剛開學,數學作業是“1、2、3”各寫一頁,我認為這樣沒有什么意義,就幫他寫了一半。小學五 年級時,老師跟我投訴說他的字很不整齊,要求我抓緊教育。我說:那怎么抓呢?老師說:作業寫不好,就撕掉重寫。弄個幾次,他肯定寫好了。我回答老師:那多 不好啊,好不容易才寫完的。老師看了我要幾眼,從此不再約我談話了。
說實話,誰不想孩子作業寫得好,是優等生。但作為一個要求嚴格的中學教師的女兒,我有痛苦的經歷:小時候暑假作業寫完后,媽媽檢查了不滿意,居然整本撕 掉,我當時覺得天都要塌了,那個心靈的創傷今天仍然記憶猶新。而且,至今我的字寫得不好,也不能整齊地記筆記。所以,老師說的辦法我絕對不會采用的。
兒子從小性格謹慎,老師規定不能做的事就堅決不做,(當然,老師規定要做的事他也很多沒做)。有風險的地方一概不去。這跟我想要的兒子并不一樣,我希 望南孩子陽光積極、大開大闔、爽朗瀟灑。因此,更加不愿去規范他這個或那個,希望他的性格里能多一些自由自在,勇敢和闖勁。我總是鼓勵他去跟人多接觸,去 嘗試新的東西。總算兒子長大了,大家對他的評論是:落落大方。
兒子的事情,我基本是跟他商量,把我的意見講出來,但最終的決定權在他。小的時候,我的決定他聽從的多,越大就越是他自己作主了。國交G1選課時,我主 張他選歷史,因為老生家長說國交最有價值的課就是歷史了,而且對提高英文水平幫助最大。但兒子試上了一節課,不喜歡那個老師,堅決放棄。我明知他不對,也 只能讓他做最后的決定。果然到了A1,兒子自己說:當時選歷史就好了。我還是覺得,摔跤是必然的過程,早摔比晚摔好。比起讓他少摔一跤,我更看重尊重兒子 的選擇權,讓他明白作了決定就要負責的道理。
對兒子,我從來就沒有什么高的期望,也沒有設定成功的標準。我希望他能遵從內心的感受,盡量做一個真實、快樂的人。他們這些孩子,家庭環境都不錯,將來應 該不會面臨生存問題的壓力。那我們就鼓勵孩子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成為自己真正想成為的人,哪怕他選擇做個水暖工,我都會支持的。
兒子漸漸長大,看到社會上的人生存狀態的不同,他自己選擇要成為所謂的“成功人士”。為了這個目標,他學習努力,自覺鍛煉身體,跟有共同價值觀的朋友交 往。我一方面免不了有暗喜(還是挺功利的),但另一方面我真的擔心他迷失在所謂的成功目標里。所以,我現在倒是經常給他潑潑冷水,希望他能降低目標。
在我的觀念里,所謂成功真的不重要,除了個別運氣特別好的人,絕大多數人越是成功付出的代價就越大,這些代價除了勤奮、努力,還可能包括放棄親情、閑適、自由,更可能還要放棄自己的價值觀和道德底線。所以,我真的不太看重“成功”。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中國女孩獲“全球最難申請”獎學金:學霸中學霸2018-12-05
- 爸爸深情寄語:國際學校的學霸女兒即將赴美留學2018-10-15
- 數學學霸看過來:教育部評估的數學學科排名前十的大學2018-08-23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澳維州推廣語言項目 幼兒園兒童可學習漢語普2019-04-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