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12日電(郭亞麗)“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今天,中國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中心,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共同應對全球挑戰,努力為全球發展作出貢獻,這就更需要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國際化素養的人才。”12日,新華網總裁助理姚予疆在由新華網、優學教育聯合主辦的“新華網國際教育論壇”上致辭時說。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提出,要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教育交流與合作,提高我國教育國際化水平,借鑒國際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經驗,促進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提升我國教育的國際地位、影響力和競爭力。
通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教育國際化率先在高等教育領域扎根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國內高校也在不斷加速推進國際化進程。姚予疆提到,在近日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的2019年世界大學排名結果中,清華大學的全球排名首超新加坡國立大學,位列全球第22名,成為亞洲高校排名之首,并且是全球前30名中名次提升最快的高校,排名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教學環境的改善,浙江大學在此次的排名上升了76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則在于國際學生的比例增加,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選擇來到中國學習深造,東盟國家作為“一帶一路”合作的深耕區,其來華留學生也呈現出幾何級倍數增長的態勢。
與此同時,我國出國留學人數也實現高速增長,2017年首次突破60萬大關,留學目的地除了傳統的歐美等發達國家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成為新的增長點,留學趨勢更是呈現出低齡化、平民化和常態化等特征。
姚予疆認為,“出國留學平均年齡向下發展這一趨勢直接以各種形式與渠道影響著中國家庭和學生的教育選擇,體現在從幼兒園起,家長便對孩子接受國際化的教育產生了旺盛的需求”。各類國際學校以及公立學校的國際部、國際班在此背景下風生水起;傳統的留學中介機構開始延長服務鏈條面向低齡留學群體,留學后服務市場也日漸活躍;不同形式的短期海外游學、研學旅行也成為近幾年寒暑假家長們趨之若鶩的選擇;一部分學校與國外學校或機構合作,使得互派學生交流學習、合作辦學、教學人員和教材的相互引進成為常態;另有一批師資力量雄厚的學校則進一步將校園擴展至國外,在境外開展辦學。
“然而,教育的國際化絕不僅僅是流于出國留學、引進課程、辦國際學校、海外游學等形式。”姚予疆強調,“其深刻的內涵在于以西方的有益教育理念與實踐這一他山之石來補足我國教育體系中的短板,在于通過國際化思維與理念培養出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國際意識、通曉國際規則、具有國際交往能力、能夠參與國際事務與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來適應全球化發展中的中國在人才、知識等各方面的需要”。
姚予疆表示,多年來,新華網作為國家級媒體始終謹記著對于推進教育事業向前發展的責任與擔當,圍繞教育各個領域精耕細作,尤其是針對國際教育還專門開設了垂直化的國際教育頻道,充分發揮網絡傳播主陣地、主力軍的作用。新華網也將持續搭建新華網教育論壇這一平臺,針對教育各領域現象及問題匯聚各方建議來為政府政策制定者建言獻策,為教育工作者及教育行業鼓與呼。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2018新華網國際教育論壇在京舉辦 探討國際人才培養2018-10-16
- 中國國產動漫行業發展迅速 未來要加強動漫人才培養2018-09-06
- 福建舉辦優秀青年成長營 發掘培育創新型青年人才2018-08-27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為爭取華裔選票 澳大利亞政客爭相使用微信2019-04-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