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教育頻道>教育資訊
      分享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云天明 本報記者 趙覺珵 王會聰】今年4月,反映教育公平問題的印度電影《起跑線》在中國上映,不少國內觀眾對電影里呈現的現實感同身受,并感嘆“印度升學壓力一點兒都不比中國小”?!镀鹋芫€》在中國收獲如潮的好評,但其一年前在印度上映時卻反響平平。恐怕,這部輕喜劇讓現實中的印度家長與學生笑不出來,畢竟,他們面對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殘酷競爭。重壓之下,考生作弊成為印度社會的“痼疾”。每年一到該國的考試季,國際輿論場上便充斥著各種相關消息,往年考生親友冒險攀爬墻壁幫助作弊、為防止作弊讓全體學生“裸考上陣”等令人啼笑皆非的新聞圖片也會再度熱傳。這背后,是印度家庭“不升學就沒有出路”的執念。然而在現實中,究竟有多少印度人能通過知識改變命運呢?

      學業壓力大,凌晨4時起床“跨邦”上學

      3月下旬是印度學生的“中考季”。在那之前,酷愛健身的阿迪婭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小區俱樂部。對于一名印度十年級女學生來說,為了至關重要的“中考”閉關幾個月是必須的。當《環球時報》記者4月再見到阿迪婭時,她有些沮喪,雖然那時“中考”已結束,但她還要與十幾萬印度首都圈及其鄰近邦考生一起重考數學科目。

      3月28日開考當天凌晨,印度中等教育中央委員會主席收到數學考題遭泄露的舉報郵件。盡管如此,那天的考試沒有被取消或推遲。只是泄題風波遭曝光后,印度相關教育部門才決定于4月底重考。

      “我早就聽說不少輔導班明碼標價兜售所謂的考題,但誰敢相信呢?”阿迪婭無奈地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沒想到,這次他們竟然真的搞到考題,“到頭來,吃虧的是所有學生”。

      印度新德里婦女兒童保障協會秘書長莫拉蒂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考試弊案反映印度的教育投入不夠、正規教育資源的缺失,多數公立學校的師資和教育水準都不達標。2017年的一項統計顯示,印度首都圈公立學校三年級的學生中近1/3無法正確完成100以內的加減法,2/3的學生不能完成基本的英語交流。這一現實逼迫學生家長選擇課外教育來彌補學生的課堂知識。阿迪婭對記者說,她們班幾乎每個人都在上補習班,“不然跟不上進度,考試中不少題也只有在補習班才能講到”。

      阿迪婭家境寬裕,按說沒有必要“擠著進”印度大學,是她的父親堅持要求她在印度式學業壓力中長大,這樣才能更有社會競爭力。在阿迪婭的同學中,有凌晨4時就從別的邦出發來上學的,因為“在他們家鄉上學可能永遠無法考上大學”。

      美國《華盛頓郵報》稱,印度社會無法提供充足的教育資源,但教育又為社會流動性帶來希望,因此產生了這么多考場弊案。不少外媒如《華盛頓郵報》一樣,將作弊現象與印度中下階層的“出路”聯系在一起,“印度學生為生存而作弊”“他們通過作弊打造更美好的生活”“這不是作弊,而是一種出路”……類似評論非常多。法新社稱,每年考試季的前后幾個月,印度人的焦慮感都會“急劇”上升,因為考試得高分是他們獲得體面工作或被大學錄取的唯一途徑。

      曾經常駐印度工作的任曉明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對印度貧困階層、表列種姓(俗稱“賤民”)、落后種姓群體來說,教育確實是為數不多能夠實現階層上升的途徑,起碼能在經濟層面有所改變。如果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那么印度人從農村到城市依然只能從事最底層的工作,經濟狀況不會有太大改變;如果大學畢業后找到不錯的工作,能把家族都帶到大城市里生活,那么這也算改變了社會階層。相比之下,通過創業等其他途徑“改變命運”十分困難,因為種姓制度最根本的特點就是特定種姓從事特定職業。

      知識改變命運的“標準模板”

      然而,與“改變命運”的渴望對應的是殘酷的升學競爭與就業壓力。英國《衛報》稱,印度名校的錄取率相當于牛津和劍橋大學錄取率的1/10。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一般印度高等院校的學術水平不足,普通專業的畢業生入職薪酬只有每月1500元人民幣左右,這與在新德里開摩的司機的收入差不多。如此現實之下,考上印度理工學院這樣的頂尖學府是“知識改變命運”的標準模板。

      在印度有一種說法,“考不上印度理工學院的才去考麻省理工學院”。在最近一次印度大學排名中,該學院各地分校占據前5名中的4位。考生一旦被該校最熱門的專業計算機科學和電子工程錄取,那么從入學開始就被世界大IT公司盯上,畢業后的工資是普通院校畢業生的20倍多。不過,印度理工學院的招生比例只有2%。

