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林娟育兒師”,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最好的知識。
如今,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贏在“人生起跑線”,擠破腦袋將孩子往“好學校”送,希望孩子從小就能享受相對更好的教育資源。那么,學霸考生的基礎教育狀況是如何的呢?
2018年全國高考成績發布后,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向全國31個省份的60余名學霸考生發去了一份“2018年高考學霸問卷調查”,這已是澎湃新聞連續第四年進行該項獨家調查,經過一個月多的努力,最終共回收27份有效問卷,涵蓋19個省份的高考文理科學霸考生。
調查顯示,在義務教育階段,大部分受訪學生并未沒有比其他同齡人有著更高的起點,27人中81.48%上的是普通幼兒園,66.66%上的是普通小學,44.45%上的是普通初中。
至于高中階段,?。ㄗ灾螀^、直轄市)級或國家級示范高中仍然是學霸的“主產地”,接近一半受訪考生來自這類學校,僅有14.81%就讀于普通公辦中學。
在大學選擇方面,絕大多數受訪考生前往清華北大就讀。本科畢業后的去向問題,超過九成受訪考生已有本科畢業后繼續深造的規劃,選擇直接工作的僅有1人。其中近80%的學生計劃前往“國外頂尖高校”讀研。
“學校普通給了我加倍努力的理由”
學霸考生是否都“贏在起跑線”?在接受澎湃新聞問卷調查的27名考生中,81.48%上的是普通幼兒園,66.66%上的是普通小學,44.45%上的是普通初中。這說明,大部分受訪考生從小并沒有比其他同齡人有著更高的起點。
類似現象也體現在往年調查數據中。澎湃新聞2015年的調查顯示,29名受訪考生中,93.1%上的是普通幼兒園,72.4%上的是普通小學,41.3%上的是普通初中。2017年,95%的受訪考生表示曾在普通幼兒園就讀,在普通小學和普通初中就讀的受訪考生分別有67.5%和52.5%。
而在高中階段,今年幾乎一半的受訪學生在?。ㄗ灾螀^、直轄市)級或國家級示范高中就讀,僅有14.81%的受訪學生就讀于普通公辦中學。
北方地區一學霸考生彭雨心(化名)從幼兒園到高中,一直就讀于當地普通公辦學校。在她看來,母校的學校師資、硬件雖不比名,但這卻給了她加倍努力的理由,“所以我上課該怎么聽就怎么聽,課后會給自己加碼,會總結規律技巧之類的。”她補充道,課后的學習她會有自己的安排,高中時,會為了多做一套題而每天早起一個多小時。
西北地區一學霸考生余楚(化名)告訴澎湃新聞,雖然他的高中母校是他所在的市里最好的高中之一,也是全省重點高中,但比起全省最好的重點高中還有些差距。他認為,這樣的差距讓學生間的競爭不會太過激烈,反而讓他感到“舒服”,“高中比較輕松的環境對我提升自信有幫助”。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受訪的考生中,有11.11%的受調查學生來自民辦中學。浙江考生張楚衣高中原本可以上公辦的省一級重點高中瑞安中學,但放棄了,最后選擇了當地一所剛剛成立的民辦高中。當時,這個學校還是首屆招生,在很多人看來具有一定的“風險”。“我們就是覺得這個學校的校長和老師特別好交流,喜歡這種氛圍。”張楚衣的爸爸張雷接受采訪時稱。
“互聯網+教育”縮小學校差距
在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地區,優秀的教師資源依然非常稀缺,招不到、留不住、教不好問題凸出。隨著新技術的應用,這一問題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決。
廣西考生曾楷徽畢業于百色市平果高級中學,高考成績出來后,位于小縣城的學校放了煙花以示慶賀,轟動一時。曾楷徽備受關注的原因,不僅僅是他優異的成績,還有高中三年所接受的新式教學模式。
“我是我們學校第一屆‘直播班’的學生,以前大家都很擔心直播上課的效果會不好。”曾楷徽向澎湃新聞介紹稱,他所在的班級從高一到高三上學期,上課一直是播放成都七中同年級班上的教學直播視頻,“前40分鐘看直播,后5分鐘帶班老師給我們總結知識點。”課后的作業也是由成都七中統一布置。
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盡管身在廣西平果縣,曾楷徽和同學們卻享受到了其他省會城市的教育資源。這個由兩所學校共同培養出來的學霸考生,讓家長和學校對這種直播教學,充滿了信心。
作為平果縣里最好的高中,2015年,平果縣高級中學第一次引進了“成都七中全日制遠程衛星直播教學班”。這一年,剛剛升入高中的曾楷徽,憑借著優異的中考成績,成功入選。
“當時學校和家長開會討論,我父母沒有什么意見,我就直接被安排到了這個班。”曾楷徽說,自己所在的平果縣,在教育方面還是和其他省會城市有所差距,而直播班能讓他們接受到同樣的教育資源。
大部分受訪學生有出國留學計劃
在今年的學霸考生調查中,超過九成受訪者已有本科畢業后繼續深造的規劃,選擇直接工作的僅有1人。其中近80%的學生計劃前往“國外頂尖高校”讀研,選擇內地高校深造的僅有20%。在未來工作選擇上,接受調查的學生中“考慮創業”的不足40%。
貴州理科學霸考生燕鴻偉告訴澎湃新聞,自己對大學生活已有一些規劃。“對競賽很感興趣,和優秀同學友好相處,希望跟著老師做科研項目,然后準備考研。”燕鴻偉稱,倘若本科畢業后有能力,他傾向于出國留學。在他看來,前往國外能夠豐富自己的經歷,是對自己很好的歷練。
對于大學及之后的生涯規劃,遼寧理科學霸考生王天嗣傾向于“本科階段在國內攻讀,碩博階段到國外留學”。“經濟一直是我比較感興趣的領域,本科階段要先打好基礎,打好基礎才有眼界。”至于為何選擇前往國外留學,王天嗣告訴澎湃新聞,“客觀來講,國外在經濟領域的研究更加深入,并且留學也有利于我開闊視野。”
而余楚對于大學規劃持開放態度。“計劃不能定得太死。從大方向來看,本科可能爭取做‘交換生’,碩博期間出國留學,大概要十年吧。我本來基礎弱,重心就還是學習。”
天津理科考生周言告訴澎湃新聞,大學四年念完之后計劃出國讀研深造,更具體的則還沒有想好。“還沒有進大學,接下來的路還長,應該走一步,看一步。”
(實習生 何葉 程是頡 彭小青 吳婕 劉芷珊 陳諾 對本文亦有貢獻)
THE END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福州“三僑生”身份認定可提前申辦2019-03-20
- 美佛兒學校違規招無學籍高中生2019-03-13
- 南平市各校舉行高考百日誓師大會2019-03-13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為爭取華裔選票 澳大利亞政客爭相使用微信2019-04-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