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清楚出國留學問題,或者確定要出去,那么就面臨一個新問題——路徑選擇。
過小的孩子并不適合出國讀書,風險太大
一般來說,出國留學分為高中之前,即小學與初中,還有高中、大學本科、研究生幾個主要階段。目前,到國外讀中小學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尤其是到國外讀高中的增長比例超過了本科及以上人群。在這里,以美國教育制度為例做留學階段分析。
首先,高中以前就出去留學,尤其是小學,主要是小學或者初二以前出去。目前,這一階段的留學并不是主流,而且這個階段出去讀書的,大多數(shù)有特殊原因。如果一定要孩子在這個階段出去,家長要盡可能地去陪讀。當然,也有個別隨父母短期出國留學的。對于高年級學生而言,回國后的成本有些高,但如果孩子和家長已經(jīng)有過規(guī)劃,比如孩子回國后去國際學校等,也沒有問題。
孩子什么時候出國最合適 選擇路徑重在把控風險
其次,初二結束時到國外讀高中。這是目前出國留學相對火熱的階段。美國高中是四年,對接我們的初三、高一、高二和高三。初二結束后出國留學相對合適,因為這是一個新的學習階段的開始,也是一個關鍵的時間點。之后的高一,大家處于一個相對較新的集體,基本上都需要適應和融合,從而方便國際學生融入。同時,從升學角度看,高一開始,國際學生要適應語言、文化、環(huán)境等方面,而等高二國際學生語言等方面都適應了,學習也會更順一些。等到高三時,國際學生容易處于最好的狀態(tài),而這時正好趕上大學申請階段,容易讓招生官看到自己的狀態(tài)處于一個逐步上升的過程。
與前面對應,如果等國內(nèi)初三結束,即到了國內(nèi)的高一再出去,會顯得晚了一些,因為這個階段獲得好的平均成績績點(GPA)并不容易。更重要的是,這時候出去,風險相對會高一些。這個年齡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而青春期是一個人比較特殊和敏感的時期,也是成長過程中相對脆弱的時期。在這個時期,本來就容易產(chǎn)生問題,學生又要面臨語言、文化、環(huán)境、學習方式等適應問題。而且,青少年也是容易浮躁的年齡階段,在學校容易出現(xiàn)抱團欺凌現(xiàn)象。留學海外,人家已經(jīng)是高二了,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集體已經(jīng)形成,而作為外來戶,轉學過來的國際學生容易成為邊緣人群。因此,在這個關鍵的時期把孩子送到國外留學,對一些孩子的性格、心理等會產(chǎn)生負面影響。
低齡留學最好有“陪讀”,選擇學校莫被忽悠
當然,如果家長已經(jīng)有了這個認知,反而想鍛煉孩子性格、心理等方面的能力,也可以嘗試,因為雖然風險大,但是留學海外也的確鍛煉人。其實,即便是在國內(nèi),一些孩子的學習和性格轉變也發(fā)生在這個時候。然而,恰恰在這種背景下,有些家長選擇把責任歸罪于環(huán)境、學校、老師甚至教育體系,“病急亂投醫(yī)”,把孩子匆匆忙忙地推到國外。如果家長在自己和孩子都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把孩子送出去,容易成為一場冒險。
對于動輒蠱惑國內(nèi)家長讓孩子在高一、高二、高三出去的聲音,我一向反對,也呼吁家長要清醒。在這個時候,不僅僅是能否申請到好學校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問題。當然,高三出去讀預科的學生可以不在此列。如果家長和孩子鐵了心要出去,那么如果能有一個“陪讀”會好一些,即聯(lián)系一個同齡者同行。對于處在青春期的孩子,一個可以傾訴的同伴對他而言,是度過青春期與海外留學艱難適應期的最佳導師之一。
當然,如果鐵了心出去,一定要對國外的中小學有基本的了解。一般情況下,中國學生出國留學會就讀私立學校。在美國,僅高中就有3.8萬所到4萬所,各種排名林立,并沒有一個權威而統(tǒng)一的排名,而美國大學雖然有三四萬所,但至少有相對權威的排名。因此,去國外中學留學,需要特別謹慎,切莫被中介機構忽悠。
在歐美國家,大多數(shù)質量較高的中學是私立的,但是最差的也可能是私立的。一些教育質量較高的中學,對學生成績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準備兩年時間去申請是正常現(xiàn)象。如果有人告訴自己學校多么好,隨時就能申請上,務必要保持質疑。同時,謹慎選擇一些教會學校。這類學校進去的門檻很低,學費很低,前些年成為一些中介機構推廣的主流學校。此外,有些專門學校可以有針對性地考慮。例如,美國有一類類似國內(nèi)半軍事化管理的學校,可以嘗試性申請。
高中或大學畢業(yè)申請留學都可以,建議申請國家資助
對于高中畢業(yè)后去國外讀本科的孩子,我比較支持,但孩子如果未來希望在國內(nèi)發(fā)展,而且在國內(nèi)又能上一所非常不錯的大學,可能留在國內(nèi)上大學也是一個好的選擇。如果孩子希望未來在國外發(fā)展,高中畢業(yè)之后出去是合適的,他們在未來的文化理解和融合上的表現(xiàn)也會相對出色一些。
當然,大學畢業(yè)后去國外讀研究生,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時,他們的“心”已經(jīng)差不多是“中國制造”的了,但他們對國外文化的理解和語言的學習,也相對錯過了最佳時期。然而,與美國人、英國人競爭時,中國學生的優(yōu)勢可能不是英語和西方文化,而恰恰是中文和中國文化。而且,這個時候申請到國外名校的概率會更大一些,比如哈佛大學本科申請的錄取率是5%,但到了研究生,就增長了差不多10倍。
要提醒的是,如果選擇本科畢業(yè)后再出國讀書,中國家長和學生要充分利用好國家的資源與政策。目前,國家每年的公派留學人員已經(jīng)超過2.6萬人,如果將來選擇回國發(fā)展,為何不申請這筆資助?一般來說,申請國外院校研究生,決定申請結果的主要條件中,其中一個是平均成績績點,另一個是科研能力,比如論文等。至于語言,這是基礎性要求。
中國學生去海外讀研,比較青睞歐美國家,比如美國和英國等,其中英國的教育體系與美國不同,學制也不同,但基本道理差不多,主要區(qū)別在學制和銜接的時間點等方面。而且,英國是把國際教育當作產(chǎn)業(yè)做的。留學圈有一個說法——英國是流水線,美國是技術工。不過,總體而言,英國國際學生容量有限,無論大學還是中學,務必注意要提前申請。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wǎng)登載內(nèi)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nèi)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美國低齡留學前最關鍵的 準備并不是英語2019-03-01
- 低齡留學生掌握這些訣竅 避免“流浪在境外”2019-02-28
- 讀國際課程是為出國 那準留學生是否還有必要學AP2019-02-22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為爭取華裔選票 澳大利亞政客爭相使用微信2019-04-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