      在印度學生眼中,考上印度理工學院是一種近乎神話般的追求,為此而戰的學生大多都被描繪成一天只睡兩三個小時、咖啡喝到流鼻血的怪獸。在孟買大學就讀商科的阿布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我有高中同學因為備考這個學校而把眼睛累瞎了。”

      那么,是什么人才能考上?印度理工學院新德里分校經濟學副教授賈延·托馬斯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該校學生以中產及偏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居多。過于貧寒的家庭很少,因為他們很難支付得起補習班費用。目前印度理工學院復試補習班的市場基本價格已近3萬元人民幣。而來自富裕階層家庭的學生也很少,因為他們很少有能如此吃苦的。

      正在印度尼赫魯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逸然證實了上述說法。她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她的同學普遍是中產階層或者高種姓,因為尼赫魯大學以社會科學聞名,這類專業是有錢人才會選擇的,希望“翻身”的印度人更多地會選擇理工科。

      在阿布爾看來,通過考試改變人生軌跡的印度人鳳毛麟角。據統計,印度每年約有1700萬人進入就業市場,但新增就業崗位只有550萬個。阿布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印度政府提供的工作崗位很少,公務員考試或許比印度理工學院的招生考試還難。”去年,媒體爆出印度某邦招聘機關雜務人員30名,主要工作就是沏茶倒水,但網上報名人數過萬,其中不乏碩士甚至博士學位畢業生。

      除了政府機關,印度多數大型企事業單位也仍保有計劃經濟大鍋飯的遺風,老員工占據多數重要崗位并因為各種原因很難被清退,至今不少單位奉行“一人在崗、全家福利”的老政策,即所在單位人員的醫療、保險、養老均涵蓋該人員家屬及子女。

      比較而言,電子商務、互聯網、物流等新興產業領域的中小型企業在人員構成上較為靈活。在班加羅爾一家商務咨詢公司做拓展經理的拉法茲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我們公司有將近80人,工資最高的不是老板。我們企業不講究論資排輩,更別說什么種姓、膚色、性別方面的差異,我們只關心業績。這樣的公司在班加羅爾很多,這是我喜歡這里的主要原因。”

      社會流動性差,從上學開始就要“拼爹”

      雖然“知識改變命運”并非不可能,但印度的階層固化仍然嚴重,貧富差距明顯,社會流動性也較差。

      逸然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印度人從上學開始就要“拼爹”。考察家長背景是好學校招生時的常規做法,比如要求父母是雙職工、會說外語、有特長,甚至考察是否抽煙。

      任曉明接受采訪時提到,他在印度生活期間曾成功為孩子申請到一所私立國際學校。他認為,入學申請表中父母外國人的身份、比較體面的工作與較高的學歷起到關鍵作用。

      逸然說,通常情況下,貧困學生很難成功申請到好的私立學校。即使受政策照顧(印度要求學校應為“弱勢群體”預留一定比例的位置),這些好學校也會千方百計再設門檻將這些學生排除在外。最終入學的孩子,也會因出身不好在學校受到歧視。

      找工作同樣如此?!队《冉掏綀蟆贩Q,如果你來自“正確”的階層,那么總會有一份良好的工作正在等你;如果你來自更貧窮的背景,那么將大學學位變為好工作的可能性就會變小。

      在印度,最難突破的是伴隨終生的種姓桎梏。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經濟學教授庫納爾·森2016年撰文稱,“表列種姓”的社會流動性極低,在父親從事“最低等級”工作(建筑工和其他體力工作)的兒子中,僅11%能從事“最高等級”的工作,即文員或者專業人士;而高種姓群體中的該比例高達25%。任曉明說,為突破種姓束縛,有人通過教育途徑到新城市獲得高技能崗位,然后更改姓名以提升種姓。

      “雖然印度社會的傳統根基深厚,但現在正處于加速變革中。”印度新德里婦女兒童保障協會秘書長莫拉蒂對《環球時報》說,印度中產階層正不斷壯大,其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必然是有知識有文化的一代人。“對于整個國家而言,這些人的命運轉變意義重大,因為它代表著一個更加公平的社會即將到來。”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相關閱讀
      關鍵詞: 考生備考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鮮花代替紙錢 “云端”寄托思念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QVOD|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产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亚洲综合熟女久久久30p| 亚洲日韩涩涩成人午夜私人影院| 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四卡乱码| 亚洲不卡影院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2017无码中文|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色一区|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久久| 亚洲综合成人婷婷五月网址|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 国产99在线|亚洲|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 亚洲国产高清国产拍精品| 亚洲GV天堂GV无码男同| 国产亚洲漂亮白嫩美女在线| heyzo亚洲精品日韩|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中文成人网 |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1区2区3区| 亚洲另类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91| 亚洲kkk4444在线观看| 亚洲经典千人经典日产|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专区|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无码毛片|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av色福利天堂| 亚洲综合激情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